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怡
摘要:音樂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幼兒審美觀念、審美鑒賞、審美情操的培養等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但音樂教育中的傳統課程資源對音樂教育起到的效用甚微,故必須進行生成性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實踐。在學前音樂教育過程中積極進行生成性課程的開發已然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勢在必行。本文分析了生成性課程的內涵及特征,并基于此對生成性課程的開發作系列論述,最后提出了生成性課程在學前音樂教育中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學前 音樂教育 生成性課程 開發 實踐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發展的未來與希望,而音樂教育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扮演者至關重要的角色。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學前音樂教育實現了突破性進展,傳統教學理念和模式的課程資源顯然已經不能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理應優化更新,甚至被淘汰。在此背景下,基于兒童身心發展特點進行學前音樂生成性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以推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是擺在所有學前音樂教育者面前刻不容緩的任務。
一、生成性課程的內涵以及其基本特征
(一)生成性課程的內涵
生成性課程以互動溝通的教學情境為實踐依托,在充分利用各種教育元素,促使各元素交融、相互作用,推動其長效發展的前提下產生的。生成性課程更加注重學生課堂主體性地位的發揮,它與傳統被動、機械、呆板的教學內容與方法背道而馳,以學生思維發展、智慧提升等作為課堂組織線索,是動態化、創新化教育課堂的真實寫照。國內外對生成性課程的研究由來已久,關于其內涵的研究也大同小異,即在幼兒教育中,教師基于幼兒的主體性地位,通過開展豐富多彩、妙趣橫生的活動或游戲,實現與幼兒的長效對話,并靈活調整預設內容,實現教學過程的動態性、生成性。預設的幼兒教學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預設中的變化即為生成,這便是生成性課程。
(二)生成性課程的基本特征
生成型課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復雜性。生成性課程更加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和課堂主體性、創作性,使幼兒成為課程資源的構成者與開發者,豐富與拓展了生成性課程資源。而教師也不再是教學內容的唯一呈現與評價者,課程教學中的所有動態信息,即生成性資源的生成有賴于教師、幼兒、環境等共同作用,這些資源有顯性也有隱性、有預設也有非預設的,故較為復雜多變。2.情境性。生成性課程具有情境性特征,需要教師創設一定的情境強化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無論是在知識傳播、情感表達以及思維發展上,都滲透著平等、自由的氣息,促使幼兒全面發展。這種情境資源兼有具體和虛擬的特征,是重要的生成性課程資源。3.隱化性。生成性課程是伴隨著幼兒教學過程自覺或不自覺出現的,故具有隱化性。
二、學前音樂教育生成性課程的開發探討
(一) 學前音樂教育生成性課程開發的原則
學前音樂教育在開發生成性課程時,應遵循一定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發展性原則。即音樂生成性課程的開發應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考慮到幼兒的思維發展、認知能力、個性特點等,促使幼兒音樂素養的全面提升。二是個體性原則。在幼兒音樂教育中,教師應注重增強幼兒對音樂的個體感受與體驗,促使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動態音樂課堂,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知識。三是審美性原則。這要求教師所開發的音樂生成性課程迎合幼兒審美特點、審美趣味,能促使其審美情感、審美感知的養成,并推動其審美情操、審美鑒賞能力的提升。四是整合性原則。即音樂教育生成性課程能實現與其它學科知識、能力與方法的融匯貫通,讓幼兒在提升音樂素養的同時,靈活掌握多元化綜合知識,最終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二)學前音樂教育生成性課程開發的途徑
1.在學前音樂課堂互動中開發
學前音樂教學活動需要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積極、巧妙互動,在教師、幼兒、文本等多邊的互動與交流中,音樂生成性課程資源便生成與發展起來。互動活動是以幼兒主體性地位的發揮為前提的,這是雙方互動、溝通、理解的過程,幼兒與教師在地位、權利上是平等,互動氛圍應該是和諧、自由、平等、民主的。音樂教師在引導幼兒進行多邊互動時應把握好以下幾點:(1)互動時間要充裕夠用。要想在互動過程中生成或顯性與隱性的課程資源,教師所給予幼兒的互動時間一定要充足夠用,將課堂交給幼兒,促使幼兒自由交流合作,給予其更多參與、體驗與實踐機會,這樣,教師只需稍加點撥,便能促進幼兒思維發展。(2)互動內容要深入全面。互動內容要引人入勝、趣味橫生、深入全面。不能單純為互動而互動,要以生動有價值的內容做引導。(3)互動方法要靈活多變。互動方法可以是小組競賽、自由討論、合作學習,也可以是以幼兒自我展示、體驗、思考、探究的方式進行互動,以此激發幼兒興趣。
2.在幼兒日常生活實踐中生成
