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瑾 張海輝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步伐進一步加快,高教對象普及化、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分制、大類招生、綜合素質培養等教學管理改革全面推廣,這對于高校來說是機遇,更是挑戰。高校在對大學生培養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其專業素養的培育,還要加強大學生行為管理,培育良好行為意識。本文簡述國內大學生行為管理中的問題,概述了馬里蘭州立大學學生行為管理現狀,從管理制度、保障措施和校園文化等角度詳細闡述了馬里蘭州立大學的經驗,進而提出提升我國大學生行為管理水平的具體方法,以其為探索大學生管理模式提供思路。
關鍵詞:大學生 行為管理 制度建設 保障措施 校園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0(a)-0000-00
引言:
大學生是民族和國家的未來,同時作為學校存在、發展的主要原因和動力,學生對學校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近期隨著高校國際化辦學、互聯網融入教學全過程、學生個性日益突出,學生行為管理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而我國傳統的管理制度、保障措施和思想理念已難以適應發展形勢的需要。因此,各高校管理人員必須明晰在學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并借鑒吸收國外的先進經驗,糾正和完善學生行為管理方法,以保障我國教育事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一、我國高校行為管理現狀分析
1.管理制度建設滯后
由于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高校學生人數不斷增加,學生思想、心理需求不斷變化,高校陸續制定多個學生行為管理相關的文件,對不少舊的制度進行了動態調整以適應新的需求,在調整過程由于缺乏長期調研和學生參與,導致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延續性不足。
2.管理措施不夠規范
盡管各高等學校在修訂新校規和管理制度中提高和增強了管理措施的規范性,并對各類型違規行為和與之對應的管理措施進行了明確界定和約定,但在處理日常事務、教學和考試考務等具體事件時有規不依、有章不循、執行不嚴的現象時有發生。高校通常由學生處直接領導下的,輔導員在學生行為管理中具有較大的支配權利,而學生處于從屬的和被動的地位,時常出現管理不到位和管理滯后的現象,嚴重時可能導致彼此的對立情緒。
3.思想理念整體落后
現在的學生中獨生子女的比例逐年提高,他們具有較強的個人意識和不同類型興趣愛好,而目前模式化的學生行為管理理念難以服務學生個性發展需求。
二、馬里蘭大學學生行為管理分析
馬里蘭大學學生行為管理辦公室全權負責學生行為管理,其以誠信、品格和道德為目標,培養學生的品行、禮儀、公民權、個體/群體職責和道德體系。學生行為管理辦公室隸屬于學生事務管理,按照馬里蘭大學學生行為和學術態度管理條例對學生的不當行為做出決議,在校學生有權裁決其他同學的行為舉止,承擔監督和判定本校同學行為的義務。該辦公室在2013-2014學年累計處理各類行為不端事件991起,其中學術行為相關事件352件、校園內其他行為事件397件、宿舍其他行為事件242件。馬里蘭大學在保證學生行為管理正確性的前提下提高執行效率方面具有很好的經驗,以下將從學生行為管理制度、保障措施、校園文化等3個方面進行分析。
1、學生行為管理制度分析
馬里蘭大學制定了完善的學生行為守則和學術誠信守則,其特色是積極開展誠信教育,構建的新榮譽制度已被美國多所大學誠信教育所采用。榮譽制度是一種為在大學中維護學術誠信而確立的學術活動行為規范,對考試作弊、論文抄襲等學術不誠實行為,從定義、表現形式到處罰規則和申辯程序等都做了詳盡的規定。榮譽制度特點是強調榮譽承諾制度,要求學生在各種考試或其他學術活動中親自寫上榮譽承諾。這種學術誠信規則在制度、保障措施和校園文化中不斷重復和強化,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誠信環境。馬里蘭大學新榮譽制度促進了學生的自治,減少了失信行為的出現,讓學生生活在一個信任與被信任的氛圍中,協助師生建立互相信任,彼此尊重的觀念,這對我校構建學生行為管理制度具有重要啟示。
2、學生行為管理保障措施分析
行為管理辦公室依據學生行為守則和學術誠信守則制定了完善的學生行為處理流程,一旦學生行為被調查,學生享有知情權、聽證權和上訴權,在過程中可根據中間環節的處理結果啟動不同后續流程,以此提高處理效率,學生在被充分告知的基礎上自主決定是否承認調查結果和是否上訴,處罰措施也與學生在不同階段是否誠信有關聯。馬里蘭大學將學生學術不端分為欺騙、偽造、協助、抄襲等4個方面,學生若出現學術不端情節輕重給予勒令退學、參加學術誠信課程、取消課程成績、成績不及格并記載不誠實記錄四個等級。如果學生認為給予他的處理不妥當,可向上訴委員會提出申請。為了保障處理流程的順利實施,成立學生司法體系的相應機構,包括上訴委員會、中心司法委員會、社區代訴人、教育團隊、住宿委員會、學生榮譽委員會等6個機構。委員會采用無償服務制度,當接收到新成員申請后,由辦公室員工和已有成員刷選,選擇經驗豐富的員工或已有成員在每年夏季對成員進行培訓。由司法體系學生給第1學年所有學生、國際學生、交換生等組織課堂授課,講授學生行為守則和學術誠信守則的基本內容;通過在校園內張貼海報使學生隨時意識到誠信的重要性;通過網站使學生隨時了解相關政策、案例和動向,并采用Facebook等新媒體宣傳學術誠信。
3、學生行為管理校園文化分析
