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艷芳
摘 要:新課標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初中作文教學應該對學生情感態度目標的培養予以充分關注,對其個性化表達進行鼓勵,并且要將學生的創新精神激發出來,使其能夠與社會的實際需要相適應。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應該對作文課堂教學設計進行不斷優化,對語文作文教學教法進行積極研究,從而全面提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素養;社會生活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屬于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學生的語文素養能夠在寫作能力中直接地體現出來,而且語文教學質量的高低也能夠從學生的寫作能力中有所反映。在新課程教學背景下,教師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新課程的寫作理念予以積極的落實,從而使學生真正將有創意的好作文寫出來。
一、讓學生將平時的積累工作做好
日常的寫作素材積累與作文素質的高低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長期以來作文教學都存在重書面以及輕口頭的問題,因此要想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必須讓學生將平時的積累工作做好。在進行作文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堅持將聽和說貫穿于作文訓練中,要讓學生摘抄或者剪貼文章中好的段落,甚至還可以將其背誦下來。要引導學生在與人的交談中認真觀察,如果發現一些好詞好句就要趕緊記下來,并且養成每天寫日記的習慣。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辦手抄報,這樣除了可以使學生的作文知識得以增長之外,還可以對學生的作文綜合能力進行有效培養,經過長期的積累就能夠使學生文章內容的來源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二、引導學生走進社會生活
社會生活具有豐富多彩的特點,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勤思考以及多觀察的習慣,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教師在平時可以組織學生積極地走進社會生活,走進大自然,在社會和自然中對人生的美好進行感悟。比如在春天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在田野中踏春,對花朵、梨園、麥田進行認真觀察,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對春天進行描述,這樣學生就能夠將一幅幅春意盎然的春景圖描繪出來。教師在對學生觀察事物的習慣進行培養的時候要引導學生不只是局限于事物的表面,必須抓住事物的特征和閃光點。比如在對冬天的小草進行觀察的時候,大部分學生只會看到小草雜亂的葉子以及枯黃的外表,這時候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使學生透過小草的外表而聯想到地下深埋的根,再由根聯想到其所具備的默默奉獻的精神和頑強的生命力。在對人物進行描寫的時候也是一樣,人物美好的心靈往往能夠在外表的平凡中更有效地襯托出來。所以教師應該積極組織學生去對繁華的街道以及高大的廠房等進行觀察,使其在不斷接觸人和物的過程中抓住其各自的特點,并且隨時將記錄好,這樣自然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
三、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如果教師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就會使學生失去學習作文寫作的興趣,因此教師必須要對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充分利用,從而全方位以及多角度地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參與能力進行鍛煉,讓學生能夠在高漲的熱情中不斷提升自己的作文寫作水平。比如教師可以將班級的界限打破,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根據使學生組織作文興趣小組,并且可以對每周五下午兩節課的時間進行充分利用,讓學生共同對作文寫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探討。在這個自由討論的時間中,教師必須要保證不要用應試教育的方式對其進行束縛,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在對每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設計的時候必須要不斷更新,積極地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的創作靈感激發出來。在作文活動課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說出來,讓學生針對某個事件或者一個題目,展開踴躍的討論和發言,從而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作文思辨能力。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故事片,讓學生在看完之后談談其中的情節,并且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同時也可以將學生的優秀作品挑選出來進行配樂朗誦,這樣就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作文寫作興趣,使學生能夠在作文寫作中積極地參與進來。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欣賞相互之間的佳作,同時還能相互學習和促進,在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中對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進行培養,必然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培養的根本目的就是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進行培養,因此教師必須要充分重視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積極地拓展學生的想象能力,鍛煉學生的思辨思維能力,對學生善于觀察以及勤于觀察的好習慣進行有效培養,使學生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獲得更多的閱歷經驗,從而具備豐富多彩的寫作素材,最終能夠全面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確保初中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俞新光.新課改環境下的作文教學探究[J].新課程學習:中,2011(10).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