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靖
【摘要】本文將圖式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總結和分析學生閱讀上所遇到的問題和障礙。提出在高中英語課堂上如何通過圖示理論有效激活學生圖式的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圖示理論 整體閱讀 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81-01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英語閱讀教程應根據高中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發展需要,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0 世紀30 年代,著名心理學家F. C. Barlett Barlett 在其著作記憶(Remembering)一書中描述到: 圖式是對過去經驗的反映或對過去經驗的積極組織。在整體閱讀過程中具體表現在: 激活內容圖式以及學生頭腦中原有的圖式在進行閱讀教學前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材料采用靈活多變的方法有效地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圖式。如果讀者缺乏豐富的背景知識,即不了解與某些詞語相關的文化內涵、社會組織、宗教觀念、風俗習慣、地理位置等,那么即使他有了足夠的語言圖式,也無法與文章的內容相互作用,調出與之內容相應的圖式。在英語學習中, 學生只要掌握某些語義圖式, 產生語義記憶,就可以將圖式的推論作用和語義記憶的推論作用相結合, 加強學生對文章體裁、結構等篇章知識的認識了解文章體裁結構等篇章知識從而提高閱讀效率, 加深理解程度。這種圖示模式具體的操作可以通過以下的教學方法:
(1)對比法
異同的反差能有效地在讀者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通過對不同文化、不同風俗習慣之間異同點進行分析比較,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圖式,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在教新課程Body Language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在電腦屏幕上用英語展出一些照片:皺眉的、擁抱的、握手的。通過視覺獲取信息,調出內容圖式,提出假設。這篇文章涉及的是人的表情和動作。指導學生調用語言圖式,閱讀文章。
(2)語義構圖法(semantic mapping),又稱聯想法。
閱讀前,教師把文章的主題說明,然后引導學生圍繞主題展開聯想。進行一個信息的整體輸入,讓學生整體感知閱讀材料,領略文章大意。以Nonverbal Humor這一單元整體閱讀為例,可以圍繞Born: Job: Famous character: Costume: Type of acting: Died:設計閱讀任務。
(3)主題句推測法
這種方法不僅能更清晰地展示文章的整體脈絡,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以肢體語言和有機耕作為例,我們可以進行如下設計:
Match.(This exercise talks about general idea. You may skim the paragraphs,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first and last sentences. DO NOT read sentence by sentence.)在段落與大意上作出相應的連接匹配。
(4)圖解策略(mapping strategy )
Semantic mapping是圖解策略中一種有效的詞匯組織形式,用于揭示學生關于某一話題的已知信息和提供建立從文章閱讀中得到的新的信息的語義基礎。以Body Language 為例,可以要求學生采用掃描式閱讀尋找有用的信息:Read Para.2 again and find out the two cultural mistakes in it.
Tony Garcia (Columbia) He approached Julia, _____ ____ ____ and ____ her ____ on the ____.
Julia Smith (Britain) She _____ _____ appearing _____ and put up her hands, as if _____.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圖式理論的應用使得教師把英語閱讀課教學的重心落在圖式——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的建立和調用技能的培養上,幫助學生逐步豐富和完善自己的圖式網,使學生學會圍繞語篇結構,對整個語篇的層次結構、深層意義、邏輯關系、主題思想和作者的意圖等進行深刻領會的本領,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趙進:“圖式理論與英語閱讀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1/3
[2]陜西省西安中學高2014級英語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