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鑫
【摘 ? ?要】科學的教學不僅指較高的教學效率,還強調教師的教學符合學生學習的現實情況以及學生身心發展的各條規律。本篇文章嘗試從教師設置科學的教學目標以及學生制定科學的學習目標兩個方面的內容,試論高中歷史教師如何實現和保持教學的科學性。
【關鍵詞】高中歷史 ?科學教學 ?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3.017
一味追趕進度的教學,不但不能夠幫助學生們深刻記憶和理解歷史知識,而且從根本上也不適應學生習得知識的規律的、是不科學的。只強調學生成績提升的教學也是不科學的,因為它始終走不出應試的桎梏,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增強和綜合素養的提升。那么,什么樣的教學才是科學的呢?或者怎樣教學才能保證科學性呢?本篇文章即從教師設置科學的教學目標以及學生制定科學的學習目標兩個方面的內容,試論相關的問題。
一、科學教學之設置科學的目標
要確保高中歷史課堂的科學性,首先需要設定科學的目標,不僅僅是學生們需要制定科學的學習目標,就是教師本人,也應當堅持反思自己的教學目標是否科學、是否合理。
(一)教師設置科學的教學目標
1.教師的教學目標原本就是完整意義上的教育目的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對教育事業的全局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作用。
2.教師直接與學生接觸。實踐證明,教師教學目標的科學性是學生學習目標科學性的重要相關因素。不同的歷史教師面對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教學實際條件下,有不同的教學目標非常正常。但是,不論教師的教學目標具體是什么,要想真正保證目標的科學性,就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方面的條件。
(1)教師的教學目標需要具有時效性。在傳統的教學中,高中歷史教師習慣在開學或者是學期之初制定一個教學的計劃和目標,然后在整個學期的教學過程中都圍繞著整個既定的目標開展教學。其實,預期的教學與實際的教學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隨著教學的不斷推進,教師完全有必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部分改變或者進一步完善已經制定的教學目標。比如:在學期之初,教師制定的目標是講完整本教材的前提下,提升學生的歷史問題分析能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大力配合和整個班級良好的學習秩序,教師超前完成了這個目標。這時,教師就可以設置新的教學目標,以確保教師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偠灾怀刹蛔兊慕虒W目標通常具有滯后性的弊端。因此,教師關注教學目標的實效性是有深刻的現實意義的。
(2)教師的教學目標必須具有可行性。古語有云:“志當存高遠?!泵恳粋€人在通往成功的路途上都喜歡制定一個較高的理想。教師也不例外。但是,理想與目標是有區別的,教師在設置具體的教學目標時不宜設置得過高過難,因為過高教學目標的可行性比較低。比如:有的青年歷史教師在教學之初缺乏經驗,制定的教學目標是讓全班學生的歷史成績都達到優良。這樣的目標的實現可能性就非常低了,要想在短時間內實現幾乎是不可能的。過高的教學目標由于難以在預期內實現。因此,教師容易有挫敗感,打擊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所以,可能性較低的、好高騖遠教學目標是不科學的。
(3)教師設置的教學目標應當與學生的全面發展緊密相關。片面性是很多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都容易出現的一個特點,有的教師重視學生的成績,忽視了學生的能力;有的教師重視學生的習慣培養,忽略了學生的潛力激發等等。而教師要想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保證學生們全面發展,就必須制定出一個與學生全面發展緊密相關的教學目標。教師的教學目標既要以學生的歷史學習為核心,還要輻射關注到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能力發展等諸多方面。總之,以學生為本,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下工夫的教學目標才是科學的教學目標。
(二)學生建立科學的學習目標
開展科學的教學工作,歷史教師除了需要重視自身教學目標的科學性、合理性,還需要引導學生們建立起科學的學習目標。只有師生雙方的目標都是科學的,教師的教學工作才能夠得以順利開展,學生的學習效率才能實現長久的高效。在總結相關的教學經驗之后,筆者認為,教師在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學習目標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1.學生要有明確的分數目標。盡管我們不鼓勵學生們以分數論成敗,但是一個具體的分數目標是學生們學習動力的關鍵來源。因為具體的分數可以給學生一個衡量自己學習進步與否的標準,讓學生覺得比較具體、不那么抽象。在學生們制定分數目標時,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保證學生的目標與其最近發展區相近,是學生經過努力在短時期內可以實現的目標。隨著學生一個個目標的實現,學生的學習信心會大大增強,進而學生也就具備更好的學習狀態??傊?,盡管分數不是衡量學生學習的唯一標準,但是它是衡量學生階段性學習情況的重要指標。因此,制定一個科學的分數目標,對學生的歷史學習是有益無害的。
2.學生在班級里應該選擇正確的目標和榜樣。除了具體的分數目標之外,在班級范圍內找一個同學做方向或者是榜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以某一個歷史學習暫時優于自己的同學為奮斗的目標,在學習時就會更好地觀察和借鑒其他同學學習的好方法,從不同的角度提升自己學習的質量。需要指出的是,教師要引導學生設置合理的目標,不要與自己的學習差距太大,這樣學生實現目標的幾率更大,也就更加容易獲得成就感。
3.學生應該有一定的能力提升目標。素質教育理念的一個重要觀點就是教師在提升學生成績的同時,更加重視學生能力的發展。因為能力的發展不僅與學生的成績提升緊密相關,而且還關系到學生的長遠發展。但是,如果僅僅是教師具有這樣的觀念,也是不夠的,學生們同樣需要明白能力增強的深刻內涵。而學生樹立正確能力觀的體現之一就是建立一定的能力提升目標。在教學中,本人發現很多學生在制定具體的能力目標時,更多關注的是自己比較薄弱的能力,并沒有制定優勢能力的進一步發展計劃。這也是不完善的,學生在努力發展弱勢能力的同時,也要關注自己的優勢能力的發展和保持。簡言之,“避短”的同時“揚長”才是最科學的。
4.學生的目標設置必須隨著時間的推移及時更新。教師的教學目標要具有時效性,學生的學習目標也不例外。由于很多學生設置的都是短時期內能夠實現的學習目標。因此,學生的學習目標更新完善的頻率是比較高的。但是,有的學生在實現了目標之后,比較容易沉浸在獲得成就感的快樂里甚至是沾沾自喜不思進取,沒有及時設置新的學習目標。這時,教師就要及時指導學生們設置新的目標,以在歷史學習上穩定地“更上一層樓”。
二、結語
總而言之,不論是教師設置教學目標還是學生制定學習目標,都應該遵循科學的原則和方法。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的科學性是教師整體教學科學性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原則賦予歷史課堂的不僅僅是高效率,更是高品質的長久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