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雷
摘 要: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現代化管理中的重點內容,其管理方法對企業未來發展具有重要影響?,F階段,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已經得到多數企業管理人員的認識,并將其應用在管理中,收到良好效果。文章由現階段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國有企業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思路,對國有企業建立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國有企業 人力資源管理 存在問題 管理思路 體系建立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4-239-02
國有企業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對經濟發展具有一定影響。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國有企業的發展環境發生改變,企業為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就必須要根據發展環境進行管理方向的改變,人力資源管理就是其中的重點。據清華大學課題研究小組調查顯示,約有63.8%的國有企業存在人力資源危機,但認識到危機的企業僅為總數的19.7%。由此可見,加強對人力資源管理的討論具有實際意義。
一、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管理機制缺失、管理方法落后等多方面問題,本文通過相關統計資料,指出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缺失。管理機制缺失主要體現在內部流動機制缺位、員工培訓流程不規范等方面。其中,內部流動機制缺位主要是指人員內部流動管理不明確,不同業務部門之間的人員配比長期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導致各部門之間的人力資源綜合性管理存在一定空白。對企業而言,允許員工在企業內部進行流動,不但能夠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良好的競爭機制,也能保持員工工作積極性,將企業所提供的服務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但部分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一定誤區,導致人員流動的隨意性較大,引發嚴重人力資源浪費現象。
在開展人員培訓過程中,部分國有企業的員工培訓缺乏強制性,且培訓方式相對單一,缺乏必要的實訓鍛煉,員工再教育的水平較低。員工再教育是提高員工綜合素質的重要方式,但目前部分國有企業在開展員工再教育時,部分員工對再教育不重視,未認識到再教育對其的積極影響,進而出現一種抵觸、不情愿的情緒。
2.人力資源管理理念落后?,F階段,企業管理人員均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發展的積極意義,并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從應用效果來看,人力資源改革的效果并不盡如人意,主要原因是企業領導的思維受到傳統管理思想的影響,按照既定的思維模式更新管理方法,導致人力資源管理內容沒有實質性提高。少部分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雷聲大、雨點小”,單方面宣傳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卻未推出相應的管理措施,也是人力資源管理理念落后的一種表現。
二、轉變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思路分析
在國有企業改革的大背景下,不同管理思想都會對企業管理流程產生影響。對國有企業而言,在管理之前必須要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在本企業的基本需求,再結合企業開發建設中的重要意義,將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一個單獨的模塊,在綜合分析影響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要素時,必須要轉變人力資源管理思路,進一步優化相關管理方法。
1.在戰略定位上給予人力資源管理支撐。對國有企業而言,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在新形勢下,不但要將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一項系統性的企業管理工程,還要將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未來發展戰略聯系在一起,以戰略性思想考慮管理的相關問題。
戰略思想體現了企業發展的多方面要求,是企業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所要完成的目標,對企業發展起積極的指導作用。通過在戰略定位上給予人力資源管理支持,能夠從整體戰略角度判斷相關管理方法的科學性,為開展下一階段的人力資源管理奠定基礎。
2.在思想上肯定人力資源管理作用。目前,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是基于各部門之間員工發展的管理內容。一般情況下當員工進入某一部門時,其職業生涯規劃就會與這個部門產生密切的聯系。此時,若以全局的角度思考某一特定的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很容易出現管理資源浪費的現象。對于相關管理人員而言,可進一步完善“人才池”的概念,通過“人才池”,開展全方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而言,要建立企業內部人員為服務對象的人力資源市場,通過完善內部崗位競聘機制,激活企業崗位競爭活力,為高質量人才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應借助信息技術,建立以人力資源管理為主體的內部信息系統,匯集全企業工作人員的相關信息,并將員工專業技能信息發放的系統平臺上。此時,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可根據企業相關需要,對各類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優化分配。
