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政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學生發展需要,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初中數學素質教育的進程。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社會認知能力比較弱、對未知事物充滿向往,培養其問題意識有助于其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問題意識可以說是思維的動力,同時也是創新精神的基礎,因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具有迫切性,也就要求教學者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計劃,使得學生全面認識數學,最大限度的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問題意識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倘若學生提出的問題缺乏質量甚至是不科學,教學者不要一味的否定,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問,并且糾正其問題錯誤。為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探究與創新的領域中創造條件,基于此本文對如何在初中數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進行深入研究,以此為廣大研究者提供強大理論支撐。
【關鍵詞】初中數學 問題意識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4-0132-02
問題意識主要是指在人在認識某項事物的過程中,在思考之后對其中的實際問題或者是理論問題還存在疑惑,并因此產生一種困惑、探究交織的心理狀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心理狀態會促使學習者努力尋找自身所需要的答案,而這都源于強烈的問題意識,也就是說只有不斷的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才能夠提升自身思維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也是如此,提升學生的質疑能力,既能夠幫助其解決學習困惑,還能夠幫助其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為其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創造條件。
一、在初中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
1.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數學不同于其它學科,其實一門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因此教學者要利用多種方式為學生創設情境,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課堂參與性。使得學生能夠針對某一項事物提出自己的困惑,將其問題意識充分激發出來,同時創設情境的方法有多種,例如:小組合作學習、數學故事、腦筋急轉彎等,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學方式同以往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擺脫了原有思想負擔,為學生營造一種“無處不數學”的氛圍,使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過程中,既鞏固了自身所學知識,各方面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升。
2.開展模型教學和數學建模能力訓練。正是因為數學邏輯性比較強,不定期開展模型教學和數學建模能力訓練能夠更好的服于教學計劃的展開。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并不是在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相反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開始應該從簡單問題入手,教學者也積極參與到其中,這樣就縮短了生生、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學者能夠對學生實際情況有更深層次的了解,能夠及時收集學生所反饋的信息,便于調整教學計劃。例如:在教授《相似三角形》這一章節中,教學者可以根據這個知識點設置相關題目,題目是多種解法甚至于是不成立,這樣能夠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創造條件。
3.鼓勵學生質疑,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質疑就要求教學者在教學過程中掌握方式方法,不能夠像以往的“一站式”教學,應當課堂的主體從教學者轉變為學生,教學者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個符合全體學生發展的教學計劃,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被重視,無形之中也加近了師生距離,為高質量完成教學計劃奠定堅實基礎。例如:學習同類項相關知識時,學生能夠輕松背出其概念,但是并不能夠將其應用到實際解題中,無形之中挫傷了其學習積極性。此時就需要教學者鼓勵學生勇于說出自身疑問,這樣也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對同類項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學者要認真對待學生所提出了每一個問題并認真講解,通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查閱相關資料結合實際情況不難發現,剛開始學生能夠認真的學習數學,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卻發覺自身成績并沒有得到有效提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挫傷了學生學習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學者對其進行有效引導,使得學生能夠擺脫思想束縛。對于中學生來說,要充分抓住其好奇心強這一心理,只有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課堂的新意,才能夠提升對課堂的興趣,以此激發學生的鉆研精神,為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創造條件,并且能夠獨立自主的去解決問題,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養成良好的質疑習慣,并不僅僅將其應用到數學中,還會將其應用到其它學科中,問題意識的作用就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更好的服務于學生發展。
結語: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夠幫助其轉變學習方式,為教學者高質量完成教學計劃創造條件,為學生未來學習更高層次的知識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麗娟.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效率[J]. 成功(教育). 2010(05)
[2]張驥.從初中數學教學中談創新思維的培養[J]. 才智. 2010(16)
[3]李文兵.初中數學教學中反思法的巧用[J]. 才智. 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