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海銀
【摘 ? ?要】高中教學的主體是一群充滿生機的學生,他們的學習及習慣的養成對以后的生活、工作有很大影響,因此,對這群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行研究是實行教學措施的有效手段。本文中筆者將根據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提出一些實踐性的教學經驗供各位參考。
【關鍵詞】心理學 ?滲透 ?高中英語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3.075
一、教育心理學在英語中應用的意義
德國心理學家Wundt的直接法主張最大限度地依靠和運用已學過的語言材料,提倡用外語教外語,直接刺激學生的聽覺、視覺和其他言語動覺器官。現代認知學派認為人類是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來建構現實。其圖式理論被廣泛應用于英語閱讀,認為文章的主題句、文章體裁的特點和結構規則是影響閱讀理解的重要外部條件,閱讀者原有知識和認知結構則是影響閱讀理解和分析技能實現的內部條件。
教育心理學與英語教學的關系遠遠超出了心理語言學和認知語言學所涉及的范圍。教育心理學理論對英語教學的作用與應用可以拓展到研究學習者的學習動力、學習方法、學習經驗與成績的關系等以及所有對學習成績產生影響的外在因素等方面。除上述學派外,其基本理論與概念還有自我意識與學習動機研究;個性發展、師生關系、成功與失敗的歸因理論;課堂行為與管理基礎理論;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個性差異教育理論等等,不勝枚舉。教育心理學越來越多地影響我們的教育觀念、課程結構、教學模式、教育評價、考試模式等。在這方面有很多相關課題可以研究,例如面向21世紀,英語教學在理論與應用研究中,必須重視對學生認知過程規律的研究,包括元認知(對認知的認知)、學習策略、學習方式,又重視學習者的動機、情感、品德等的研究。總之,教育心理學緊密結合英語教學已成為一種趨勢。我們應批判地吸收各學派的合理內核,并使其相互取長補短。為了滿足我國教育改革的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了解教育心理學,大力開展這方面的研究頗有必要。
二、心理學教法的滲透
(一)培養認知能力,促進良好動機
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習語言要從讀音、詞匯、語法的分析與理解來掌握詞或句的結構,且都要在基礎上有意識地學習。現代科技、經濟飛速發展,社會需要更多的全方面的英語人才,用“轉換生成語法”理論來講,語言是一個有規律的符號體系,人類對語言的學習是創造性活用的過程,而不是單純地模仿記憶。因此,我們應該將認知心理學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中,重視發揮學生的智力因素,著眼于實際運用,借助有限的規律推導、轉換而生成更多的句子。當然,口語與書面語并用,恰到好處地利用母語,對比講解兩種語言的意義都不失為好方法。
高中生的感知能力相對初中生而言,要更懂得有目的地觀察事物,同時,他們的想象力與思維也要更加獨立而具有批判性。這個時候,如果能正確地引導他們,產生學習的動機,他們會真正投入學習,努力實現自己的內在素質的提升。因此,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理解并認識語感的意義,從理想角度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說,有項高中英語新課程的調查顯示,有近66%的學生對學校已失去感覺,筆者也發現這些學生多數都是缺乏毅力,而且都具有獨立性的思維,這樣往往會不認可教師的觀點,所以要提供更有說服力的高中英語教育,以專注的情感用最短的時間把學生引導到正確的思路上。
(二)了解意識狀態,滲透情感關懷
高中生在感知能力逐漸增強、情感愈見復雜的情況下,自尊心也不斷變強,人生觀開始發展。這時候的他們更偏向于客觀與主動,在此情況下,教師們可以利用小組分工合作的練習方式,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使課堂氣氛融洽。如果在課堂上有學生犯錯了,懲罰不是首要措施,而是要了解原因并給予幫助,但并不是任意妄為,只是用另一種更加理智的方式,在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給予必要的關懷。
(三)滲透人文精神,關心學生成長
心理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最常見的應用就是實施學生人文精神的教學,教師實施人文關懷滲透。高中生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此時他們的身體、心理都處于高速發展的狀態。對此,高中英語教師必須及時引導,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筆者在長期的高中英語教學中發現,學生們愛上英語往往更多的是受到教師的影響,而間接愛上英語學科。新課程理念中,學生的素質教育日益突出,針對教師也提出人文教學理念,實施人文英語教學。例如在實施英語詞匯教學時,教師對不同素養的學生應分類對待,采用不同的評價策略,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信
心,提高表達能力。教師在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應持互敬態度,在英語課堂上,教師采取公平公正的原則,用心對待每個學生。在學生出現英語學習方面或是生活上的問題時,教師應與學生及時交心,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養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學習的積極性。
(四)掌握記憶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聯想心理學是指通過聯想、類比的方式,間接地實現知識教學。英語知識的記憶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很多學生的英語學習就是止步在背誦階段。聯想是學生們實現記憶的基礎,在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的重復和強調,缺乏記憶方法的教學。在新課程理念中,學生的素質教育得到突出,學習方法的指導也得到加強。通過聯想心理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英語教學材料不斷更新,高效的記憶模式不斷形成,學生們新舊知識得以聯系。聯想記憶在高中生詞匯、句型、語法的記憶教學中,效果顯著,已經廣泛為高中教師所采用。
(五)交互學習
現代認知論的建構主義強調以“學”為中心,認為英語學習不僅是獲得語言習慣,更是創造性的運用語言結構。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的學習,不僅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培養運用英語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因此主張教師—學生、學生—學生之間進行豐富的多向交流,討論或合作性地解決問題,提倡合作學習和交互學習,教師是整個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幫助者。
教學就是要做到教與學的默契配合,在教育制度不斷改革的今天,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融合心理策略,結合理論與實際,幫助學生樹立目標和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漸提高英語的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敏.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積極心理學[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9(08).
[2]桂詩春.新編心理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