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仙
作為職高的班主任,經歷了酸甜苦辣,痛定思痛,才摸索出一定的經驗。眾所周知,現在的職高生優生少后進生多,問題學生特別多,危險學生有幾個,他們經常違反校紀班規。中職教育有它的特殊性,大部分學生進入高三就會參加教學實習,然后就業;小部分學生繼續學業,三年后參加全國性高考。根據這些情況,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各個時段的工作重點:在高一年級,抓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強調上課坐端、站立端正、走路不搖擺等一些基本規矩,注重學生的學習態度、生活習慣等,采取緊抓后頭促進前面的戰略戰術;在高二年級,著重培養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會他們怎樣學習、怎樣生活等;到高三年級,盡力抓培養優生轉化后進生的工作,用真情感化問題學生,嚴禁班上出現危險學生,讓每個留下參加高考的學生都能圓大學夢。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最崇尚的教育理念。教育學生,要重視“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應,班主任工作應該從喚醒、感化、轉化等方面展開:
一、師愛是架構師生情感的橋梁
教育學生要先說情再育人,師道尊嚴必須在學生的心目中建立。學生一進入這個集體,就要想辦法和他們建立良好的關系,讓他們真正感覺到老師的真誠和愛。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為他們好,老師教育他們是因為在乎他們,關心他們,不聽話就行不通,老師是他們成長的引路人,聽老師的話只有好處,學生在老師面前踩左踩右那是有害無益的。做事要講求良心,尊重他人是做人的美德,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自然地接受老師的觀點。對于有缺點和錯誤的學生,不能一味地訓斥和挖苦,傷害他們的自尊心,而應該在情與理方面多做疏導工作。即便老師有時火氣很大,也要想辦法壓住,不與危險學生發生正面沖突,以免自己沒有退路,工作無法繼續下去。老師只有和學生建立一定的師生友情,給學生以寬容、尊重和理解,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分析問題,與他們真誠交流,把學生當做真正的朋友,學生才會聽老師話的。學生在學校一般最怕班主任老師,特別畏懼請家長。如果這兩樣都無所謂了,學生就會變得十分危險,一旦老師無法管理了,那么遲早要出大事。因此,老師要用真誠的師愛去喚醒問題學生,這樣他們才可能按老師的想法去學習和生活。“心誠則靈”,只要老師心中時常裝著學生,不厭其煩地打動學生,再彎的小樹也能扶成材。
二、師愛是召喚學生心靈的春風
賞識教育,已不是什么新鮮事情,在教育過程中已經廣泛應用。老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只要發現學生的一丁點進步,就要加以肯定并表揚。這樣時常肯定學生,就會消除學生的恐懼感,把師生之間的心理差距拉近,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真正看到自己的長處,找到自信,喚醒學生對生命的關愛,使他們看到生活的美好,讓學生找到學習過程中的快樂感覺。要想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師愛的美好,還需要老師做大量的工作。對學生來說,老師愈信任他,他學習就會愈勤奮,自信心就會愈強,就能產生十分強大的學習熱情。在班上,老師要把每個學生都看成自己的朋友,和他們建立師生情誼,不鄙視他們。面對后進生,不管是在上課還是在下課時,要時常給他們一些心理暗示,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喜歡他們,肯定他們有能力,只要努力學習就有希望。事實正是這樣,如果能夠建立良好的師生友情,相互信任,相互幫助,處處落實,老師真正起到了表率作用,學生自然就會跟著老師的指揮棒轉。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得好:“老師個人的榜樣,乃是青年心靈開花結果的陽光”。因此,真誠的師愛是可以感化學生的,像春風一樣,溫暖著學生的心田。
三、師愛是轉化學生的甘露
老師要喜歡與學生待在一起,要時常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只要今天多管一點明天就可以少管一點,制定行之有效的班級公約,對學生的成長很有好處。可以根據班上的實際情況,先由班上的每一位學生從學習、紀律、衛生、藝體等幾個方面起草公約,然后各學習小組討論形成討論稿,最后由班委干部和老師一起討論形成正式的班規。老師通過以身作則、躬親示范,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教育,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老師的人格和魅力,讓學生切實受到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