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義
【摘要】課堂氛圍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公共情緒狀態,它是課堂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因素。本文著力從兩個方面探究如何營造民主、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 語文教學 課堂氛圍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064-01
良好的課堂氛圍是指師生心理相容、感情融洽和諧、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創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是激發學習興趣、煥發課堂活力的前提條件,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那么如何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優化教學效果呢?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作了以下兩方面探究:
一、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努力創設民主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勇于參與課堂教學,是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課改的一項重要任務。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確指出:“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在語文教學中,師生應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賴、合作,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之間才能形成互動、交流的對話平臺,學生才能輕松愉快地發揮想象力,創造力。
和諧的師生關系不是靠鐵的紀律和揮動的教鞭“打”出來的,它依賴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依賴于教師角色的轉變,依賴于民主平等師生關系的建立。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權利,努力創設民主氣氛,實現民主對話、交流,呈現一種協商式的良好師生關系。
首先,教師要樹立學生觀,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學生,以淵博的知識激發學生,以飽滿激情感染學生,以精湛的教學藝術吸引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重塑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崇高形象。
其次,教師要放下唯師是從的尊嚴,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多給學生展開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多給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和自由。學生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盡情地表達,往往能產生一種寬松、愉悅的心理體驗,學習興趣高漲,從而誘發潛在的創造力。
二、注重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激發學生興趣,營造積極主動、輕松的課堂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直接動力。在語文教學中,只有全方位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營造出積極、主動學習的課堂氛圍,才能實現學生自主探究、參與合作等學習方式的改變。
(一)多贊賞,激發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要合理實施“賞識教育”,即教師對學生給予信任和鼓勵,善于捕捉和誘發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盡可能為他們創設表現的機會,對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取得的點滴進步及時進行表揚。
在教學過程中,多贊揚欣賞學生,他們在學習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通過贊賞融洽了師生關系,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創造熱情,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能力養成起著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
(二)平等評價,激發學習興趣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具有最高裁定權,忽視了學生自評與互評,實質上也漠視了學生主體能動性的一種表現,當學生的自覺意識得到高度強化,內在的進取熱情已得到激發,教師就可以把學生的自評與互評權交還給他們,激發其活躍的主體意識,感受班集體內平等、和諧、信賴的自由氛圍。因此,要使評價發揮應有的教育作用,引起學生良好反響,應把評價權交給學生,使其主宰自己。例如:在進行“聽寫、默寫”檢查或“寫作能力”考核時,可讓學生間互相批改打分,教師只是在學生評價后,有目的抽查幾本,了解情況;在日常測驗時,教師甚至可采用“免監考”方式。教師的充分信任,必然會得到學生的回報。這種民主的評價方式更會增進師生間的信任感,并能夠使學生在輕松環境下充分地展現自己,發揮出應有水平。
(三)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已成為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在輔助教學的活動中,通過圖像、聲音、動畫、游戲等形式,給學生直觀形象、生動新鮮的視聽感受,對具有強烈好奇心的學生來說,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變得靈活多樣,徹底改變了過去單凋死板的教學方式;讓多媒體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有機結合,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促進師生有效的互動活動,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而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持久,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顯得尤為重要。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每一位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錢霞.注意各個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09,(05)
[2]顏移秧.職專思想政治課新課導入淺析[J].新課程(教育學術),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