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巍
摘 要:當前文化傳播和科學技術得到快速發展,新媒體已經成為當今中國社會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構成部分。利用互聯網增強思想文化建設是思想文化發展的一種新途徑。高校學生黨員是黨的重要人才儲備,對高校學生黨員進行培養教育是黨員成長的必經過程。新時期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學生黨員培養建立發展平臺,對學生黨員的培養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將對新媒體的主要特征進行闡述,并分析如何在新媒體環境下培養高校學生黨員。
關鍵詞:新媒體;黨員培養;實施方法
大學生黨員是中國共產黨隊伍未來的發展力量,學生黨員承擔著我國未來國家建設的偉大使命。在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為黨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
一、新媒體特征
隨著時代進步,新媒體開始應用于人們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新媒體是一種以全新物質形態和時空觀念組成,并與傳統媒體相異的媒體,新媒體也稱多媒體互動或數字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種類更多,科技水平更高。新媒體具體指的是當今時代的電腦、網絡、數字成像技術等,在吸收多種先進科技成果的條件下不斷整合發展,建立起來的新型媒介傳播形式[1]。在新媒體廣泛運用的今天,人們通過新媒體以各種形式進行信息交流和溝通,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新媒體具有鮮明的特點,所表達的內容和信息是以數字信息技術的運用為基礎,通過計算機、互聯網作為媒介,將大量的信息快速傳播。新媒體具有綜合性,其構成是由多種先進科學技術來實現的,而且各種科技都在新媒體中不斷合作與創新。新媒體的表現是由多種藝術形式構成的,如音樂、繪畫、文學等,這些藝術形式使得新媒體成為了復雜多元化的綜合性媒體,這體現了新媒體具有跨學科和多元化的特征。當前很多的傳統媒體和更具創意的表達方式通過新媒體得到發展和傳播,新媒體對文化有著良好的推動作用,這是由于新媒體的強大融合力和創新性特征所形成的。
二、新媒體對高校學生黨員培養和教育工作的影響
在教育工作中運用最廣的新媒體形式就是網絡技術,當前網絡已經成為各個高校學生獲得知識、休閑娛樂、人際交往的重要手段,網絡與高校學生的距離很近。因此在高校學生黨員培養和教育工作中運用網絡技術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高校學生黨員培養中運用新媒體既是發展機遇也是挑戰[2]。
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學生獲得更多的教育資源提供了途徑和方法,有利于高校學生黨員接受更多的教育?;ヂ摼W進行信息傳播不會受到地域、時間等條件的限制,因此學生黨員可以在互聯網上盡情地學習吸收更多的教育資源和知識,通過學習課堂和書本之外的教育資源與知識,實現學生黨員自我素養和能力的提升,通過利用互聯網進行學習,還能夠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主學習的習慣和意識。由于互聯網是高校學生喜歡的媒介交流方式,利用互聯網技術充實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獲得學生的歡迎,增強學生黨員學習積極性,在互聯網中主客體之間的平等性更易建立,通過互聯網進行知識的交流能夠產生更好的效果。
雖然互聯網技術為高校學生黨員培養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但是在實施上仍然存在挑戰。當今的高校學生越來越重視自身個性的展現,高校學生在互聯網技術盛行的時代下,獲得了知識的同時也會受到負面思想文化的影響,不利于學生個性發展[3]?;ヂ摼W中紛雜的思想對于正處于建立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高校學生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不能合理使用互聯網會弱化黨員教育效果。在進行互聯網教育上,眾多高校網站上都有黨建的頁面,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這些網頁不能貼近高校學生生活,多是發布新聞等,難以獲得學生的關注。另外對高校學生黨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網站仍然沒有在各個高校中全面普及,部分高校開設了獨立的黨建網站,但是這些網站在內容上沒有創新,與當今高校學生的實際產生脫節,這樣一來就出現了黨建網站無人問津的情況出現,使得黨建網站無法發揮其價值。
三、新媒體在高校學生黨員培養教育中的應用
新媒體在傳播方面起到巨大作用,同時利用新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成為了當今教育的發展趨勢。新媒體豐富教學方法有兩個實現途徑,一是在課堂上豐富教學方法,二是建立網絡信息交流平臺。
1.豐富教學方法
在課堂上利用新媒體技術的課件來豐富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謂新媒體技術下的課件不僅僅是指幻燈片技術,而是更多地利用具有影像、有互動性的課件,在課件中加入視頻、音樂等多種元素。教師以互聯網為基礎,搜集大量的資料能夠保證教師備課工作更加完備。使用新媒體技術的課件有利于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以往學生黨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感覺課堂枯燥乏味,有了多元化課件的加入,能夠使思想政治課堂也變得輕松,學生的思想負擔減輕,就能夠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學習能力。不僅僅是技術的革新,作為授課教師也要利用互聯網不斷學習。高校學生思想越來越活躍,充滿創新精神,教師單純加入新媒體課件而不做相應教學方法的改變,將無法發揮課件的價值,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提升個人能力。
2.開設互聯網學習交流平臺
開設互聯網學習交流平臺,與課堂內使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不同,互聯網交流平臺教學更注重的是學生在課外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當前高校學生在完成每天的規定課程后,仍然有較為充裕的課余時間,隨著網絡的普及,很多高校學生會將大量的時間放在互聯網平臺上面。學生黨員培養教育工作僅僅依靠課堂教學來完成顯然難以滿足學生黨員思想建設的需求,而高校學生又喜歡通過互聯網來獲取信息,進行休閑娛樂活動[4]。因此在對高校學生黨員的教育中,應該與時俱進把握學生興趣,有效利用互聯網技術。
在互聯網平臺上進行網上黨政教學,
并對各節課程進行評比,增強網上黨校的專業化和規范化。網上黨校教學內容要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對于國家、黨建的政策進行詳細講解,建立教育資源數據庫,將優秀的黨校或網上課程進行整合,幫助上網學習的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隨著手機等移動電子設備的普及,高校學生使用移動電子設備的人數越來越多,在3G和4G技術的基礎上,手機等移動設備可以輕松完成數據信息資源接收或發送任務,學生黨員使用移動設備可以在互聯網上獲得學習信息,或是他人的學習經驗。互聯網平臺的建立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思維定勢,學生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和教師進行交流,學生有問題可以在網站上留下問題等待教師解答。
在新媒體快速發展并在諸多領域中得到良好應用后,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建立適合當今高校學生的教學模式的理念得到研究和推廣。這要求各個高校黨建部門一定要重視新媒體技術在教育中的地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提升自身能力,靈活運用新媒體課件進行教學,營造輕松的教學環境。高校應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獨立的黨建網站,為學生黨員提供更多的課外學習資源。
參考文獻:
[1]龔永剛.新媒體環境下民辦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培養對策探究[J].現代企業教育,2014(08).
[2]宋益國.高校學生社區黨建工作探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3(36).
[3]王 娜.高校學生骨干群體培養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4]余益峰.新媒體在高校學生寢室管理工作中的運用研究[J].中國報業,2013(06).
(作者單位:大連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