音樂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最終將服務于生活。在進行學前音樂課程資源開發時,教師要善于從幼兒提升生活經驗與實踐中捕捉與開發,以生活為突破口,打開幼兒通向世界、通向知識文本的思維之門,將幼兒日常生活經驗轉化為系統的新知識,激勵其積極進行課堂問題探究,循序漸進地生成一堂動態性音樂課程。誠然,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景觀、人文風情、情感體驗以及幼兒每天都在經歷的日常生活活動等,都能促使良好學前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首先,教師應從生活課程中捕捉生成性課程資源。捕捉兒童生活、兒童游戲、兒童活動中一切音樂與兒童發展相關的音樂元素,并利用這些生成性音樂資源挖掘學生的興趣點,促使其歡樂地接受知識,愉悅地體驗音樂課程的美妙。其次,教師應善于運用生活中的課程內容。將捕捉來的生活課程內容投入學前音樂課堂,并運用多媒體技術、合作探究方式等教學模式實現新的教學資源的生成與利用,打造動態、創新的音樂課堂。
3.在音樂教學情境中捕捉生成
音樂教育資源的生成與教學情境的構建密切相關,教師應善于利用音樂教學情境捕捉與重構課程資源。教師可通過以下兩種途徑來實現:(1)捕捉自然生成的課程信息。在學前音樂教學中,有些課程資源是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自然生成的,如在教師正確教學策略的引導下,幼兒順勢思維、發散思維、想象思維等。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基于為幼兒發展服務的原則,合理、巧妙地掌控幼兒整個思維過程,避免其陷入思維窘境或出現方向性錯誤,確保生成資源的有效性。因此,應善于捕捉這類課程資源。(2)基于學生認知沖突捕捉生成性音樂課程資源。學前音樂教學是動態生成的過程,該過程充分體現了幼兒的課堂主體性地位,在此過程中,幼兒質疑、辯駁、爭論現象時有發生,這說明其在學習中出現了認知的偏差與沖突。抓住此過程稍加點撥,促使幼兒析疑、探疑、解疑,最終突破困境,生成新的知識與能力很有必要。
三、學前音樂教育生成性課程的開發實踐策略
(一)明確學前音樂教育生成性課程目標
學前音樂教育生成性課程目標是伴隨著音樂課堂實踐教育活動而產生的,它是可控的。在學前音樂教育生成性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實踐中,要明確生成性課程目標,使其充分發揮音樂教學活動導向的功能。首先,生成性課程目標要定位為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音樂藝術的學習是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在幼兒音樂教育中循序漸進的滲透音樂藝術教育,激活幼兒對音樂藝術的整體領悟與感知,提高幼兒音樂素養,為幼兒終身音樂學習奠定基礎很重要。故生成性課程資源的開發實踐應迎合音樂素質培養這一基本目標。其次,要將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作為重要的生成性課程目標。音樂教師應通過創設音樂情境、推動師生活動等途徑,并輔之多種教學方法推動該生成性課程目標的實現。如在引進《過家家》《我最喜愛的地方》《夢幻曲》資源用于生成性課程教學實踐時,應善于用多媒體為幼兒創設聲情并茂的音樂學習情境,寓音樂教育于美好意境與幼兒的愉悅情懷中,積極誘導幼兒進行音樂學習與感知。
(二)善用多元化音樂課程資源活躍課堂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學前音樂教育生成性課程資源的教學實踐方面,教師應善于捕捉和生成多元化的學前音樂教育課程資源,以此來活躍課堂,促使新的課程資源的生成。1.善從兒童歌曲中尋找生成性資源。善歌是兒童天性,教師要善于發現兒童歌曲中蘊含的生成性課程資源,可從學前歌謠與歌曲著手。這些歌謠與歌曲大都與兒童日常生活中美好夙愿、游戲、活動相關。如小班可引入與兒童游戲相關的《布娃娃搖籃曲》《彩色積木真漂亮》等歌曲;中班可引入與兒童美好夙愿相關的有《夢幻曲》《航天叔叔好榜樣》等。2.從兒童音樂欣賞作品中取材。生成性課程實踐中,對兒童音樂欣賞作品的選材要基于幼兒的年齡特征、生活體驗、音樂認知與接受水平,在內容、曲式與風格選擇上要做到謹小慎微,量力而行。3.對打擊樂器的精妙選擇。打擊樂器是學前音樂教育生成性課程中重要的資源,幼兒的打擊樂器演奏活動要么伴隨歌曲開展,要么純粹打擊。教師在生成性課堂實踐中,要選擇激發幼兒生成性與創作性的器樂,推動音樂教學的發展。
(三)做好學前音樂教育生成性課程評價
學前音樂教育生成性課程評價是生成課程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學前音樂教師應加倍重視。做好學前音樂教育生成性課程評價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明確評價對象。學前音樂教育生成性課程評價的對象是生成性課程方案、內容搭配以及幼兒在生成性課程教學中的表現。總的來說,即教師的教案和幼兒的學習。二是評價主體全面化。幼兒由于不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傳統學前音樂教育將生成性課程評價的任務完全交由教師來完成,故常出現評價不科學,有失公允的現象。因此,生成性課程評價的主體應該是本教師、其他教師、園長等多方參與評價。三是評價方式多元化。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是優化生成性課程評價的重要舉措,可通過教師反思自評、教師之間互評、聘請資深學前音樂教授進行全面系統評價等方式踐行評價。當然,以上各種評價方式實施的前提是將幼兒身心發展、生成性課程對幼兒音樂素養提升的效用作為評價依據。公正、客觀、科學地展開評價。
綜上所述,學前音樂教育中的生成性課程具有復雜性、情境性與隱化性特征,教師應基于此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促使生成性課程的開發與生成。在開發過程中。幼兒音樂教師應秉承發展性、個體性、審美性、整合性原則,并注重在音樂課堂互動中、幼兒日常生活中、音樂教學情境中等積極生成有價值的音樂課程資源,推動音樂課堂教學的發展。在生成性課程資源的開發實踐中,教師要明確生成性課程目標、善用各類生成性課程資源,并做好學前音樂教育生成性課程評價,讓幼兒在教學實踐中提升音樂素養,實現長遠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惠玲.學前音樂教育中生成性課程的開發與研究[J].通俗歌曲,2015,(09).
[2]滕穎娟.生成性課程開發在學前音樂教育中的實踐[J].音樂大觀,2014,(11).
[3]冒曉燕.小學音樂教育中的生成性課程資源開發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31).
[4]吳鵬.探究小學音樂教育中的生成性課程資源開發[J].音樂時空,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