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立

摘 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教學模式,在全世界掀起了研究的熱潮,是教育教學領域的一場大革命。本文通過討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分析XML程序設計課程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可行性,設計了較為完整的翻轉課堂教學方案。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溝通合作、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對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XML課程;高等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As a new teaching mode,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has subvert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ed to a worldwide research boom,and even become a revolutio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By discussing the advantages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analyzing the feasibility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utilized in XML programming course,this paper researched and designed a quite complet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program.It proves that using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can improve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analysis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and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teaching.
Keywords:flipped classroom;teaching model;XML course;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1 引言(Introduction)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基于信息技術的新型教學模式,近年來在國內外頗受關注。所謂“翻轉課堂”,就是在信息化環境中,課程教師提供以教學微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教學微視頻等學習資源的觀看和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答疑、協作探究和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1]。比爾·蓋茨稱它“預見了教育的未來”“引領了一場革命”,翻轉課堂帶來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據2012年6月美國教育咨詢公司針對已經采用翻轉課堂的453位教師進行的問卷調查報告顯示,67%的受訪教師表示學生在標準化考試中的成績得到了提高,80%的受訪教師認為學生的學習態度得到了改善[2]。
我國2013年2月26日《中國教育報》以“一個人的網絡教學震動了世界”為題全面評介了美國可汗學院的視頻教學,掀起了全國特別是高等教育領域大規模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活動。
2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The advantages of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2.1 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學生在課外自己學習知識,與傳統的學習過程顛倒了獲取知識的順序。顛覆了傳統教學模式,是典型的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由學生自己統籌安排學習進度、學習時間等,這無疑鍛煉和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2 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實踐能力要求高的高職院校課程教學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特別是計算機類課程,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很多時候需要壓縮講授課時,以增加學生實訓課時,常常知識講不透,學生沒聽懂,教學效果差。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外學習課程材料,自己安排時間、進度,學生根據學習情況邊學習邊練習。所以在課程自學過程中,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就能得到訓練。再經過課堂上進一步的答疑、討論、實踐練習,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3]。
2.3 有利于學生溝通、合作能力的培養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課前學生自我學習階段,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進行學習,難免遇到問題,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搜索或班級群等途徑與同學或朋友交流溝通解決問題,不能解決的問題帶到課堂上提出,在教師的引導下,與小組同學交流、合作解決。在這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溝通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還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性。
2.4 能夠解決因材施教問題
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學習的基礎、學習的風格、接受能力等都存在較大差異,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完全顧及到每一個學生的需求,使一些學生困惑于學習。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學生在課前學習階段可以根據自己的認知習慣、專業基礎,選擇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材料、學習進度、學習時間及學習的快慢程度,自己決策一切,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解決了傳統教學中的一言堂問題,體現了個性化教學,做到了因材施教。
3 XML程序設計課程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分析(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flipped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utilized in XML programming course)
XML程序設計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理論知識的學習是為實踐應用服務的。最終要求學生能夠運用XML程序設計知識,獨立完成一個綜合項目的設計。學生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完成項目設計。在XML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教師常常采用任務模塊式教學方法,以任務訓練為主,理論講解為輔的教學方法。根據上述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論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正適合于這類實踐性課程的教學實施。
