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蘭
【摘 要】教學機智是教師在課堂上隨機處理突發事件的一種臨時應變能力,既能體現教師的智慧,也能體現出教師素質,是教師的一種特殊的智力定向能力,是教師建立在一定的教學科學理論和教學實踐基礎上的教學經驗的升華,是教師的教學藝術在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方面的結晶。語文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不確定因素,需要教師充分運用教學機智,運用巧妙施教,借機施教,化解矛盾和尷尬等策略來解決。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機智;運用方法
所謂教學機智是指教師創造性地運用心理學原理和教學規律,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偶發情況及時、巧妙、靈活地處理,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或收到意外的教學效果的課堂教學實踐活動。這是教師個體教學風格的外化和升華,是較高層次的教學藝術。教學機智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對課堂偶發事件的處理上。課堂偶發事件的發生,對教師來說是一種嚴峻的挑戰。然而,應該認識到挑戰與機遇并存,在偶發事件中,既有不利于正常教學的一面,也有有利于正常教學的一面。盡管如此,只要掌握教學機智的運用策略,就能使偶發事件經過教師及時、巧妙、靈活的處理,對教學起到烘托、補充和增效的作用。
一、教學機智的靈魂
我國傳統教學的精髓是啟發式教學。從古自今,不管具體的教學方法名目如何繁多,施教策略如何多變,但凡是符合教學規律的教學其靈魂必然是啟發式教學。善教者必然是相機誘導、巧于點撥。我認為:教學機智的靈魂是循循善誘、點而不破、引而不發,學生在教師導向性信息誘導下向最佳境界發展。同時在誘導思維、點撥思路的過程中,將激勵與喚醒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
二、教學機智的形成
教學機智不是天生的,他需要教師學習——思考——實踐,再學習——思考——實踐,循環往復,以至無窮,在教育理論指導下,經過艱苦的磨煉和用心領悟而形成的。
首先,它要求老師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是形成教學機智的基礎,這是每位小學教師所必須具備的。小學教育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在實際工作中容易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只有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的老師,才會有超人的耐心和熱情去對孩子實施教育,才會在意外事件面前迅速果斷、沉著冷靜地發揮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要求老師要有從容、謙虛、平和的心態,要尊重學生。作為老師,沒有高大的身軀,沒有洪亮的聲音不要緊,但一定要有謙虛平和的心態,流暢生動的語言,樂觀的情趣、開朗的胸襟、幽默的性格、豐富的閱歷。更重要的是要熱愛并尊重他們。教師要允許學生質疑,勇于承認自己的失誤。
最后,要求教師要有強烈的事業心,不斷地在實踐中學習、摸索、思考、積淀,掌握系統的教育教學理論,深厚的文化底蘊。除了文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知識外,社會學、人文學、歷史學、地理學等知識均要涉獵,也要求教師有敏銳的觀察能力、準確的判斷力、精深的思維能力、敏捷的反應能力,不斷地充實自我,追尋個性,構建風格,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三、教學機智的運用
合理發揮教師的教學機智,對于搞好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現在我就根據自己語文教學實踐談談語文教學中的教學機智的運用。
1.審時度勢,隨機應變。學海無涯,教海茫茫,課堂上常常有一些偶發情況發生,這無疑是對教師的一種嚴峻挑戰。然而,挑戰與機遇同在,在偶發情況中,也有不利于正常教學的,但經過教師及時、巧妙、靈活地處理,能夠對教學起到烘托、補充、增效的作用。
2.順境緣情,機智幽默。不管什么時候,語言都在課堂教學中起提綱挈領、啟迪思維、誘導引路的作用。因而我們無論如何不能忽視教學語言,尤其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僅要注重提高自己的語言(口語和體態語)素養,更要注重在課③堂教學過程中抓住各種契機,運用語言機智,充分發揮其功能,使語文課堂變得活潑、有序、高效率。
3.嚴格遵循應用教學機智的基本原則,掌握教學機智的操作技術。教學機智的基本操作技術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伺機而動,投情入境。這種方法多用于由于天氣及環境的突然變化,即將教學內容及時巧妙地與當時的環境氛圍相聯系,形成情景效融之勢。
②借機施教,化解尷尬。師生在課堂上的有些意外行為乍看起來極不協調,甚至滑稽可笑,但教師如果把握得好,就可以變被動為主動,化腐朽為神奇。
③隨機應變,深化認識。在課堂上,學生時常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教師要抓住有利時間及時給予引導、啟發,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自身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又可深化學生的認識。
④幽默糾錯,化解窘境。幽默是教學機智的潤滑劑,一旦教師發生語言失誤,可以轉換話題,把學生的思維轉移開來,在新的視點下,采取幽默的方法來補救失誤。運用得好不僅可以化解窘境,亦可調節課堂氣氛。
⑤明斷暗收,為我所用。課堂上對出風頭、惡作劇的學生,教師要以愛心和善意去理解他們的行為,要尊重學生的生活感受,肯定他們的長處,并以妙語相應。只要能達到教學目的,要不計學生過失,吸收他們的合理見解,這樣更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教學機智要求教師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準確的判斷能力、精深的思維能力、敏捷的反應能力,還要求教師有樂觀的情趣、開朗的胸襟、幽默的性格、豐富的閱歷。教師要有強烈的事業心,不斷地在實踐中學習、摸索、思考、積淀,不斷地充實自我,追尋個性,構建風格,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教學過程中學會隨機應變,講究教學機智,創造出最佳的教學境界。
參考文獻:
[1]馬多秀.教師的教育機智及其生成——馬克斯·范梅南的現象學教育學思想的解讀[J].江蘇教育研究.2007(10).
[2]李允,李如密.教學機智的意蘊、要求及修煉[J].教育科學研究.2008(06).
[3]鐘啟泉,劉徽.教學機智新論——兼談課堂教學的轉型[J].教育研究.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