柴萍
【摘 要】本篇文章以高中歷史教學為例,從提升教師的教學藝術、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以及整合優化課程資源幾個不同的層面,試著闡述幾點筆者有關如何提升高中歷史教學效率的思考。
【關鍵詞】高中歷史 教學效率 教學藝術 學習興趣 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164
提升教學效率無疑是每一位任課教師畢生探索的一個主題,不同的教師或者研究者有自身的理解和觀點,筆者借由本篇文章分享幾點尚待完善的思考。
一、教學效率的提升與教師教學藝術的提升成正比
首先,我國著名特級歷史教師李曉風在分享其教學經驗時曾經說過:“教師教學藝術水平的高低,從根本上制約著教師的教學效率。”因此,但凡教師提到教學效率的有關問題,都首先需要反思自身教學水平的高低。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我們只有明確這一點,才可以在探索教學效率提升之道的過程中,真正少走彎路。
其次,高中歷史教師教學藝術的內涵是非常廣泛的,涉及到諸如備課藝術、導課藝術、互動藝術、總結藝術、作業布置藝術、課后輔導藝術等很多方面。在這里,我們將要展開探討的是歷史教師的導課藝術與課后輔導藝術。
1.導課藝術的提升。很多學生在接觸高中歷史這門課程的時候,學習興趣都不是很高,很關鍵的一個原因是教師日常導課枯燥無味,沒能在教學之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提升導課藝術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在提升導課藝術的過程中,歷史教師一是要注意提升語言的趣味性,二是要善于巧妙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比如說,在講解中國古代史的有關章節時,教師就可以進行這樣的課堂導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正如歌詞中寫的,中國古代史上的英雄不計其數,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一朝代的這一位,可以說是最有魅力的、功勛最為卓著的。”這樣的導入,既不生硬,也勾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相對出彩的。
2.課后輔導藝術的提升。有的歷史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十分用心,關注到每一個小的細節。但是在課后的輔導環節下的工夫卻不夠。其實,課后的輔導一樣是非常關鍵的,是幫助學生溫習知識的重點環節。課后輔導藝術提升的一個關鍵制約因素就是時間,怎樣在非常有限的時間內真正幫助不同需要的學生強化眾多的歷史知識點,是教師必須著重思考的問題。在進行課后輔導的時候,引導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探究是比較有效的。這樣不僅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幫助,而且學生在融洽的氛圍中可以加深知識的記憶。所以,善于組織不同的課后輔導模式是教師提升輔導藝術的關鍵所在。
二、教學效率的提升與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成正比
首先,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只有教師一頭熱,學生沒有學習興趣,顯然是不可能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的。簡言之,教學效率的提升與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成正比。所以,想方設法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另一個方面。
其次,教師要想激發出學生歷史學習的穩定興趣,就必須弄明白學生目前為什么缺乏興趣或者是興趣不穩定。歸結起來,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缺失的原因可以分為以下兩點。
第一,歷史知識信息量太大,消化和記憶都非常吃力。很多剛升入高中的學生,由于初中時期的歷史學習經歷不那么愉快,因此在真正接觸這門課程之前就在興趣方面打了折扣。雖然說歷史這門課程的信息量的確很大,但是只要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技巧,他們是完全有能力掌握全面的知識的,也是完全有可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樂趣的。所以,作為教師,我們的任務一是變換多樣的教學形式,盡可能避免單調的傳授知識。二是因材施教地指導不同的學生分別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技巧,學生掌握的技巧越多,他們的吃力感就越低,進而也就逐漸萌發了歷史學習的穩定興趣了。
第二,學生認為歷史學習就是讀與背,對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挑戰性不大。有部分學生了解自己沒有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但是他并不在乎,因為他覺得這門課程有無興趣都可以學好,因為歷史知識看起來就是讀讀背背就好了。簡言之,學生覺得歷史學習沒有挑戰性。所以,在適當的時候,教師稍微增加一些有挑戰性的課堂環節或者是活動也是可行的。比如說,我們可以組織一次讓學生們持古論今、中外對比的辯論賽,讓學生們在比賽的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或者是不足。有了挑戰性,學生學習的興趣自然就會被激發,也就愿意認真學習好歷史這門課程。
三、教學效率的提升與融洽師生關系的建立密切相關
首先,師生在課堂上的默契度毫無疑問是對教學效率產生影響的一個因素,而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師生默契度不斷攀升的一個支撐。所以,任何人研究教學效率提升的主題時,都不能忽略師生關系這個問題。
其次,如何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呢。筆者認為,以下兩點是必經之路。第一,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中盡可能展示自己的個人魅力。學生被教師的個人魅力感染,自然就會心向往之,在尊敬教師的同時更加認真地學習教師任教的科目。為了達到這一理想的狀態,教師一定要認真鉆研歷史課本,以及一切跟課本相關的歷史素材,以盡可能在知識層面實現全面和深入。此外,教師在治學態度上必須要嚴謹,嚴謹的態度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完善自己,也能夠及時給學生樹立正確的示范。第二,嘗試了解一些學生們感興趣的內容或話題,在課余時間主動與學生交流談心。事實證明,教師和學生接觸越多、交流越真誠,其建立起來的師生關系就越是融洽和穩定。
四、教學效率的提升與課程資源的整合優化密不可分
首先,教育事業不僅是個人追求理想的路徑,也是國家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基礎。反過來說,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師教學效率的提升,不僅是教師的應盡之責,也是整個社會都應該關注和支持的。社會或者學校的很多資源都是教師應該積極整合利用的,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課程資源的整合與優化。
其次,整合資源單靠教師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在這個過程中積極尋求學校乃至社會的支持,尤其是校園中的一些資源,可能我們提升教學效率的有利因素。比如說,校園中的一些宣傳版面,其實都是可以加入很多的歷史知識、人文元素的。這些版面做得好,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就越濃厚、學生所受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就越到位。久而久之,學生不僅在課上接觸歷史知識,在課下也可以享受人文氣息濃厚的校園資源。再比如說,教師帶著學生去市歷史博物館進行參觀的教學方式,其實也是在利用相關的課程資源。課程資源的整合優化其實并不難,關鍵是教師要有整合優化的意識。總之,教學效率的提升與課程資源的整合優化密不可分,教師在思考和實踐的過程中,需要始終牢記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