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容
【摘要】Steve Soresi2005年設計的SPM口語活動模式旨在通過反復的練習提高口語練習者的語言流利性。本文通過具體的教學案例分析說明,并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對學生進行為期一年的實驗,得出SPM口語活動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流利性。
【關鍵詞】口語流利性 SPM口語活動 初中英語教學
一、 引言
流利性是第二語言習得和外語教學所明確追求的目標之一。初中畢業生英語學業考試口試主要是考查學生的口頭表達的實際效果,兼顧流利性和準確性。目前廣州市的初中畢業生英語口語測試主要采用電腦軟件和計算機網絡進行(也稱為:“人機對話”)。在口語考試的第三部分short talk的評分標準主要側重三個方面:內容(Content)、流利性(Fluency)和準確性(Accuracy)。
二、 理論基礎
Steve Soresi 設計的SPM(Sentence Per Minute)口語活動主要強調通過反復的練習使陳述性知識轉化為程序性知識,從而提高口語的流利性。蔣婷婷(2008)根據第二語言輸出的教學特點通過教學實踐指出SPM活動:“不僅能夠提高練習者英語口語表達的流利性而且可以降低學習者的情感焦慮”。文秋芳(2001)提出“不同時段,不同重點”的觀點,即在英語口語的教學中,應該先易后難:“就語言形式的準確性、流利性和多樣性來說,在口語中流利性先于準確性和多樣性”。
Krashen年提出的語言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告訴我們,在教學中通過向學生輸入大量具有真實意義且又是可理解的語言材料,能促使學生的英語水平由i向i+1移動,利用SPM口語教學模式的課堂上,主要通過反復的練習(repetition)使學生能夠在第二語言產生的流利性方面有所提升。
因此,筆者考慮到初中學生尚處于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英語口語課的目標首先應該側重于流利性方面的提升。借鑒SPM這種提高學生口語流利性的口語教學活動嘗試在初中英語課堂中以話題為中心,探討SPM活動在提高初中學生英語口語流利性方面的可行性。
三、 基本框架
SPM口語活動是以語言輸出為基礎的教學活動。在初中的英語口語活動中采用此練習模式能在最小的時間范圍內幫助最多學生產出最大量的語言輸出。學生通過重復的形式面對不同的聽眾多次改善提高自己的語言,逐步提高口語流利性,同時其口語的準確性和語言的復雜性相應得到改善。
SPM口語活動可結合課前、課堂以及課后進行,本文著重于課堂教學中的口語訓練模式的介紹。課前結合課本語言知識的精講,同時對學生輸入相關主題的文本,進行拓展的泛讀訓練。課堂上,在口語練習前,教師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準備活動,并且明確練習目的及操作方式,以確保口語練習活動的順利開展。
活動分為準備階段和三輪(如果時間不允許,也可以考慮兩輪)的口語練習。學生按照四人小組的形式進行組合,對于人數較為龐大的班級,教師在有限的時間里最大限度地擴大學生練習口語的機會,能有效降低學生口語練習的焦慮感。
準備階段:教師首先幫助學生分為四人小組(分別編號為 A,B,C,D),學生要非常清晰自己的編號,因為四人小組在活動時有:A→B,C→D,B→A,D→C等多種不同的組合形式。
老師展示簡短對話的主題,所有學生先用2分鐘的時間做好講話準備。老師負責計時,SPM活動模式如表1:
在四人小組中,學生之間圍繞同一個話題的簡短說話能夠在大約三分鐘內以變化組合的多種pair work形式重復講話,每一次說話者面對的聽眾都不同,因而對于同主題的說話學生也能聆聽到三次不同的表述。這無疑有效保持了學生之間的新鮮感并且提高了他們練習的效率。聽的同學要有針對性地做好筆記,關注對方語言中的數量及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他們學習在聽力理解的過程中提升記筆記的能力。
在最后步驟中,選擇用第二人稱還是第三人稱轉述,取決于學生的能力水平,對于能力水平較高的學生可用第三人稱的轉述,使簡短說話變得更具挑戰性,學生要關注到人稱的轉換,恰當使用第三人稱的動詞單數形式等,這個考驗能激發他們練習的積極性。
學生練習完以后,老師帶領學生進行三個方面的評價,首先是老師的總體點評,其次是學生自評,最后還可以結合同伴評價來進一步提升口語練習的效率。
四、 教學案例
筆者以一節初一的省級研討課為例,談一談SPM口語操作課的實施。教材為牛津英語廣州版7年級上冊的Module2 Unit4 Seasons:Speaking & Writing。寫前學生通SPM訓練模式為寫作部分作語言鋪墊,通過融合語言輸入為寫作充分熱身。
1.課前。除了課本中的語言輸入外,補充多篇的同主題的多樣化文本的閱讀材料鋪墊,提醒學生關注文章的結構,留意語言的多樣化表達。
2.課堂。
(1)Ask- Answer活動。根據課文:Mandys favorite season,要求學生先閱讀學習文章,了解文章的基本結構。然后通過有關段落主旨大意的Ask- Answer活動,學生了解文章的脈絡包含有:favourite season,weather,festivals and activities以及作者的feeling/opinions等。
(2)Brainstorming的活動。引導學生根據文章的主要脈絡在口語練習前先進行集思廣益列出一些有用的短語和句型,為后面的口語活動做好語言鋪墊。
