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勁松 李美 梅燁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程度的迅猛發展,海量數據成為當下網絡的一大特征,人們步入了大數據時代。面對網絡中存在的海量數據資源,當代大學生接受知識的途徑將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和書本之內,而要適應大數據時代的背景要求。為此,針對目前高校大學生普遍自學能力較弱的現象,作為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培養大學生利用大數據時代的有利優勢去發展完善自我的學習能力,從而培養出更多適應當下社會的高水平人才。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大學生 自學能力 培養
【基金項目】海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車輛工程教學創新團隊項目。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169-01
一、大數據時代的含義和特點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演進,人們的生活日益離不開互聯網這一網絡平臺。隨著數據規模的不斷壯大和經過人為的數據整合以及分析之后,這些數據的集合體產生了強大影響效應。人們稱這個集合體為大數據,由于大數據是當下社會發展的一大特征,因此,人們又稱當下為大數據時代,簡單概括為以下3個方面:體量大、多樣性、易獲取。
二、大數據時代對大學生學習能力的要求
現今,線上學習來提升自我知識技能將成為獲取知識的一種重要方式。因此,對大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當代大學生必須學會變被動接納知識為主動獲取,即提高自學能力。除了學好課堂書本上的知識外,還需要學會借助互聯網大數據這一廣闊平臺,從而最大化的獲取有用信息,并做到學以致用,以主動學習的姿態去給自己充電,完善自我知識技能。
其次,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平臺自學過程中,要善于做到運用信息工具:能熟練使用各種信息工具,特別是網絡傳播工具;獲取信息:能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有效地收集各種學習資料與信息,能熟練地運用閱讀、討論、實驗、檢索等獲取信息的方法;處理信息:能對收集的信息進行歸納、分類、存儲記憶、鑒別、遴選、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表達等;生成信息:在信息收集的基礎上,能準確地概述、綜合、履行和表達所需要的信息,使之簡潔明了,通俗流暢并且富有個性特色。
三、培養大學生自學能力的新舉措
面對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對大學生的新要求,作為高等院校從事教育的工作者們,有義務重新審視與改進當下的教育培養模式,從而引導大學生們激發自我學習的欲望,提升自我學習的能力,以適應新形勢下對他們發展的需要。
1.轉變傳統授課模式以幫助學生提升自學能力
課前授課教師留下相關問題讓學生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平臺查閱資料進行課前自主預習,做到帶著問題和自己的見解上課;授課過程中做到課堂學習的主人,積極與教師形成良好的課堂交流,帶動課堂學習氛圍,并認真做好筆記,重視對筆記資料的總結,歸納出自己對問題的認識和見解。課后針對老師留下的作業和課堂上的疑問,再通過互聯網大數據查平臺查閱相關數據資料,對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從各個方面加以進一步的理解和分析,做到溫故而知新。
2.廣泛開展研究性學習,將講臺讓給學生
針對課程內容,分配教學任務于學生,讓學生結合所用教材,并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平臺,輪流登上講臺為全班同學講解教學內容,并延伸相關知識。這樣做,既提升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也使得教學內容更加寬泛,讓學生們學到更多書本以外的知識。而對于授課老師要做的,就是進行后續的內容補充與進一步的講解。
3.帶領學生進行科研活動,借此學到更多知識
當大學生通過自學或在課堂上學習到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后,在授課老師的帶領下,學生應該參與到相關的科研活動中,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科研訓練,讓學生明白什么是科研,應該怎么搞科研,怎樣將理論與實踐適當結合。在激發了他們的興趣之后,讓他們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平臺去進一步鉆研科研活動,從而學習到更多領域內的知識與技能,補充自我素養,完善自我能力。
4.改革課程評價標準,帶動學生自學積極性
傳統的課程教育仍舊存在一張試卷決定學生學習知識好壞的弊端。為此,我們可以改革課程評價標準,注重學生平時表現,加大平時分所占的考核比重,弱化試卷分數的考核比重。因此,對積極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平臺自學的學生加以平時分上的鼓勵,以鼓勵帶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他們去自學,從而提升其自學能力。
四、結語
大數據時代已然來臨的今天,在它給我們的生活各個方面都帶來變化之際,教育的適應性改革也顯得很有必要。在大學生普遍自學能力較為薄弱的校園里,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引導學生有效、積極自學的行為迫在眉睫。我相信,通過上述新措施的有效實施,對學生的自學能力的提高將很有幫助,也將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適合時代發展需求的大學畢業生。
參考文獻:
[1]涂子沛.大數據[J].學習月刊,2013,09:56.
[2]于艷華,宋美娜. 大數據[J]. 中興通訊技術,2013,01:57-60.
作者簡介:
李勁松(1974-),男,漢族,江西人,碩士學歷,副教授,研究方向:汽車內飾及內飾材料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