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 要】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
【關鍵詞】小學音樂 學習 環境 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084
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而縱觀一些農村小學的音樂教學狀況,不禁令人擔憂。由于學校的專職音樂教師配備不足,以至大部分孩子都沒機會走進理想的音樂殿堂。另外,個別兼職音樂的老師并不重視副科,沒有認真上好音樂課,通常只是播放光碟給學生跟著唱,讓學生自學為主??上攵?,學生在音準、節奏都沒能掌握,更談不上引導學生參與各種音樂實踐活動,去感受到音樂的樂趣了。我想,教師音樂教學水平參差不齊,是造成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的主要因素。
是時候去改變一下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了!我覺得,除了加強音樂教師的基本技能培訓,安排教師專職專教外,還得調整一下現行的綜合評價方案。第一、要調整評價的對象。抽測的班級應該改為六年級和一至五年級其中的一個級。第二、抽測的形式:1至5年級以考查唱歌、一些簡單的樂理知識為主;而6年級則重點考查歌曲的演唱,數量適當增加。只有這樣,學校領導才會高度重視綜合評價,做到層層落實,教師們也會認真地上好每一節音樂課。各個年級抓好了,到了六年級,音樂教師便可以專心地進行全面復習了。至于開卷考查1—11冊的音樂知識這一項,應該考慮免去。一是因為范圍太廣,復習起來太花時間;二是以開卷的形式來考查實在沒什么意義。不少老師讓學生把基礎知識都抄到書本上,也就是說,這樣的開卷考試只能考查學生“抄襲”的能力,而不能考查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真正掌握。總之,無論進行怎樣的綜合評價,都應該以學生為本,不能殘酷地扼殺孩子們對快樂的追求,對美好的向往。請把快樂的童年還給天真爛漫的孩子們吧!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為,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會從下列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一、用現有樂器,努力營造歡快的學習環境
1.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通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并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余可調節情緒,有利于其他課的學習。
二、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F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范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闊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弦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音樂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培養音樂家,還是培養終身熱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人?!痹S老師說的這番話讓我感觸特別深刻。是呀,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我多么希望我的學生都能愛上音樂,懂得享受音樂,我多么希望每天能看到他們在校園里哼著曲子邊走邊笑的身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