(3)SPM口語活動模式。學生按照四人一組進行speaking的活動,主題是My Favourite Season,每位同學都圍繞這個主題進行至少三方面的闡述:season、reason以及個人的opinion等。說話者的目標是:至少要說夠6句話。時間設定在1分鐘內。對聽者的要求是在相應的表格上(如表2)記錄對方談及的關鍵信息以及所說句子的總數量(SPM)。
以學生A為例,他第一次簡短說話的內容如表3,整個過程用時約42秒(教師在投影儀放好計時器,所有活動統一計時,學生隨時可以查看時間),共產出63詞,句子數量有9句,其中有兩個介詞的小錯誤。
第二輪的簡短說話練習中,學生在最后一段中間增加了一句:I feel very comfortable to stay in water.同時在最后加了一句總結:So I love summer best.
第三次簡短說話時學生在開始部分增加了: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然后把原第一句修改為Among them,I like summer best.其余部分基本變化不大。經過三輪speaking練習,學生最終產出了12句完整的句子,用時約45秒。語句越來越流暢,內容要點齊全。
(4)評價。SPM口語練習結束后,老師先對學生的總體情況進行點評,表揚積極認真練習的小組,提出改進之處(如有些小組成員有說過多的中文,有個別同學沒有及時記錄信息等等)。然后學生利用“英語口語流利性評價指標”表(表4)先進行自評。根據表5學生明確了標準,在以后的練習中,他們就有比較明確、清晰的方向。
最后,在自評后,學生之間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記錄表,對同伴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評價等。
五、 實驗效果
筆者在教學中通過對初二年級的學生在進行兩個學期的實驗后發現SPM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學生的口語流利性有顯著的意義。學生口語的流利性的衡量采用了三個指標:包括SR(語速)、SPM(每分鐘產出句子數量)以及 R100(平均每一百個音節的修正比率),結果如表5:
學生的語速較之于實驗前有較大的提升,通過社會科學統計軟件(SPSS15.0)相關樣本t檢驗,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上得出的SPM值具有顯著性差異的結論:P=0.000<0.05。因此SPM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產出的句子數量,實驗有顯著效果。學生的R100值從8.24到6.71的下降變化,證明他們每百音節的修正比率在下降,口語表達的流利性及正確性均不斷提高。
六、 結語
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在提倡流利領先的前提下,可以嘗試SPM口語活動的模式進行訓練,這種模式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口語表達的SR和SPM數量也能有效降低R100值,實驗證明它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口語流利性,還能幫助學生提高表達的準確性和提升語言的復雜性。在口語練習中,老師不斷加強巡視,留意學生表述的不足之處,尤其是語言表達不準確的地方,做好記錄,在評價階段可以提醒全體學生關注錯誤率高的一些語言表達,進一步提高學生語言輸出的準確性。要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教師還可以考慮在課后要求學生把課堂上所表達的口語部分在課后用寫作的方式寫下來,如此學生更能關注到語言的準確性以及改善其復雜性。
不管怎樣的練習模式,都離不開老師的指導,在課堂上老師如能引導學生多考慮語言的多樣化的表達,更多豐富內容的拓展等,將更有效幫助學生發展思維,提高他們的綜合語言能力。總之,SPM口語活動能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流利性,值得老師們在教學中一試。
參考文獻:
[1]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 Pergamo.1982.
[2]Soresi,S.SPM:A New Approach to Achieving Fluency.Crazy English Teachers,2005(1):8-12.
[3]蔣婷婷.論SPM活動對L2口語流利性的影響[J].外語教學與研究:考試周刊,2008(4):71-72.
[4]文秋芳.從全國英語專業四級口試看口語教學.英語口語研究與測試[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323-333.
[5]張文忠.國外第二語言口語流利性研究現狀.英語口語研究與測試[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7-35.
*廣州市教育科學2014年“十二·五”規劃研究課題《通過語言輸入發展初中學生英語口語流利性的實證研究》(項目編號:1201470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