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石帶
【摘 要】本文對技工學校語文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說明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并根據這些分析提出了幾點對策建議,總結了技工學校語文教學改善中的要點。為了不斷提升技工語文素質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提高技工學生的語文素養,本文從情境教學改變學生態度、創新教學形式、構建多元性評價系統等三個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技工學校;語文教學;現狀及對策;教學效果
引言
技工學校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為主要教學目標,但是,學生要真正走向社會,把在校所學的技術應用在工作崗位上,除了要具備較強的職業技能之外,還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和較高的個人修養。技工學校開設語文課,就是要在繼續對學生進行基礎文化知識教育的基礎上,實現對學生的個人素養教育。
1 技工學校語文教學現狀
1.1 學生對語文學習態度存在偏差
經過近幾年的語文教材和教法改革,技工學校的語文教學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但是,盡管教師們致力于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學生在學習態度方面的問題始終難以解決。大多數學生對語文學習是不夠重視的,很多學生認為語文的未來應用途徑就是與人交流。學生對語文學習態度存在偏差的主要問題是學生不喜歡語文,對語文學習提不起興趣,從教學角度來看,是因為教學本身對學生的學科情感建設不足造成的。
1.2 語文教學形式需要創新
雖然語文教學方法已經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很多教師也能夠主動應用比較新穎的教學方法,盡量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語文教學內容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價值和對學生個人修養的促進作用可以進一步發揮出來,但是技工學校語文教學在這方面僅能做到在教師言傳身教中進行,學生主動進行感悟的形式并不常見,這意味著語文教學形式需要創新。
2 針對技工學校語文教學現狀提出的對策
2.1 實施情景教學和情感教學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
2.1.1以多媒體教學實現情景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多媒體情景教學,就是在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結合多媒體的音、色、圖,創設出具有富有表現力的、具體形象的情景,從而達到再現課文情景,給課堂教學帶來真實的感受,使學生能夠進行零距離的感悟,從而加深對課文的印象,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改變學生學習的態度,從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荷塘月色》一課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鳳凰傳奇的《荷塘月色》,同時多媒體播放跟課文相關的荷花、淡淡夜色、幽靜的小路等,讓學生通過音樂、圖片感受當時作者的心情,從而感受全文的思想感情。又如在教學課文《邂逅霍金》時,可提前布置學生以小組形式上網搜索霍金的資料,初步了解霍金形象與事跡,在學習課文內容時就游刃有余了。學習課文內容時再通過多媒體適時播放有關霍金的資料和圖片,霍金身殘志堅的形象會再一次震撼著同學們。他以高度殘疾之身能寫出如此經典著作,還有對自己的命運不屈不撓的精神,激勵同學們端正學習態度。我們每一位技工學校的學生都應給自己一個夢想,給自己一個承諾,給自己一份堅持,用短暫的生命去實現人生的價值。
2.1.2 情感教學,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語文的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我的母親》這個教學中,可以在備課時收集一些關于“母親”的圖片,同時播放背景音樂閻維文的《母親》帶領學生感受母愛的至情至深。開展主題為“我可親可愛的媽媽”的晚會,讓同學們上臺輕松演講,通過這個晚會,讓同學們想到家里媽媽的辛苦,更加珍惜現在的學習生活的點滴。接著,教師也參與到這個晚會當中,跟同學們分享往年,母親為了供自己讀書,辛苦操勞,才有了今天的成績。在這樣輕松和諧的場合,拉近跟學生之間的距離。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使語文課堂氣氛更加輕松、愉快,更容易使他們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能夠形成對語文學習的良性的情感發展模式。另外,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遠離講臺,站在學生中間,以融入學生學習的姿態進行教學,使學生對我的情感認知從高高在上的教師轉為共同成長的朋友;即使在課下,我也重視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仔細批閱學生的作文、周記;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并提供主動幫助。久而久之,學生對我的信任度提高了,我對他們來說是一個親切的、值得信任的教師,上語文課成為讓他們覺得愉快的事情,課堂教學效率自然提升。
2.2 創新語文教學形式
2.2.1從課內到課外營造語文教學氛圍
為了使語文教學走出“課堂教學”的刻板模式,教師應該從語文學科特征入手,從語文閱讀、口才、文筆等各個方面進行教學形式創新。以語文閱讀教學為例,我組織全班學生進行了“閱讀周、閱讀月”的活動,并建立了“班級小書架”,請學生們互相分享閱讀過的書籍。從表面上看來,這些只是普通的課外閱讀,與課堂教學相距甚遠,但是,我們的“班級小書架”包含一個規則,就是用便簽紙標志自己閱讀的頁碼,并用便簽紙記錄閱讀感受,貼在書頁中的相對位置上。有時候,學生獲得的閱讀感受太多了,我們就在書架旁邊放一個小本子,請學生們在本子里記錄,并且標注書目和頁碼。這些閱讀感受都是全班公開的,這相當于一個學生在閱讀和記錄的過程中,可以同時獲得其他人的閱讀感受,無疑是閱讀理解思路的拓寬和閱讀學習的過程。在學生們的閱讀記錄中不乏一些對閱讀內容的評論和心理感悟,這實際上就是對人文精神的感受和表達,通過傳閱和學習,這些來源與同齡人的關于人文精神的認知,就會被學生們逐漸接受和領悟到,而語文教學對他們自身發展的積極作用,也會在這種新型的閱讀教學中表現出來。
2.2.2課外校園氛圍的營造
例如,利用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機會,與學生社團組織聯合舉辦一些語文文化知識競賽和某一文化主題的宣傳展覽等,都能夠起到促進語文教學的作用。因此,建議技工學校教師腳踏實地,從語文教學的細節入手,充分開發教學資源,進行有創意的語文教學。
2.3 構建多元有效評價系統
傳統的語文教學評價基本上只有一種評價方式,即教師對學生的語文能力水平進行評定,而此類評定經常是以學生的考試分數和課堂表現為基礎的。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學生被賦予了等同的評價權利,他們可以評價教師的教學技能,但是,由于學生對教學評定的出發點在于“是否喜歡某個教師”,因此,有些來自于學生的評價并不是客觀的。以上語文教學評價的方式都不是完全公平、公正的。因此,技工學校語文教學應該構建多元有效的評價系統。首先,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的角度應該有所更新,語文教學對學生發展的影響作用不僅限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增長方面,還包括學生的個人素質發展,例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的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就是教學有效的表現。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進行日常觀察,評價那些個由學生的行為表現出來的教學效果;其次,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應該更加客觀和具體,技工學校學生不能從客觀的角度評價教師,也就不能從客觀的角度去認識一門學科的重要性,因此,學生對教師評價的指標中,重點應設在教師是否對學生負責任,是否能夠進行完整的教學、是否能為學生搭建公平的學習平臺上,而不是讓學生去評價教師和學生的親近程度。
3 結語
綜上所述,技工學校語文教學對學生的個人素質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面對目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語文教師應該從情感教育的角度出發,關心學生的人文修養教育,以多元評價作為語文教學評價的基本方法。相信通過語文教師們的不斷努力,技工學校語文教學一定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參考文獻:
[1]宋陽.技工學校語文教學現狀及改進措施分析[J].青春歲月,2013(04):123-124.
[2]孫敬東.淺談對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現狀的幾點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4(03):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