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
[摘要]新一輪課改的列車已經開動,無論你在不在列車上,“輕負高質”、“先學后教” “讀懂學科、讀懂學生、讀懂教學”等理念和教學手段像春風一樣影響著我們的教學。作為農村初中歷史和社會教師,要結合目前中考和農村的實際,結合運用新理念進行教學的實際,借鑒取得成功的學校和教師的經驗,對照自己幾年教學中的探索,總結歸納學生在“先學”中出現的困難以及解決之道。
[關鍵詞]
農村中學先學困難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090067
農村中學在實踐新課程理念中,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學為本、做好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難題。學生“先學”難以很好地完成,主要有以下困難。
困難一:學生的“心”不接受
(1)學生的心理不健康
家庭教育對個人的一生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農村中學生的家長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有一部分是文盲,生活習慣不好,沒有做好言傳身教。存在對孩子的人格缺乏尊重,對孩子的行為武斷干涉,對孩子的興趣無理壓制,對孩子的質疑強烈鎮壓,對孩子寵溺等問題。農村中大部分學生家長不在家,在外忙于生計,對子女用金錢進行寵愛、補償。同時把子女托付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一輩,而這一輩人對孩子更多的是溺愛。甚至部分學生來自單親家庭,從小缺乏父愛或母愛,教師對他們自信心的打擊以及社會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影響,使他們心理上存在缺陷。這諸多方面造成許多心理有畸形、有陰暗面、行為特立獨行、上課不配合、不愿讀書的學生每天在學校煎熬著,煎熬著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2)農村中學生由于基礎知識很差,學習態度不積極,學習能力不強
農村中很多父母由于自己這一代失去太多,特別是學習上,所以他們往往把自己沒有做到或失去的都寄托在子女身上。于是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就讓孩子擇校
們談心并逐個分析他們成績差的原因,耐心講解,教他們方法。在班級匯總時多給他們鼓勵,讓他們自信起來,堅信只要認真聽教師講,認真去做了就會有進步。果然,在那年的期末測評中,這幾個學生的成績都躍上了及格線。更欣喜是我所教的科目優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等都排在年級首位。
在學困生中有一部分學生的父母長期在廣東、深圳、浙江等地打工。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班主任在工作中就擔當起既為人師又為人父母的責任,要以父母的身份要求學生。為了更及時匯報留守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情況,每學期開學初,班主任就應該及時掌握學生家長打工的單位和聯系方式。平時要多對學困生進行思想疏導,加強對他們進行理想教育,談談父母在外的艱辛,談談父母對他們的期望等。讓學困生學會懂得愛父母、愛身邊的人,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從而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寬容、信任學困生,讓學困生在學習中享受快樂
學困生因缺乏家庭的溫暖以及長期飽受自卑感的沖擊而變得沉默寡言,態度消極,畏懼心理增強。為改變這一現狀,我們要用寬容的心接納學困生,尊重、信任每一位學困生。在實際的教學中,要精心設置一些難度適中、學困生能夠回答的問題進行教學,多關注學困生所在的區域,哪怕只是一個眼神、一句鼓舞的話。要給他們回答問題的鍛煉機會,讓學困生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如教學人教版八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時,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入手,可設計播放影視片段“周恩來參加萬隆會議”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提出學生不難解決的問題:“看視頻,注意聽——周恩來總理提出了什么樣的方針?”讓學生全神關注視頻的內容,進而完成本節的教學目標:①掌握了有關萬隆會議的基礎知識。②領悟到新中國外交事業的思想核心。③再現新中國的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的外交風采……這樣學困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就更高漲,從中也能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總之,有教育存在,就有優秀生和學困生,他們只是相對而言的,因此,學困生及學困生的轉化是教師要面對的問題。學困生轉化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把握原因是前提,關心愛護是基礎,全程管理是保證。
[參考文獻]
[1]李洪元,陸士杰,龔維珍.后進生的心理特點與教育[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
[2]陳家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與操作[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3]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素質教育——新世紀的教育使命[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
[4]王呈祥.奠基中國——教師的愛與責任[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5]孫宏安.教師人文素養的新修煉[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6]吳文菊.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解讀[M]. 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7]馬麗娟.有效教學 和諧課堂——初中歷史[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
[8]龔孝華.新課程評價[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絲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