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華
【摘 要】每個初中學生都希望自己打好英語基礎,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人們掌的要求。然而不少學生在小學階段或在初中起始階段英語學習過程中屢遭挫折,極大地傷害了學習的信心。因此,初中英語教師非常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啟動學生的心理自信系統,讓學生在自信中不斷地追求成功,設計成功,撞擊成功。
【關鍵詞】英語;學困生;鼓勵;表揚
現在初中學習困難學生約占總數的15%~20%,其中英語方面的學困生所占比例最高。教師如果不對癥下藥,勢必引起這部分困難學生跟不上;若教師不注意研究學困生的成因及其轉化方法,這類學生一定會越來越多,因此如何激發英語學困生學習任重而道遠。通過對我校學生在家庭背景、英語基礎、英語學習興趣、學習心理四個方面的調查,得出以下結論:①對學生的家庭背景調查中顯示:學生近半數生活在不健全的家庭中,且多數家長普遍文化層次、社會地位普遍不高,對孩子英語學習缺乏關心。②對學生英語基礎的調查中顯示:學生在所有學科中英語基礎極差,上課除了小部分能勉強聽懂外,其余都聽不懂。這部分學生多數對英語學習無興趣甚至產生了厭惡情緒。③對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調查中顯示:學生中沒有一個喜歡英語,對英語嚴重缺乏興趣,導致他們處理學習中的問題態度不積極。④對學生的學習心理的調查顯示:學生由于學習上的失意導致嚴重缺乏自信心,加上不具有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習慣,使得這些學生消極地處理問題,消極地面對學習和生活。
一、成功體驗策略
每個初中學生都希望自己打好英語基礎,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人們掌的要求。然而進入八年級或九年級后,由于功課增多,知識難度增加,有些同學對英語甚至采取了一種放棄的態度,他們懷疑自己的英語成績不可能再有提高。為此,本人首先對學生進行分類談話,逐一提出他們的薄弱環節和進步可能性,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提供機會讓他們取得一次次小的成功體驗,促進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發展,潛能得到開發,才華得到展示,從而獲取“高峰體驗”。
1.課堂上使用鼓勵性語言,增進師生間的情感溝通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的舉手投足都會傳遞著某種情感信息,教師要多用親切的目光關注著他們,點滴進步都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當學困生回答問題時,教師總是認真傾聽,面帶微笑,眼光里流露出熱情和期待。回答對了,要給以及時的表揚和肯定,說一些如: “Very good!” ,“Well done!” ,“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 等類似激勵的話。回答錯了,也要講一些類似于“Doesnt matter!”, “Try to do better next time !”等鼓勵的話,而不是說那些傷害他們自尊、挫傷積極性的話。
2.實行分層教學
課堂上,采取“教材相同,要求不一”的辦法:①要求優等生會背的,學困生會讀就行;優生會造句的,學困生會連詞成句即可。并組成兩兩相幫的學習小組。②學習新知識,優等生先走一步,讓學困生邊聽邊觀察、邊模仿,等輪到學困生時,他們也可以順利操練了。這樣各個層次的學生尤其是學困生都能品嘗成功的滋味,心中充滿信心。③提問回答,把簡單易答的問題留給缺乏自信的學困生們,并在問題回答完后,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從而樹立起學習英語的信心來。
二、適時表揚策略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表揚是用來激勵、鼓舞學生進步的一種方式。對學生的自身的發展能起到相應的推動,同時會給教育教學帶來令人滿意的效果,積極捕捉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或點滴進步,并及時送上表揚單。
1.當眾表揚
學困生中有部分性格外揚,希望得到老師在眾人前的表揚。對于這類學生,當眾誦讀表揚單內容,并在全班同學地注視下,將表揚單交到他們手中,這是一種極大的榮耀,能夠有效地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給一個上課從不舉手發言,一次竟破天荒地主動舉手發言的學困生的表揚單中,本人這樣寫道:“今天,當老師看到你舉手時,很意外!當聽到你的正確回答時,老師很震撼!你太棒了!!!希望以后在課堂上能多多看到你積極的身影。”該學生聽到表揚,再拿到表揚單時,臉上的表情很燦爛。果不其然,以后的英語課他更積極了。
2.單獨表揚
學困生中也有部分學生性格內向,心思細膩,尤其是女生。她們有學習的欲望,但對自己信心不足,她們渴望老師的關愛,喜歡內在的動力,希望在內心體驗成功的感覺。對此,本人采取單獨表揚。利用課下談心或其他同學不注意時,送上表揚單,表揚他們的優點,即使這種優點與英語課沒有關系,他敏感的心都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鼓勵。
三、無私的愛是轉化學困生的前提
“愛”是教育的橋梁,是教育的推動力,是學困生轉變的催化劑。而學困生的心理特征常表現為強烈的自尊心與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與反抗自卑的矛盾;希望上進與習慣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與經常受到挫折的矛盾等等。他們在班內受到同學的歧視,找不到自己合適的位置。
1.用“愛心”滋潤后進生,使其重拾自信
一般來說,學困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他們都渴望老師對自己“以誠相待”。因此,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老師應有意或無意地去接近他們、關懷他們,理解他們的心情,用實際行動感召他們,支持他們,讓他們感覺到老師是真心實意關心他們的,從而在教學上產生“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2.用“細心”捕捉閃光點,使其產生學習的動力
著名的“皮克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智慧成就的預言,會決定另一個人的智慧成就。在日常教學中,對學困生的心理轉化始終以“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為支點,以積極的態度、賞識的眼光看待他們。學困生的“閃光點”是多方面的,也是微弱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細心捕捉,一經發現,就應該及時給予表揚。
3.以“耐心”教育學困生,迎接反復挑戰
農村普通初中的很多學困生都有學好英語的愿望,也曾做出過一些努力。可是英語有成百上千的單詞要記住,有很多短語要掌握、歸納,結果很多學困生由于缺乏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毅力,剛燃起的學習欲望又退縮了。所以,教師對學困生的關心和鼓勵應建立在朋友的基礎上,對學困生出現的“反復”情況,我們要“反復抓”、“抓反復”。
四、加強學法指導是轉化學困生的關鍵
古人語:“授之以魚,只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漁,則可解決一生之求”,學習也如此。我們作為教師的,不應只注重教給學生知識,我們應根據英語學科的規律和特點,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以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1)課前預習,“笨鳥行飛”:課前預習是良好學習習慣之一,而大多數學困生都沒有這個學習習慣。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指導學困生如何預習新課,通過預習,讓學困生逐步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2)課堂多鼓勵,多贊賞:在課堂上,教師要多鼓勵英語學困生,多發問、多與他們交流,多些“照顧”學困生。對他們一點一滴的進步都毫不吝嗇地給予表揚、贊賞。
(3)督促課后復習,適當課外閱讀:課后應根據學困生的實際能力特點,給予他們適量的作業,對他們的作業爭取能面批,及時為他們糾正錯誤,這樣也能促使他們按時交作業。同時,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適當布置一些課外閱讀材料。閱讀材料內容應以通俗易懂、生詞少的文章為主。這樣可以逐步培養他們閱讀外語的能力及習慣,以增加他們的詞匯量。
總之,了解英語學困生產生學習困難的原因,針對該類學生主要的非智力因素原因,從教學教育上加以研究,通過情感相融、成功體驗和適時表揚等策略,做到因人施教,與學困生建立起和諧合作的師生關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喜歡學習,學會學習,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重新樹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