我校XML程序設計課程在第三學期開設,學生已學習掌握了信息技術、常用軟件等的應用技術,能夠熟練地使用Windows系統與網絡工具,操作各種多媒體資源。具有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學能力,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開展自主學習,滿足翻轉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
卜彩麗等[4]也通過問卷、數據分析等方法論證了翻轉課堂符合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因此,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應用具有可行性。
4 XML程序設計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型設計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design of XML programming course)
翻轉課堂實現了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顛倒。知識傳授在課前完成,知識內化是通過課堂學習活動完成。張金磊等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中構建出完善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型[5]。結合此模型和XML程序設計課程特點,認為運用XML程序設計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型應分為課前準備、課堂活動和課程考核三個部分。
4.1 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包括學情分析、確定教學內容、制作教學學習材料等內容。
(1)學情分析。教學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在教學設計時必須考慮學生原有知識基礎、認知規律、學習風格等特征。此XML課程是軟件技術專業第三學期開設課程。大二學生已具有了一定專業基礎知識,如數據庫、網頁設計等方面的基礎。將學生按寢室劃分學習小組,即一組不超過4人,以便學生課后互相交流學習。
(2)確定教學內容。根據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方案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原有知識結構,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供學生學習。在開課前根據XML程序設計課程在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定位、要求和學生的接受能力,經過充分論證確定教學內容為七個任務模塊。
(3)制作教學學習材料。教學學習材料可以是視頻材料、PPT、學習指南、練習等。不同學科、不同專業課程各有各的特殊點,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制作學習材料,可以是多項材料的綜合。對于XML程序設計課程,教師收集網上精品課程學習資源、MOOCs、微課資源、出版社網站上的課程資源等,制作教學PPT、課前練習、課堂提問問題、綜合項目等教學學習材料。
4.2 課堂活動
課堂活動包括教學引導答疑、協作學習、分享成果及反饋評價總結等內容。
(1)教師引導、答疑。首先,教師進行提問,學生展示作業,教師講評作業,在這過程中教師根據作業中出現的共性問題進行剖析論證,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強化知識點。然后,根據學生已掌握知識情況布置課堂項目任務。在XML課程教學中,每次課進行課前作業講評,針對學生作業中的共性問題進行講解、演示,與學生討論分析錯誤的原因,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2)協作學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課堂任務,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交流,共同分析項目,分工合作完成項目。教師在這階段可對學習薄弱的學生進行輔導。學生按照教師布置的XML課程任務,在組長的帶領下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務。
(3)分享成果。學生將最終完成的項目或作業或心得提交,向全班同學展示,大家進行討論、交流,實現思想的碰撞升華。在XML課程上,以小組為單位對項目任務的設計思想、分工情況、執行情況等進行演示匯報。教師進行總結評價,提出具有探索意義的問題,激發學生深入探索的欲望,創造性地去鉆研。使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4.3 課程考核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完全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傳統的考核方式完全不適用于翻轉課堂教學效果的檢驗。根據翻轉課堂教學過程和教學目標,以及為了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參與小組協作,按時完成學習任務、樹立學習的信心等,在XML課程運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探索制定出新型的多元化的過程考核評價方案―學生成績考核表,如表1所示。根據各項目在任務中的重要程度,占有不同的比例。
(1)課前作業在課前一周隨學習任務要求和學習材料下發到學習平臺上,學生在完成教師要求的學習任務后完成,并按要求時間交作業。教師在上課之前完成作業的批閱,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存在的問題等,給出課前作業成績,占每個任務成績的40%。
(2)小組作業是在課堂上教師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布置的限時作業。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通過同伴的互助合作交流完成。此部分不僅考查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組織、合作交流能力。占40%。
(3)匯報表現是小組代表將完成的小組作業在全班進行匯報。根據匯報人的表現給出小組匯報成績,也是每個成員的成績。每個成員每個學期至少代表小組完成一次匯報。小組成員要通力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占10%。
(4)上傳成果:根據小組匯報和交流討論,修正項目作業,將優秀成果上傳到學習平臺,共大家學習交流。占10%。
XML課程結束時,每個學生對XML課程各部知識掌握情況一目了然,考核結果更能夠客觀反映出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能夠達到檢驗翻轉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5 結論(Conclusion)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XML程序設計課程中的應用研究,證明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提高課程教學效果,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與人溝通、合作能力的提高,是一種具有廣泛推廣價值的教育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李志河.高職院校3DMax課程中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4(4):33-39.
[2] 孫華.大學生思政課翻轉課堂教學改革探索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14(6):96-100.
[3] 張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的優勢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4(7):234.
[4] 卜彩麗,馬穎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我國高等院校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軟件導刊,2013(7):9-11.
[5] 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作者簡介:
關 立(1967-),女,碩士,副教授.研究領域:軟件開發,高等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