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娟
【摘 要】在中國,英語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新《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要求學生應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日常生活和職業場景中的英語應用能力等,但實際上學生入學前英語水平沒有達到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初二年級的要求,入學后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語言技能低下,學習動力也不足,而學習動機是影響英語學習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本文旨在探索激發中職生英語學習動機的法寶。
【關鍵詞】中職學生;學習動機;激發法寶
一、對當前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現狀的分析
近年中職學校的數量及辦學規模在不斷擴大,但中職學校的學生素質普遍下滑。中職學校的生源大部分是中考落榜者甚至是初中沒畢業者才選擇進入中職學校學習的。中職生英語學習無動力無目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英語基礎薄弱,學習自信丟失,學習興趣喪失:生源英語基礎知識普遍較差,大部分學生無法流利朗讀簡單的課文,無法進行簡單日常對話,寫作能力弱,個別學生甚至1-100的數字都不會。結果導致臺上的老師授課激情飛揚,臺下的學生還是趴到一大片。部分學生反映,他們根本聽不懂,甚至不相信自己可以學好,所以學習英語沒興趣,沒動力,甚至產生厭學和反感情緒。
(2)對英語重要性認識不足:英語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文化基礎課。但學生普遍輕視文化基礎課的學習,對他們來說選擇上職業學校是為了掌握一技之長,再加上初中英語本來就沒學好,導致他們更沒有興趣學習英語,甚至小部分學生徹底放棄學習英語。
(3)行為習慣不端正,學習環境不良:很多中職學校學生屬于“雙差型”學生,初中時已經形成很多不良嗜好和習慣,部分學生沉迷網絡游戲、吸煙、談戀愛、嗜睡等,自我約束力不強。并且容易受他人影響,因為中職學校學習氛圍不強,努力學習的學生不多,家長和社會對他們的期望不大,導致他們更加無心向學。
二、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力的重要性
為適應新形勢,為了適應用人單位對從業人員的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我行為控制能力要求。新《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立足于目前學生的現狀,提出英語課程要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基礎知識,培養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初步形成職場英語的應用能力;更重要是要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動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學習動機對英語學習起關鍵作用。因此,作為中職學校的英語老師,應采用切合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英語的語言情境,激發與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
三、四大法寶,激發中職生英語學習動機
1.突破心理障礙,確定目標,樹立信心
如果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活動就會失去方向。因此,幫助學生樹立適合自己的短期學習目標和長期學習目標是激發學習動機的必要條件。首先,幫助學生進校后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然后引導學生“英語是世界語言,學好英語能幫助你們環游世界,而且學好英語會讓你的專業知識更上一城樓,為你以后謀職增加籌碼。誘惑學生英語學習,激發出他們的學習動力。鼓勵學生相信自己的也有學習英語的優勢和長處的,鼓勵他們挖掘自己的潛力。幫助學生認識到雖然自己英語基礎差、底子很薄,但是他們學習英語參與動手、動口的表演活動欲望很強,對集體行動反映積極。為此教師應多開展適合他們教學活動,滿足學生的表現欲,讓他們得到成功感,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2.改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和基本應用能力;重點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但現實是大部分教師還沿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教師是絕對權威,是課堂的主導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內容是教材化,教學模式呆板單一化,使學生覺得無聊,無趣,無動力,不想學,也使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
要改變以上狀況,首先要改變教學觀念,教師是引導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其次,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根據不同專業不同知識基礎的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相適宜的修改,強化教材的感染力,并根據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為量身定做適合他們教學活動。盡量使課堂教學形象化、趣味化、交際化和生動化;同時整個教學活動要遵守由易到難的原則。充分利用多媒體,將游戲、歌曲、競賽、表演等形式廣泛地運用到教學中,讓學生們盡可能多地參與教學活動,最終使學生在獲得學習所帶來的樂趣的同時,也獲得了知識。
總之,傳統的教學觀念,枯燥、呆板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要,相反新穎、快樂的教學方法,愉悅活潑的學習氣氛應成為英語課堂學習的潮流。
3.合作教學,營造輕松和諧課堂氣氛,調動學生自主能動性
課堂教學氣氛是課堂的一種占優勢態度與情感結合的表現,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融洽的師生情感有利于培養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從而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現代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是合作的伙伴關系。教師在授課中要多鼓勵學生,尊重和信任學生。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注重教師的引導作用,形成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信任的師生合作關系,有利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學習求知欲,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自覺進行學習和自我教育,充分表現自己的創造才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實現自我發展。
4.根據培養目標,自編教材
教材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工具,好的教材可以起到鼓勵和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但現在中職英語教材缺乏靈活性、趣味性和實用性,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我認為中職學校的英語教材應根據專業特點,突出崗位特點,貼近真實工作情境。所以,根據用人單位需求和專業特色,中職院校可以自編專業英語教材進行教學。
中職英語教師自編專業教材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①依據培養目標確定教材內容,中職院校培養的是普遍應用型人才,因此,教材內容應以實用、夠用為原則的;②根據學生英語水平確定教材內容,因為新穎、適宜的教材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③根據職業需求確定教材內容,中職生的就業目標非常明確,所以教材選擇內容要與所學專業密切相關并體現實際工作過程,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④根據新穎性、實用性原則確定教材內容。本身自編教材就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所以教材內容要新穎實用才能吸引學生。
四、結束
改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是現代教育論發展的趁勢。合作互利的師生關系,輕松和諧課堂氣氛,是為了做到授于魚不如授于漁教學理念,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激發學生主動求知的欲望,促進學生自主能動性,培養學生具備現代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教育的主體和獲得知識的主動者。
參考文獻:
[1]勵哲蔚.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學習觀念調查.2007(09)
[2]戴煒棟,束定芳.試論影響外語習得的若干重要因素[J].外國語.1994(4)
[3]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4]鄧澤民,趙沛.職業教育教學設計(第二版)[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