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娟
【摘要】現階段,我國高職思想政治教學表現出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傳統教學理念及市場經濟的浪潮正在不斷削弱人們對思政課程的重視程度。在多方面因素的沖擊下,高職思政課程教學改革則變得更為重要。為了更好的適應新形勢對思政課教學的要求,通過一定措施拓展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內容,創新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方法、提高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實效已成為目前高職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大思政教育”理念對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具有很高的指導價值,這種理念中有關施教主體以及施教模式等的闡述有利于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本文著重從施教主體和施教模式兩個方面對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大思政教育”理念 思政課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66-01
一、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對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才不僅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同時良好的道德素質、積極的人生觀對其今后的發展也極為重要[1]。新形勢下,由于傳統教學模式、傳統理念、市場經濟逐步深化等多方面的影響,高職思政課程越來越不受到學生的重視,為了更好的實現思政課程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的目的,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是目前公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據這種理念的指導,筆者發現,高職思想政治課程改革要著重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改革施教主體;二是要改革傳統的施教模式。
二、創新施教主體
筆者認為在以上眾多的影響因素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施教者對學生身心成長起到言行身教的作用,會給學生帶來極為重大的影響,“大思政教育”理念指導下,我們應對施教主體進行大膽創新。
(一)注重施教主體從“教師”向“導師”轉變
為了有效地踐行“大思政教育”理念,思想政治課程的專職教師應注重自身身份的轉變,這對思想政治教學改革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從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高職思想政治教學改革的成效。思想政治課專職教師在教學中要切實做好從“教師”向“導師”的身份轉變,就要做到教書和育人兩手抓,教學過程中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把促進學生的全面展作為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要做到在對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積極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向著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方向發展。使教師真正成為有助于學生學習、生活以及健康人格養成的人生導師。
(二)勇于下放思政教育權力
近年來,由于國家逐漸重視高等教育,高職學生人數逐年增多,與此同時,思政課教師人員隊伍卻日漸緊張,這給思政教師教學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壓力,由于教師人員有限、精力有限,要切實做好思政課教學困難重重[3]。筆者認為,現階段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是用“課外教學”彌補課內教學的不足,具體說就是要調動與集中思政教育的所有積極力量,應在高職思政課教學中建立起教師隊伍專兼職結合、人員立交式流動的科學化模式。不應近將思政教育任務局限于專職思政教師,應重視學生班主任、輔導員等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這些人往往更接近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對學生實際面臨的問題有更好的指導作用。
三、創新施教模式
高職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能否取得應有的成效與教師隊伍采用的教學方法,也就是施教模式有密切聯系[4]。現如今,思政課上傳統的課堂講授模式仍作為最為主要施教模式,這種模式對學生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隨著形勢的發展,各種困難、各種挑戰接踵而至,單純的課堂講授模式已遠遠達不到社會對思政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因此,在高職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改革中,應合理地對思政課教學模式進行創新。
筆者認為,思政教學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創新模式,這也是高質量實施新課程方案的必然要求。現階段,高職思政課程的課堂理論教學已基本實現了由單向教學向互動教學、由理論闡述向案例分析的轉化,基本可以做到將知識傳授與情景模擬結合起來,但隨著形勢的發展,這一變革也無法完全實現思政教學的目的,這種現狀下,高職思政教學應根據實際發展需要逐步拓展第二課堂,通過結合校園公益活動、校外思政教育基地學習等方法對學生進行更為深入的思政教育,使學生在各種社會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四、小結
思政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現階段由于多方面的影響,思政教學面臨著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急需對傳統的思政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本文詳細闡述了“大思政教育”理念對思政教育改革的影響,望本文對高職思政教學改革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邵建平.論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J].職業教育研究,2011,07:29-31.
[2]王華兵,蔣強軍.“大思政”視野下的高職思政課教學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6:240-242.
[3]肖婷.“大思政”視野下的高校思政課教學探索[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01:203-204.
[4]陳剛,劉剛,孫淑萍.“大思政”視域下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2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