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剛
【摘 ? ?要】高中歷史教學中有很多非智力因素的學困生,他們缺少對歷史課程的學習興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不端正,因此歷史成績差。要想改變這種現狀,作為高中歷史老師我們必須要加強對歷史學困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引導學生喜歡學習歷史課程,學會學習歷史課程,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
【關鍵詞】高中歷史 ?學困生 ?非智力因素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79
很多學困生因為對高中歷史課程存在偏見,認為歷史課程枯燥無聊,所以對學習歷史課程毫無興趣,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聽課,歷史成績自然不好。要想讓歷史學困生認真學習歷史課程,就必須想盡辦法調動學困生對歷史課程的學習興趣。
一、調動學困生對歷史課程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有了學習興趣的引導,學生才能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對歷史課程的學習中去,才能改善學困生對待歷史課程的學習困局。所以作為從事教育事業第一線的高中歷史老師,我們必須充分調動學生對待歷史課程的學習興趣,幫助歷史學困生學好歷史課程。
高中歷史課程內容豐富,涉及到古今中外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知識。遨游在歷史的長河中,只要仔細觀察,認真采擷,處處都是燦爛的明珠,充滿著智慧與妙趣。要想培養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首先就要引導學生重視歷史課程,體會歷史文化的魅力。學生對歷史文化用于濃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會充分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加對歷史課程學習的自覺性。其次,教師在調動學生對待歷史課程的學習興趣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老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在潛移默化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歷史課程偏于語言文字性的學科特點,老師在講課時要充分發揮自身的魅力,語言優美,感情充沛,文化儲備量豐富,思路清晰有條理。這就要求老師在引導學生好好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不斷的完善自己,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這樣才能在講課過程中不知不覺就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積極主動的學習歷史課程。
二、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對于學習歷史課程比較困難、歷史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老師不能一味的苛責他們,更要用耐心和關心對待他們,加強與他們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了解這些學生歷史成績不好的原因,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我對待我班的歷史學困生,通常是課后多找他們進行交流溝通。一開始很多學生并不愿意坦誠的對待我們之間的談話,但是我并不急躁,保持耐心多與他們進行溝通,終于學生都愿意誠實的告訴我他們的想法,然后我幫他們總結出問題所在,讓他們逐漸的進行改正,學生都愿意按照我為他們提供的方法去做,并且慢慢的改正了自己的不足,他們的歷史學習困難問題大部分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通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幫助老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了良好的師生關系。老師與學生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這種亦師亦友的狀態有利于學生學習歷史課程。并且這樣老師能及時的了解學生的想法,在他們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在學困生積極認真學習歷史課程的時候,給予他們表揚,讓學生再接再厲;在他們學習遇到挫折的時候,及時的給予鼓勵,讓他們不要氣餒,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三、重點關注學困生學習,端正其學習態度
非智力因素的學困生歷史課程學習不好無外乎缺少學習興趣,沒有端正的學習態度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基礎之上,還要引導學生重視歷史課程,認識到歷史課程的重要性,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點關注學困生,不僅要及時的幫助學困生解決困難,更要讓他們自覺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上,老師要著重關注學困生的學習狀態,發現有人走神開小差要給予批評,讓學生形成畏懼感,為學生樹立課堂紀律不容違反的心理意識,維持課堂秩序。同時還要讓學困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可以通過多提問學困生問題,讓學困生知道他們是被老師格外注意的,造成學生形成心理上的緊張感,認證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而且多多進行課堂提問,可以讓學生對老師提問的知識印象更加深刻,讓學生在積極思考、認真尋找答案的同時,進行高效率的學習。
端正的學習態度是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的關鍵,如果學生在學習中保持散漫懈怠的學習態度,學習歷史課程時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么就算取得好的歷史成績,也是偶然。要想真正的學好歷史課程,就必須從根源上端正學習態度,改正自己的錯誤,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學習,以嚴謹的學風、踏實的學習態度以及正確的學習方法來學習歷史課程,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付出最終將會有收獲。
四、優化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興趣、端正的學習態度,為學困生學習歷史課程提供良好的先決條件,然后老師就要幫助學困生正確的學習歷史課程,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
對于學困生來說優化學習方法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效資源幫助學困生進行歷史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進行資源配置。歷史課程是歷史學困生學習上的老大難問題,而對于歷史學習好的同學卻不過是小菜一碟。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能將全部精力放在一個學生身上,而讓優秀學生與學困生組對學習能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在老師顧不到的時候,讓優秀的學生幫助學困生進行歷史課程的學習,能使人才資源、學習資料都有效的利用起來。學困生向優秀的學生學習正確的學習方法或者學習思路,優秀的學生在教導學困生的同時溫故而知新,加深了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兩者之間相互配合,取長補短,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課程的效率。
五、為學困生提供和諧平等的學習環境
在學習生活中很多學生并不是一直想做學困生,但是他們可能因為在學習過程中遭遇挫折,例如考試失利,所以自信心收到了打擊,從而一蹶不振。所以要想讓學困生不再做學困生,為他們提供和諧平等的學習環境,幫助他們重新樹立自信心是重要之舉。大部分學困生可能趕不上整體的課程進度,這就需要老師根據學困生的具體情況布置相應的任務直到他們趕上整體進度。課后作業也要選擇適和他們能力的習題,讓他們在一步一步小的成功的喜悅中重拾自信,獲得信心和學習的動力。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對學困生的學習指導也要注意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為學困生提供一個和諧平等的學習環境,才會有利于學困生對歷史課程的學習。
總而言之,高中歷史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學困生在歷史學習中存在不足之處,老師必須想辦法幫助學生改正不足,培養他們的歷史學習能力,提高歷史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