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秋芳
摘 要:數學知識包含了很多的公式、公理和法則以及繁瑣的計算,對于學生而言是枯燥的、無味的,學生逐漸失去了對數學的愛好和興趣。教師往往為了提高數學成績,強迫學生集中注意力,甚至威逼利誘,導致學生被動地學習數學,根本無興趣可言。著重從教師個人角度四個方面闡述了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興趣;魅力;語言;演示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關于“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似乎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有很多文章對此作了討論和研究,提出了很多的方法,我通過自身的教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教師,我們不要總從學生身上找原因,認為學生調皮淘氣、紀律差、不會學習。其實,我們應該多從自身找原因。因為一個好的老師往往會成為學生愛學習的重要因素。對于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可以從自身做好以下幾個方面,這樣會更容易做到,或許教學效果會更顯著一點。
一、塑造個人魅力
初中時代是學生追星的年代,每個學生心中都會有自己的偶像。教師可以塑造自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諸如人格魅力、學識魅力、儀表魅力、交際魅力等。“親其師,信其道,學其理。”學生最愿意接近的就是那些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師,教師應謙虛坦誠,仁慈和善,有擔當。“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具備淵博的知識,在學問上能讓學生信服;另外,教師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講究外在美、風度美的教師會受到學生的喜愛,學生也更容易接受其教授的知識。
二、多彩的課堂語言
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課堂教學同樣是一門語言藝術。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語言,加強教學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和幽默性,不但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還可以充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風趣幽默的語言可以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輕松愉快的語言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理解和思考;溫和含蓄的語言可以感染學生,幫助學生克服不足;富有哲理性的語言可以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平時的積累和發掘,使課堂教學語言力爭做到深入淺出、幽默風趣、雅俗共賞。比如,教師可以講一些跟數學有關的小故事,引用網絡流行用語,聯系時事新聞等,這樣不但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引人入勝,而且能夠增強教學的藝術性和欣賞性,更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數學思維,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精心設計板書
板書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要點和結構,是課堂教學內容的一個“腳手架”。實驗證明,視覺信息相對聽覺信息來說容易被人們接受和理解,留下的印象也較為深刻。據了解,教師一節課一般會講20~30分鐘,如果說話每分鐘按200個字計算的話,教師一節課會說4000~6000個字,對于反應較慢、不善于及時歸納、上課容易開小差的學生往往很難從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更無從獲得知識的難點和重點,這樣將不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對知識的理解把握,而好的板書設計能直觀地展示知識內容的脈絡、清晰地表達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將知識內容條理化、系統化,引發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注意,學生一看黑板便對本節課的重點、難點一目了然。因此圖文并茂、條理系統的板書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對學生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提高有直接的影響,對開發學生身心潛能發展各種能力也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教學板書藝術對學生學習效率和質量的影響是直接的。所以,教師不管以什么樣的形式將枯燥的數學知識展現在黑板上,一定要做到趣味、美觀、清晰、直觀,既要涵蓋本節課的知識,又要體現板書的設計美。所以要在板書設計上多下工夫,讓每一次的板書展示成為展示數學知識的藝術品。
四、富于情趣的演示
數學所研究的對象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正處于一個發展階段。因此,抽象有時會成為學生學習的障礙。在某些情況下,僅憑教師的口頭講解,似乎難以徹底解決問題。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征,采用做“演示實驗”的方法,化抽象為具體,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感性認識,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學知識點,起到化難為易的作用,最終達到教學目標,使課堂變得輕松活潑,如:在教學“有理數加法法則”的推導中,可以請一位同學上臺扮演蝸牛,讓其根據內容演示蝸牛的運動狀態得出結論,學生在笑聲中輕松地獲取了知識,體驗了數學的樂趣。
教師自身可以通過以上幾方面的提高讓枯燥的數學知識被學生容易接受,不必刻意地要求學生。以上的一點或幾點會自然地吸引學生,成為學生學習數學公式、公理和法則的動力。而教師只需要適當地改變一下自己,就會成為學生喜歡的數學老師。
參考文獻:
[1]郭韶.尋找最好的教師:淺談如何提高初中生提高數學的興趣[J].江西教育,2012(21):40.
[2]岑國宇.淺談如何培養初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2013(3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