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萍
【摘 ? ?要】親子繪本閱讀不僅能鍛煉幼兒的語言、文字、閱讀等能力,更能陶冶孩子的藝術情操,還是培養親子感情的重要活動。然而,從親子繪本閱讀的問卷調查中了解到,許多家長并不知道什么是繪本,認為繪本就是有圖畫的書;不知如何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繪本,認為是兒童書就都適合幼兒看;不知如何進行親子閱讀,認為看書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這些現狀都將直接影響幼兒閱讀繪本的效果。筆者從讓家長了解繪本的特點入手,在幫助掌握選擇繪本的原則到進行有效的親子共讀策略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希望能給家長朋友一定的啟發和幫助。
繪本是一種圖文并茂的書籍,它是文字和美術的相互配合、相互豐富和相互激發。圖、文不是簡單的說明與被說明的關系,而是有機結合的。雖然每本書的文圖構成不同,有的繪本文字少,有的文字多,但優秀的繪本,其文字都考慮了情節、場景、人物的變化,而圖畫也具有一種動態感和流暢性,使整個畫面看起來和諧、完整。文字主要訴諸于聽覺,而圖畫是一種視覺藝術,繪本通過這兩種不同的媒介來表現故事內容,并且將二者完美地結合起來。
【關鍵詞】繪本 ? 親子閱讀 ?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205
筆者曾經給班級家長發過親子繪本閱讀的問卷調查,從中了解到:許多家長并不知道什么是繪本,認為繪本就是有圖畫的書;不知如何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繪本,認為是兒童書就都適合幼兒看;不知如何進行親子閱讀,認為看書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這些現狀都將直接影響幼兒閱讀繪本的效果。為此我們進行了如何指導家長進行親子繪本閱讀的研究和探索,得到了一些感悟。
一、幫助家長理解繪本的特點:
我們選擇了讓家長通過親身的經歷來認識繪本的“導引法”。我們精心挑選了一部分經典的繪本后,邀請家長入園。在等待的過程中,我們先讓家長隨便看看我們準備的繪本,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家長只是將書中的圖片從頭至尾翻看了一遍,就重新拿起另一本書,并沒有對書中的圖片去進行觀察、想象。當家長會開始時,我作為主講人,首先問家長感覺剛才的書有無意思;家長的回答是“還可以”“有點意思”“看不懂”……這時,我拿出《我爸爸》和《木偶奇遇記》兩本書,讓家長來比較,從而得出結論:繪本就是以簡練生動的語言和精致優美連貫的圖片構成的,在繪本里,圖片不再是文字的附屬品,而是繪本的生命,甚至有很多繪本是一個字也沒有的無字繪本。而《木偶奇遇記》中雖然有圖片,但圖片并不連貫,所以只能是有圖片的書。通過形象直觀的對比,家長們對繪本有了大概的認識,于是我們向家長總結繪本的主要特點:
1.繪本的圖畫具有敘事性。
繪本的主體是圖畫,它們的"圖"不是插圖,也不是與文字相脫離的配圖,“圖”本身就是敘事的。繪本中的圖畫本身就可以表達完整的故事,光看圖也可以明白故事的內容。
2.繪本圖文的完美結合。
繪本是一種圖文并茂的書籍,它是文字和美術的相互配合、相互豐富和相互激發。圖、文不是簡單的說明與被說明的關系,而是有機結合的。雖然每本書的文圖構成不同,有的繪本文字少,有的文字多,但優秀的繪本,其文字都考慮了情節、場景、人物的變化,而圖畫也具有一種動態感和流暢性,使整個畫面看起來和諧、完整。文字主要訴諸于聽覺,而圖畫是一種視覺藝術,繪本通過這兩種不同的媒介來表現故事內容,并且將二者完美地結合起來。
3.繪本的主題富含哲理。
優秀的繪本可以用簡單的畫面和文字表達深刻的內涵,可以把很多人生哲理通過有趣的繪畫、簡練的文字傳達給讀者。比如美國經典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書中將“愛”這個抽象的概念用形象生動的畫面、簡短的對話表現得淋漓盡致。
二、讓家長了解如何選擇適合幼兒特點的繪本。
好繪本給人的感動和愉悅是長久的,所以如何選擇繪本是閱讀的前提條件。對于剛接觸繪本的家長來說,讓他們一次學會在琳瑯滿目的繪本中選擇,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于是,我們讓家長嘗試用如下幾個方法。
1.注重繪本的適應性。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繪本,注意篇幅適中,符合幼兒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如年齡偏小的幼兒,適合閱讀圖多字少、情節簡單的繪本;年齡偏大的幼兒,適合閱讀有故事情節或篇幅較長一些且邏輯推理性較強的繪本。
2.挖掘繪本的價值。
選擇繪本時,要注重審美感受,選擇在語言、內涵、內容情節上均有較高的審美價值,且繪圖、設計、印刷、裝幀都非常精美的。如共同分享閱讀《假如我是你》,共同在奇妙的故事中感受溫暖的親情。同時,拓展故事內容到生活實踐中,嘗試假如爸爸和女兒互換身份,會怎么樣呢?
