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訓誠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語文教學取得了極大的成就,不僅教學質量得到了穩步提升,更為重要的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極大的激發。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時,廣大初中語文老師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就是學生主體的差異性問題。由于多種因素的制約,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如果在教學中實行“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就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初中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本文就初中語文課實行分層教學來進行一些淺顯的探討,并提出一些有益的優化措施。
【關鍵詞】初中語文;分層教學;探究
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又稱分組教學、能力分組,它是將學生按照智力測驗分數和學業成績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組,教師根據不同班組的實際水平進行教學。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從備課、授課、輔導到講評都是按照“一刀切”的方式來進行的,這就沒有考慮到每一個學生個體的差異性。由于每個學生在接受能力、智力以及家庭環境等方面存在著較大差別,因此,在升入初中后,每一個學生的語文基礎與素養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如果這個時候初中語文老師在教學中不認真區分學生,還是用“一刀切”的方式來對所有的學生進行授課,就難以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嚴重影響了教學的質量。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初中語文老師要想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使每一個學生的語文基礎與素養都可以得到提高,就必須因材施教,根據自身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實行分層教學。但是現階段,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初中語文教師做好分層教學并非易事。筆者認為,現階段我國廣大初中語文老師要想做好分層教學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初中語文老師對分層教學的認識
分層教學是區別與傳統教學的教學方式。由于其不同于傳統教學方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困難與挑戰,甚至還會在短期內影響到課堂教學質量。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我國很多的初中語文老師都不怎么愿意在語文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認為其會影響到課堂質量。面對這種情況,要想在我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真正實施分層教學,首先就應該提高初中語文老師對分層教學的認識,使其在思想高度上認識到分層教學的重要性。具體而言:一是初中語文老師要提高對分層教學的認識水平,不能因為其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挑戰,就不愿意實施分層教學,而是要充分認識到分層教學對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性;二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積極主動的踐行分層教學方式。對于初中語文教師而言,僅僅提高對分層教學的認識還是遠遠不夠的,更為重要的是要將其付出實踐,使其變成現實。
二、做好思想動員工作
分層教學就是根據學生的語文基礎來進行分層次的教學模式,但是由于認識、理解等方面存在的誤解,很多的學生,尤其是家長對分層教學存在著理解上的誤區,認為分層教學就是搞認為的等級劃分,就是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一方面導致家長、學生不配合分層教學的開展,另一方面更為嚴重的是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尤其是差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其將自己貼上了差生的標簽,進而就會自暴自棄。面對這些問題,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老師要想分層教學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要做好思想動員工作,消除學生與家長的誤解,使其可以積極主動的配合與支持分層教學的開展。具體而言:
1、做好學生思想工作。在分層教學中,由于將不同基礎的學生劃分在一起,就使得優等生倍感優越,差等生則自暴自棄,而中等生則隨大流,這顯然不是分層教學所要取得目標,為此,老師應該要加強對學生的宣傳,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改變其傳統固有的看法,使學生可以正確對待分層教學。
2、積極爭取家長的支持。分層教學的良好實施離不開學生的支持與配合,更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在家長日漸重視孩子教育的今天,如果不能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分層教學就難以開展下去,為此,教師應該加強對家長的宣傳工作,使其認識到分層教學不是為了。
3、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分層教學是有利于學生學習的。不管是對于學生,還是對于家長而言,其最基本的想法都是希望可以使孩子的學習成績得到提高。因此,在做好學生與家長的思想工作以后,老師還應該要用實際行動來回報學生與家長的信任與支持,而其做好的回報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使學生與家長都可以感受到分層教學的好處。只有這樣,學生與家長才能一直都配合與支持分層教學。
三、合理劃分學生“層次”,使“層次”動起來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之所以實行分層教學,就是希望在承認學生差異性的基礎上,對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實行因材施教,從而使學生可以得到更加適合自身的教學內容與方法。因此,為了可以在分層教學中,使老師對每一層次的學生做好因材施教,這就需要老師在實施分層教學之前合理劃分學生“層次”。具體而言:一是確定層次劃分標準,合理劃分學生層次。層次是分層教學實施的標準。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在接受能力、語文基礎方面都存在著較大差別,如果學生層次沒有劃分好,分層教學就難以取得教學效果,因此,在初中語文老師應該要確定相關標準,例如:可以根據考試成績、課堂表現等,合理劃分學生層次,盡可能的使學生層次劃分合理;二是使學生“層次”動起來。初中語文老師劃分好了學生“層次”以后,并不是就是萬事大吉了。由于每一個學生都是在發展與變化的,對學生的層次,我們要始終保持一種動態的劃分,不能搞層次終身制。使學生“層次”動起來,一方面可以讓老師了解分層教學的效果,及時采取改進措施;另一方面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奮勇爭先,提高學生的學生主動性與積極性;三是一視同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層次的學生,不搞人為的等級差別。在初中階段,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著差異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因此,在分層教學中老師不管對哪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要一視同仁,都要多鼓勵、多關心、多肯定。
參考文獻:
[1]楊雪. 結合《岳陽樓記》教學談初中語文分層教學[J].學周刊.2011(11).
[2]邵玉梅. 初中語文分層教學的初步嘗試[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9).
[3]柳曉敏. 我校語文分層教學嘗試[J].西藏教育.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