馬里蘭大學作為美國社會縮影,其校園文化受國家主流文化影響,個人理解與學生行為相關的校園文化集中體現在權利制衡和契約精神兩方面。權利制衡不僅體現在學校與學院、行政與教師之間,在學生行為管理方面集中體現出學生作為利益相關方積極參與政策制定、措施實施和文化營造的各個方面。馬里蘭大學設置有中央委員會,分為教師和學生兩個分支,學校重大決策必須通過中央委員會,學生代表作為學校政策制定的參與者在相關政策中可充分考慮學生利益;在措施實施中,學生積極參與委員會工作,以聽證委員會成員為例,通常包括2名教職工、3名學生和1名主席,學生在自我管理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文化營造方面學生代表通過主講報告、參與網站維護和墻報制作,營造有利于其他學生接受的文化氛圍。契約精神廣泛存在于西方社會中,契約精神在行為管理中集中體現在管理辦公室和學生之間的平等和守信關系,在各類委員會等吸納學生和教職工進行充分討論、協商互利的基礎上制定學校規章制度,管理部門和師生各自按規章執行,契約精神締約雙方平等的享有權利履行義務,為達到平等精神,違背契約者要收到制裁。契約精神深入馬里蘭大學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為高效的行為管理提供校園文化支撐。
三、提升高校大學生行為管理能力的建議
為探索營造良好育人環境和誠信的高校氛圍,促進學術創新和人才培養,進一步提升高校學生行為管理能力,結合對馬里蘭大學學生行為管理經驗的分析,從管理制度、保障措施和思想理念等三方面提出以下建議。
1、強調學生參與,建立有章可循的管理制度
學習馬里蘭大學大量吸引學生參加行為管理部門服務的經驗,在制定制度時,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充分考慮各種政策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影響,科學制定和完善學校各項管理工作制度和執行程序,強化各項管理制度確定的科學性和公開透明,形成融合學校與學院,行政、教師與學生的協作方法,加強學生在大學生行為管理方面的主要地位,提高學風建設的執行能力和效率。
2、保障學生權利,學生行為管理措施公開、公正
馬里蘭大學在包括行為管理的各個方面都制定了嚴格的執行流程和監管體系,有效地保證各項措施的規范化和公平合理。為此,應該進一步深化明確高校現有學生行為管理措施中相關環節,建立責任清晰、責權分明、分工協作,人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各種資源充分利用,充滿創新活力的管理流程。同時,可通過網站、微信、微博等各類型新媒體及時將學生相關的信息公開,使學生享有充分知情權,在此基礎上通過申請復評、上訴等措施確保公平性。
3、以學生為本,營造提升優良學風的校園文化
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作為利益相關方可吸納學生參與政策制定、措施實施和文化營造的各個方面。發展校園文化依靠學生,發展校園文化為了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更加尊重學生校園文化活動的主體地位。積極倡導大學校園文化的多元性,滿足不同層次和類型學生需要,服務學生個性發展。在此過程中,注重學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通過警示、感染和言傳身教來完成對學生的行為教育和養成。
結語:大學不僅是傳輸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的地方,還是培養良好道德素質,使學生能夠融入主流社會,適應社會法律規則和倫理準則的訓練營,而人的道德素質對社會的健康發展和維持人與人、人與社會的正常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大學生行為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在制度建設、管理措施和校園文化等方面做諸多努力,重視對學生品行的培養,將品行的修煉作為大學學習的重要內容,既要考慮高校現狀和發展階段的特殊性,又要考慮大學生個性發展和高校專業特色,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使各項方法落到實處,切實提升大學生行為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寧睿.淺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問題和策略[J].才智,2013,(14):168.
[2] 吳亞男. 淺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 現代企業教育,2014,(20): 70.
[3] 張鋌.論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的基本價值及實現途徑[J]. 教育探索,2012,(4):12-14.
[4] 薛桂琴.道德激勵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運用[J].江蘇高教,2009,(5):115-116.
[5] 林毓銘,陳壯艷,魯力等.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瓶頸與突破[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4):57-59.
[6] 呂晨飛.中美高校學生管理的職責界定與組織結構比較[J].中國青年研究,2008,(4):79-82.
[7] 劉帥.以人為本視角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機制研究[J].經濟師,2015,(7):201-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