3.關注繪本的豐富內容。
關注繪本的內容與類型,力求豐富。如知識性的,情感性的,哲理性的,能涵蓋兒童生活、成長的方方面面。《像媽媽一樣》是一本非常溫暖的書,繪本中的小獅子發現和感受著他和媽媽的相似之處,閱讀過程中會感受到,正是媽媽在每一個孩子的心底種植和培育了第一顆親情和智慧的種子,所以,媽媽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三、親子繪本閱讀的策略。
1.父母要關注繪本的“細節”魅力。
父母進行親子閱讀時,不但要關注題目與正文內容,更需要仔細觀察各頁的圖畫,一頁都不能放過,認真捕捉每一頁圖畫中的信息。無論是扉頁、封面還是環襯以及封底,都是繪本的有機組成部分,閱讀前,讓孩子從封面猜故事,激起孩子強烈的閱讀欲望; 引導孩子關注環襯。環襯不但與正文的故事息息相關,有時還會提升主題; 引導孩子觀察扉頁,它可以告訴你誰是故事的主人公,有時還會講故事; 更要引導孩子不可忽視結束的封底。繪本的封底往往留給幼兒無盡的遐想和無窮的回味。繪本的畫面是有限的,可“畫外之音”是豐富的,父母如能挖掘繪本中的這些“留白”之處,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父母要幫助孩子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
父母在陪孩子閱讀繪本時,要有意識地滲透閱讀的方法,可以按照由圖及文的順序,為孩子盡快地自主閱讀奠定基礎?!懊恳环嗤漠嬅鏁蜓劬τ^察的不同而不同,每一個相同的故事會因閱讀聲音的不同而不同。”
3.引導孩子欣賞畫面,用眼睛享受閱讀之美。
繪本中的圖畫部分大多是知名插畫家的作品,他們會運用各種手法來塑造故事情節,圖畫有個人風格,畫面精美、色彩鮮艷、吸引眼球,即情即景,它所傳遞的信息幼兒比較容易理解。心理學研究表明: 人類獲取信息83%來自于視覺; 孩子認識圖形的能力從小就開始慢慢養成,他們雖然不識字,但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讀圖能力。家長在陪孩子閱讀繪本時首先引導孩子讀圖,讓孩子嘗試著先看圖講述,繪本畫面能優先喚起孩子視覺神經的感知,不識字的缺陷恰恰給予他們無限的詮釋和想象的空間。這樣以孩子為主的閱讀方式,能讓孩子體驗到敘事的成就感。當家長用心傾聽時,就會收獲一個又一個的驚喜———那是孩子的童真和童趣。
4.給孩子朗讀繪本,讓孩子用耳朵感受閱讀之樂。
被人們稱為“日本圖畫書之父”的松居直在《我的圖畫書論》中強調: “圖畫書是通過優美的語言和圖畫表現出來的,這些語言和圖畫只有作為朗讀者自己的感受講給孩子聽,才能被接受。當父母或朗讀者把圖畫書所表現的最好的語言用自己的聲音、自己的感受來講述時,這種快樂、喜悅和美感才會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圖畫書的體驗才會永遠地留在聆聽者的一生當中”。父母要聲情并茂、有感染力地朗讀,讓孩子接觸原汁原味的繪本語言,調動孩子的聽覺、視覺通道去感知語言的簡練規范、敘述風格的有趣。
伴隨著跌宕起伏的情節,或喜或悲,或輕松或緊張,或思考或想象,令他們心神蕩漾,沉醉其中,其樂融融。很多遍的朗讀示范后,某一天,父母會意外地發現孩子會講述這個繪本了,幾乎一字不落地完整地講述下來,還伴有表情語氣語調的變化。
5.帶領孩子品讀繪本,用心靈感悟閱讀之味。
如:《猜猜我有多愛你》。故事以“猜猜我有多愛你”為主線貫穿始終,通過小兔子表達愛的創新的點子,父母引導孩子將大兔子和小兔子的愛進行對比,讓孩子體驗到大兔子的愛更多些,在對愛的具體事物進行對比后,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說出表達愛的其他點子,思考出許多的表達方式。語言所到之處,就是一個孩子的思考所到之處,這種思考不僅促進了孩子語言的發展,更使孩子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更完善———這是成為社會人的根本。
最后家長朋友要記住最重要的一點:親子繪本閱讀的好處不在于給孩子帶來多少優異的成績,而是讓孩子真正愛上讀書,讓孩子真正感受到書的魅力,營造書香濃濃的家庭氛圍,讓孩子體會到家人對自己的愛,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愿更多的家長成為親子閱讀的主導者。
參考文獻
[1]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M].北京: 作家出版社,2011.
[2]( 美) 蒂·泰德羅克,朗達·斯通.正確閱讀[M].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3]《幼教博覽》編輯部.讓孩子成為讀書人,讓家庭充滿書香:關于幼兒早期家庭閱讀[J].幼教博覽,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