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燕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而良好的文學素養能夠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小學生因為年齡和生活經歷等方面的原因,其文學素養在語文學習之前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培養。而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其中文學素養的培養占據有重要的地位。在此筆者主要想就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之中關于學生文學素養培養的現狀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夠對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教師;學生;文學素養
文學素養的培養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占據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不僅僅是素質教育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同時也是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對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廣大教師必須要給予積極的重視。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文學素養的內涵
在小學階段,對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主要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確保學生掌握基本內容的前提之下教師要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鍛煉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的能力。此外教師還要注意對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有基礎的賞析能力。在表達與交流方面,教師要訓練學生的思維獨立性,讓學生堅持獨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此外教師還要注意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通過科學的方式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審美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廣大教師和學生相互合作、相互幫助,循序漸進的進行相關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取得最好的效果。
二、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提升學生文學素養工作有待提高的地方
課程改革以來,小學語文教學已經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但是在成績的背后,小學語文教小學之中關于提升學生文學素養的工作卻仍存在有需要提高的地方。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當前的教學活動之中重點被放在了語言分析之上,雖然這一大方向并不存在有什么問題,但是實際上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之下,教師會忽視對學生進行具體內容的教學,這樣一來學生就很難有機會就某一作品有自己的看法和簡潔,所以學生看到的文學就不免顯得呆板和僵硬。因此文學對于學生發展的積極意義機會大幅度的減弱。長此以往這會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產生惡劣的影響。
1.傳統教學思想禁錮太深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受傳統教學思想的禁錮太深,尤其是在應試教育的強大壓力之下,小學語文教學不可避免的走上了功利化的道路。在應試教育思想的禁錮之下,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更加偏向于教導學生理性分析文章的方法,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思想情感的表達更適合用近似于數學的方式進行解讀。殊不知這樣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但是在這一過程之中學生并沒有感受到文學的魅力,因此其文學素養也很難有比較大的提升。過分重視語文教學的功利性讓豐富多彩的語文世界變成了代辦繁瑣的“數據”分析。學生在繁重的學習負擔之下漸漸喪失了對語文的學習熱情。各種各樣的練習讓學生喪失了學習的沖動,這一切都只是為了讓學生有一個看上去過得去的成績。這種方式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展,約束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
2.小學語文教科書的編訂
實事求是的講,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使用的教科書的質量是有待提高的。筆者認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之中所使用的教材跟學生實際情況的匹配度還有待提高。雖然當前教材之中有一部分文學作品適合小學生的年齡和實際生活經歷等,但是還有一部分作品需要進行撤換和修改。小學語文教學使用的教材必須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材應該將兒童文學的比重放在一個合適的位置,在教材的選擇之中重視文學教育的重要意義,以此來促進學生文學素養的提高。此外教材也應該能夠對學生的審美能力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教材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的影響也需要教材編訂者在編寫教材的時候給予積極的重視。
三、促進學生文學素養提升的建議
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文學素養的提升可以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有比較高的文學素養作為基礎,學生在人際交往、接人待物和瑣事處理等各個方面都可以去的更好的成績。因此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意義非凡。
1.重視字詞和語法方面的教學
要想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首先教師就需要在字詞和語法教學方面下功夫。漢字的字形結構意義豐富,簡單的構造里面就大有文章可以做。教師可以從漢字的構造、字形、字義還有偏旁部首等各個方面加以擴展和延伸。而通過字詞和語法的教學可以為以后的文章教學和段落分析等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有了扎實的字詞方面的底子就有了深入探尋文學實際的工具,在這一工具的幫助之下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文學世界的奇妙之處。比如修辭的運用、作者文章架構的設計、思想情感的表達等各方面。所以在進行字詞和語法方面教學的時候教師要細心和耐心。比如說在進行句子賞析和段落欣賞的教學的時候,筆者首先就讓學生就段落或者文章之中的重點字詞進行記識,這樣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這些內容的語言美和節奏美。在此基礎之上再進行文章內容的朗讀和理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在字詞和語法教學之后教師要做的就是要引導學生自己去感受作者的情感。這對于學生文學素養的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說筆者在教學《送別冰心先生》這篇文章的時候首先讓學生熟悉了字詞和段落,接下來筆者就著重給學生介紹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在理解重點和難點的地方著重進行講解。比如那不一樣的告別儀式、葬禮上一反常態的顏色使用還有音樂的使用,同時在講解這些內容的時候筆者將自己的感情帶入其中,學生的情緒都受到了比較大的感染,因此文章所要表達的人們對冰心去世的傷心難過以及緬懷熱愛之情學生理解起來就很容易。
廣大語文教師要對文學素養的重要意義給予積極的重視并且在實際教學活動之中體現出來。相信通過不斷的努力我們一定能夠解決好當前的一些問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 王秀麗.語文教育過程中對小學生的能力培養研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3).
[2]彭惠群.淺談如何通過語文教學來更好實現小學生的素質教育[J].青年文學家,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