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旺
與時俱進的創新能力對數學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精的要求,也對傳統教學模式提出了嚴峻挑戰。與時俱進型教師在工作中應遵循的原則是:尊重學生與眾不同的個性,尊重學生與眾不同的觀點,向學生證明他們的觀點是有價值的;評價與前因后果聯系起來,對能夠發揮自身創造力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和表揚,努力建立有助于維護學生自尊心的人際關系,善于引導學生探究各種事物的真諦;善于創造令人心情舒暢和感到愉快的學習環境,善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一、具備與人溝通的能力
建立數學教師和學生相互溝通的合作伙伴關系,教師應放棄師長的尊嚴,與學生處在平等的地位上,營造民主、寬松、崇尚知識和追求真理的氣氛,做好學生情感上的引路人。在他們遇到困難、受到挫折時,能充分尊重他們,以誠相待,幫助他們克服困難、解決矛盾、消除挫折。在他們取得成績時,教師應投去贊賞的目光,傾注愛心,促使他們增強成就感。當看到他們因考試成績不好而傷心哭泣時,教師可用安慰的語言,喚醒他們重整旗鼓、不灰心喪氣、堅持到底就是勝利的信念。因此,教師情感上一句暖人的話語,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細小的舉動,會使學生從懶惰變為勤奮,從軟弱變為堅強,從消沉變為進取,最終走向成功。
數學教師在情感上與學生平等交流的同時,還應以愉快、友好和鼓勵的態度對待學生,堅持對待學生要“熱心”,照顧學生要“細心”,幫助學生要“誠心”,因材施教要有“恒心”,隨時把握與學生溝通的最佳時機。如,學生的學習成績有較大起伏、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有顯著變化、學生的身體有病、學生的父母外出、學生家中有較大事件(建房、喬遷、親人病故、父母離異等),用教師的寬闊胸懷、民主作風、熱情開朗、耐心細致、沉著冷靜、真誠坦率的人格魅力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贏得學生的信任,促使學生形成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良好品質,使他們受到感染、教育和熏陶。
二、具備心理健康能力
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能動的反映,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健康完善人格的表現。新時期數學教師應具備的心理健康能力是:意志堅強,做事做人要有明確目標,果斷堅定,沉著自制,持之以恒,不優柔寡斷,不拖泥帶水;情緒穩定,愉快平靜,胸懷豁達,合理宣泄,適應環境,積極主動,不暴風驟雨,不一時沖動;性格開朗,熱情活潑,富于創新,思維活躍,樂觀向上,個性張揚,朝氣蓬勃,勇于競爭;對待學生和藹可親,尊重理解,善良友愛,信任真誠,寬容愛護,激勵引導,不諷刺挖苦,不誤解打擊;興趣廣泛,陶冶情操,傳授知識語言生動,幽默有趣,嚴而有度,說服力強,不德才分離、言行相悖、大節謹慎而小節不拘,聰明過人而舉止輕浮;對待生活態度樂觀,充滿信心,昂揚振奮,富有激情,習慣良好,過得充實,身體健康;對待家長親密合作,聯系溝通,寬容諒解,談吐文明,特別是當雙方看法有分歧時,應以理服人,循循善誘,求同存異;處理突發問題實事求是,公開公正,公平合理,以事實為依據,以紀律為準繩,解決問題冷靜有度,沉穩有方;對待教學成績正確評價,總結成功方法和經驗,謙虛謹慎,不夸夸其談,不驕傲自滿,努力塑造師德高尚、業務精湛、一專多能、為人師表的名師形象。
三、具備開拓創新能力
開拓創新能力是以智慧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質,包括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創造性人格等要素。其中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是驅動力,創新能力是核心,創新性人格是成功的保證。因此,數學教師的開拓創新能力不僅表現在教學課堂中有強烈的創造動機,能夠從因果關系上質疑教材內容,激發求根的創新意識;從邏輯推理上質疑教材內容,激發求真的創新意識;從類比聯想中質疑教材內容,激發求同的創新意識。能夠從多角度考慮問題,用一題多解的方法解決問題,使學生通過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與人合作交流和創新等過程,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步形成觀察、實踐、分析、歸納、概括和發散思維的能力,而且還表現在教師指導學生的過程中,能夠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大膽思維和不斷嘗試,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技能去探索新問題和新情境,學會從不同角度去分析研究事物,提出解決問題的新辦法,為自己提供思考問題的空間和展示才華的舞臺,使自身的動手制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探求真理的潛能得到充分顯現與發揮,個性得到自由的發展,綜合價值觀和學習觀、思維和生活方式、知識和能力、體魄和心理素質得到提高。
四、具備學法指導能力
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開發智力,培養計算能力、識圖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主渠道,也是教師凝心聚力打造高效課堂、生命課堂、優質課堂、精品課堂、魅力課堂的主陣地。因此,新時期的數學教師應采用“閱讀感悟—自學檢測—合作交流—展示點撥—分層訓練—拓展延伸”的課堂新模式進行教學。突出學生以學為主、以學促教、以教定法,組建學習小組,開展學法指導,使學生學習重點知識抓合作鞏固完成,難點知識抓合作攻關完成,生成點知識抓合作催生完成,易錯點知識抓合作辨析完成,易忘點知識抓合作記憶完成。通過組內合作,組外競爭,實現“兵教兵”“兵強兵”的目的,使學生力求理解法則要準確,做題格式要規范,計算結果要正確,算出答案要檢驗,努力過好語言關、圖形關、符號關、推理關,精選的課中訓練題應具有典型性、示范性、指導性、有效性、針對性,能起到訓練時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夯實基礎、提高能力的作用,努力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郭亞靜.中學數學教師教學能力之我見[J].學周刊:C,2010(11).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