3.在內容上明確人力資源管理方法。從國有企業管理方法來看,其管理方案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即針對相關管理風險因素進行實時控制與預判控制,這就導致相關管理存在滯后性。因此,必須要在內容上明確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要求,以員工結構(包括技能等級、年齡分布、業務處理等)為切入點,對其崗位分配、薪資管理等進行確定,最終建立與企業戰略發展規劃相一致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案。
三、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建設分析
1.營造良好管理環境,為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奠定基礎。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必須要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發展戰略之間的關系,并結合本企業的基本服務內容、發展戰略、階段性任務目標等,為人力資源管理流程提供支撐與保證,以此制定人力資源管理規劃。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各項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制定人力資源管理規劃能夠為國有企業發展提供基本發展思想,避免相關管理措施出現盲目性,要樹立新觀念,以創新思想審視人力資源管理問題。
在管理過程中,要重視避免管理實際與既定方案不協調的現象。對相關管理人員而言,國有企業既定的方案基本體現了企業一段時間內基本工作目標,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監管、投融資等,若人力資源管理與既定方案不協調,就容易導致在某些崗位上出現人員缺失或人員聚集的情況,導致某一項功能的缺失,最終影響企業目標的實現。當管理人員發現兩者不協調時,應由人員配置入手,判斷不同崗位將的人員規劃是否合理,是否出現其他風險因素,在綜合考慮多種影響因素的背景下,通過綜合控制,合理分配不同服務崗位的人員配比,實現多角度的人力資源管理控制。
通過營造良好的管理環境,能夠保證相關人力資源管理辦法與企業發展相適應。
2.完善管理工作機制,實現多角度的人力資源管理。在管理中,首先要完善員工培訓制度。員工是企業發展的根本,為保證員工綜合素質能滿足企業發展的相關需求,就需要建立一支專業性強、綜合素質高的隊伍。在各部門的教育培訓階段,應該充分利用國家的相關規定,結合本企業要求優化教學方法,其教育環節應包括以下幾方面特點:(1)教育必須具有強制性,所有員工都應在規定時間內積極參加再教育。企業再教育工作中可適當引入激勵機制,通過員工素質大比拼等活動,檢測學習成果,對表現優異的員工進行物質獎勵。(2)教育內容必須要結合理論與實踐相聯系的原則,在開展理論教學的同時,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需要開展相應教育培訓,并結合實際需要,明確各批次學習的重點,保證員工的理論知識與操作能力實現同步提高。
其次,要完善薪酬機制,為員工競爭提供一個公平開放的環境,鼓勵員工積極工作,激發員工的創造力,發掘員工的潛能,薪酬機制必須透明,堅持結果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根據員工表現與工作能力發放薪資。我國部分國有企業推行了崗位績效薪酬制度,在滿足員工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時,在激勵機制中加入其它薪資成分,將員工薪資變“活”,并將員工的生產責任、義務與其薪酬聯系在一起,保證員工在產品生產數量、質量、消耗、安全等方面盡職盡責。
最后,發揮企業文化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積極作用。企業文化一直是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推動人力資源管理方式更新的責任。因此,必須要積極發揮企業文化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應建立平等和諧、團隊協作的氛圍,進一步推廣“參與思想”,邀請員工參與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并對優化人力資源方法提供建議。通過這種方法,能夠讓員工認識到自己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員工的企業歸屬感。同時,企業文化的內容要體現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要求。人力資源管理的實質就是對企業的所有人的要素進行整合,并結合具體的工作內容,進一步優化管理流程。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在目的上具有相似性,人力資源管理要以企業文化為依托,企業文化要與人力資源管理相契合。
參考文獻:
[1] 李進軍.淺議轉型期國企人力資源管理創新思路[J].東方企業文化(人力管理),2013(23):143-144
[2] 王大威,劉恒.變革期的國企人力資源管理策略[J].德勤,2014,19(17):40-41
[3] 葉國斌.淺談國企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江蘇科技信息(人力資源),2011(12):35-38
[4] 解新艷.國資國企改革背景下國企人力資源管理變革[J].現代經濟信息(經濟管理),2014,23(04):148-150
[5] 奚曉華.基于人性質態的國企人力資源管理探討[J].中國城市化(調查研究),2014(08):39-42
[6] 王淑晶.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術交流,2013(10):111-113
[7] 任兆欣.國有企業建立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探討[J].科技情報開展與經濟,2013(19):177-181.
(作者單位:溫州港城發展有限公司 浙江溫州 325000)
(責編: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