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磊 陳楠
摘 要:新課改以來,高中歷史教學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仍然存在三維目標落實不夠到位、教材利用不夠靈活以及教學模式缺乏創新等方面的問題。因此,應采取有力措施,重點解決以上問題,落實好三維教學目標,靈活利用好教材,積極創新教學模式,以期將新課改的精神真正落到實處。
關鍵詞:教學目標;教學效果;教學模式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高中歷史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無論是在教學理念方面,還是在教學實踐方面,新課改的精神都在逐漸深入人心。正是得益于此,新課改才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由于各種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新課改的許多措施還沒有落到實處,以致當今的高中歷史教學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三維教學目標沒有得到全面落實,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改制訂了歷史教學的三維目標,分別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面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但是,由于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加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標準較為模糊,難以進行定量考核。導致許多教師仍然秉持唯成績論,只盯住學生的分數,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做得不夠,致使三維目標并沒有得到全面的落實,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對教材的利用不盡合理,影響了教學效果
新課改以來,高中歷史教材打破了既往的通史體系,分為政治、經濟、文化三大模塊。與此同時,新教材還引入了許多新概念、新材料和新觀點。這種全新的教材體系,體現了新課改的教材觀,有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
與此同時,全新的教材體系,也對一線教學工作構成了一定的挑戰。因為既有的教材體系被打破后,高中歷史的知識體系也要進行重新構建。這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對教材進行重新的整合。然而,許多教師卻忽略了這一點。在教學中,仍按照老辦法,將教材奉為圭臬,使之成為教學的唯一依據和出發點。在新課改之前,這種做法問題還不大。但在新課改之后,就帶來了嚴重的問題。由于新的教材體系缺乏整合,許多學生的知識體系出現了嚴重的混亂,而且長期得不到解決。以致許多學生覺得歷史太散碎,很難學,從而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模式創新不夠
教學模式的改革是新課改的重要內容之一。自新課改推行以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和模式被引入課堂,學生的主體地位日益受到重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有很大的影響。許多教師仍然習慣于傳統的講授模式,在課堂上一講到底,與學生之間沒有任何互動,根本不給學生表現的機會。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使課堂的主體仍被教師所占據,而學生的主體作用并沒有真正體現出來,從而影響學生能力的提高。
以上問題的存在,已經嚴重制約了高中歷史教學的改進,也成為新課改繼續深入的重大障礙。唯有解決以上問題,才能切實推進新課程改革,提升高中歷史教學效果。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認為應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1.打破思維定式,采取有力措施,全面落實三維教學目標
廣大高中歷史教師一定要深入領會新課改的精神,擺脫固有的思維定式,尤其是要擺脫唯成績論的影響,真正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傳授給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同時,也要使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素養獲得同步提高。而在學校的領導層面,要制訂相應的量化標準,增強三維目標的可操作性,避免三維目標的要求流于形式。
2.靈活使用歷史教材
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對教材進行各種形式和不同層次的整合,使之形成完整而又清晰的知識體系,以便學生的理解和接受。如有必要,可以對教材進行大膽取舍,對于不足之處予以補充,對于不合理的地方予以刪除。唯有如此,才能讓教材充分地為歷史教學服務。
3.創新教學模式
搞好教學模式的創新,一是要靠廣大教師的主觀努力。二是要靠領導層面的強力推動,建立起相應的制度和考核機制,只有具備了制度層面的支撐,教學模式的創新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總之,新課程改革是一個長期而又復雜的過程,期間出現一些問題是難免的。對于這些問題,我們一定要有一個全面而客觀的認識,然后采取措施,積極解決問題,將新課程改革推向前進。
參考文獻:
[1]張馨月.錦州市區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D].渤海大學,2014.
[2]唐岸映.新課改條件下高中歷史教學方法的創新[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9)
[3]辛志強.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歷史教學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6).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