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偉
摘要:在小學社會教學過程中,只有學生對知識產生十分濃厚的興趣,才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探索和學習。小學社會作為一門綜合課程,將個體社會化的實現作為宗旨,社會課程對于提升整個民族和國家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分析小學社會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社會;學習興趣;課堂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0(a)-0000-00
小學社會教學關系著學生的未來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最關鍵的就是教學質量。因此,在小學社會教學中,要注意進行有效教學,提高社會課堂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社會課堂教學是傳播傳統文化和美德的重要途徑之一,要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美德,就要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相應的策略,實施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從本質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小學社會教學的現狀
當前形勢下,社會課程是小學階段教學的重要部分,社會課程的學習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具有非常巨大的影響。在小學社會課堂教學中,加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還能夠推動小學社會教學的發展,更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還能夠推動中國文化和美德的進一步傳承和發展。然而,近些年來,在小學社會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留給學生的自主思考時間比較少,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還有些教師存在“一言堂”等問題。其次,作業負荷比較重,且習題不具有針對性。此外,在課堂教學中,課程改革只流于形式,不深入內容。另外,只顧著完成教學任務,不重視課堂教學的成果。最后,未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輔助作用。針對這些問題,要采取相應的策略進行改善。
2小學社會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2.1時刻關注學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社會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明確以學生為主的思想。學生的發展以及進步就是對老師最大的獎勵,只有這樣,老師才能煥發出無窮的動力。教師在小學社會教學中,要時刻關注學生,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了解學生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及時解決學生的疑慮,加強有效教學,促進學生的未來發展。
比如,教師在教授學生認識自然的過程中,教師要將課堂交給學生,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給予每個小組十分鐘時間,使小組成員當“老師”,為其余學生介紹自己對自然的認識,可以為其他學生講解自然的魅力、自然的神奇、人與自然的相處等。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將課堂還給了學生,使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學生收集資料,組織語言,以及講解的過程,就是學生了解自然、體會自然的過程。通過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對學生進行關注,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掌握知識。
2.2關注課堂教學的效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所謂的課堂教學的效益,指的就是學生們的收獲。有效教學強調的是教學的成果,只是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新的知識,而不關心學生的收獲,不僅無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降低了社會教學的有效性。課堂教學的效益指的不是課堂教學的內容,而是學生們在有限的時間內所獲得的知識,有效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們在課堂教學中的收益,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小學社會教學中,教師要不求多而求精,增加學生們在社會課堂教學中的收獲,促使學生體會成功,進而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此外,在小學階段,課堂教學是主要的教學模式,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提高教學效率,把教師從繁瑣的課堂教學中解救出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感受到社會教學的趣味性。針對小學社會教學,教師可以設置情景課堂,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主動思考,深入理解教學內容的深層含義,打造有效課堂,從本質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3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個性都會有所差異,因此小學社會教師應該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運用游戲教學法來組織教學。首先,教師應該給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打消學生進行學習的疑慮;其次,教師要采用多種方式,如比賽法、游戲法等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社會教學活動中;最后,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教師應該多給學生時間和機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自主學習。采用游戲法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玩游戲中學習社會知識,進而實現培養學習興趣的目的。小學社會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一些課堂游戲,或是讓學生自主選擇一些游戲來進行有效教學。比如,在教授學生尊敬師長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打破傳統的說教式教學方式,靈活組織課堂活動。組織學生開展游戲,挑選幾名學生扮演老師,其余學生仍然扮演學生的角色,創設各種情景,使學生與老師相遇,教會學生如何尊敬老師。通過這樣的角色扮演和創設情境,不僅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互動性,獲得良好的課堂效益,更有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2.4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活動主要是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展開進行的,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兩者缺一不可。但是在傳統的社會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給學生傳教社會知識,并不注重學生對學習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社會教學的質量都會受到很大的制約。因此小學社會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認知需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樣不但可以促使學生更加自主地進行學習,同時也能更好地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學習方法并不是單一不變的,不同的知識類型應該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還應該教會學生去分析教材,進而找出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能促使他們掌握更多的學習技巧。
2.5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的知識面和認識面都比較狹窄,因此小學社會教師應該積極開展一些課外活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些活動中,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教學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他們比較感興趣的題材和活性,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引導學生采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拓展學生的視野,這樣不僅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也能有效提升社會教學的質量。
如教師定期開展一些課外活動,讓學生將自己生活過程中看到比較有趣的故事或是事件分享給其他同學,讓大家更好地討論這些事件或故事。教師還可以舉辦一些演講比賽,內容不限,但是必須積極向上,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些演講比賽中,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加自主地進行學習。
3結語:
綜上,想要對學生學習興趣進行培養,可以采取多種策略,從各個方面著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深入理解教學內容,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的發展。本文針對小學社會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參考文獻:
[1]韓紹艷.淺談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培訓,2015,06:1-2.
[2]李小娟.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源于生活回歸生活[J].中國校外教育,2015,08:119.
[3]呂春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以《金色的魚鉤》課堂設計為例[J].華夏教師,2015,03:31.
[4]戴學辰.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愛國主義教學的滲透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14:116.
[5]王華.如何應用電子白板營造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情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