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杰
摘 要:企業的財務活動在企業的整體運作中處于一個至關重要的地位,企業財務問題貫穿著企業的整體命脈,財務風險是企業生存中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會影響企業的成敗,所以當企業存在財務風險的時候應該想辦法去面對,而在企業沒有財務風險的時候也應該提前做好應對方案,以防不時之需。財務風險也可謂是一把雙刃劍,因為有了它的存在可以讓企業時刻都能夠保持著警戒狀態,以免沉湎于當前的狀況而沒有危機意識。下文就針對企業財務戰略風險進行簡單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企業發展;財務風險; 戰略分析
面對企業的發展,財務風險就是需要預料的一個重要問題,防患于未然是最重要的一項,如何能夠做好充分的應對措施以免企業遭遇財務問題而遭受損失,首要問題就是結合企業的當前現狀分析能夠造成企業出現財務問題的主要可能原因,通過對問題的充分分析之后就能夠得到最佳的問題防范方案,對問題的充分分析也會適用于真正的面對問題,當問題真正的來臨,有了之前的防范以及問題儲備應對問題也會游刃有余不至于慌亂。
一、財務風險的成因
1.客觀原因分析
國家的宏觀調控是企業無法預知的也是無法進行防范的,而且一般情況下都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財務損失,前幾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就導致了很多企業破產,這是一項客觀情況下的財務風險現象,是無法得到避免的,唯一能夠做的就只能夠是在平時多進行一些財富的積累以及預備方案,當出現重大經濟重創的時候進行自救。再出現經濟危機的同時,很多靠著出口貿易以及外貿型企業為生的企業,財務危險狀況就非常的危險,導致了現金流量的危機加劇。而且金融危機的到來還會對利率以及匯率統統產生致命的影響,而企業的負債利率一般都是比較穩定的,而如果其利率產生了下降趨勢但是企業之前簽訂的合同卻仍舊要按照其負擔較高的利息,從而為企業帶來了較大的財務風險。但是伴隨著市場利率的持續上升,貨幣的升值壓力就會增大,而貨幣升值公司的相關債券的贖回就會產生很大的壓力,這是另外一方面。其次是當相關的產業政策變動的同時會對相關的企業產生很大的影響,企業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調整,而在不斷的調整過程中財務風險也就隨之而來。
2.企業自身原因
企業內部問題如果沒有妥善的處理,比如沒有做好企業內部現狀分析以及風險儲備預案等都會為企業帶來潛在的財務威脅,當前很多企業都存在著財務決策不利的現狀,而決策失誤就會導致很多經濟問題的發生,經濟信息的掌控不全面對于投資方的投資方向拿捏不精準,沒有進行周密的安排決策人員素質不夠無法對企業現狀等進行良好的分析。最終導致了企業的資金無法正常的運轉導致企業大部分資金流失,或是沒有得到適當的收益都是企業的巨大財務風險,企業中的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不足或是之間協作不和諧等都會為企業埋下深深的隱患,所以企業的內部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只有企業中的各個部門之間的通力合作才能夠讓企業的風險降低到最小。而且企業的財務防范工作也必須要做到萬無一失以保障企業的財物安全。
二、改善措施
1.內部會計控制機制
加強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設,建立健全授權控制、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會計記錄控制、財產保全控制、風險控制、內部報告控制、信息技術控制。并對未決訴訟、擔保業務等潛在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監控。為了有效防范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企業必須從長遠利益著眼,建立和健全企業財務風險防御機制。內部審計在企業應保持相對的獨立性,應獨立于其他管理部門,最好受董事會或下屬的審計委員會領導;積極參加社會保險,建立健全企業風險轉移機制;實行一業為主多種經營,建立健全企業風險分散機制,及時分散和化解企業財務風險。
2.內部員工的素質與協調
很多企業由于內部龐大,導致員工之間的溝通非常之少,如果沒有工作之間的關系很多員工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認識,所以員工之間的協作和諧程度更是無法達到要求。所以要在企業內部定期舉辦一些活動,增進員工之間的友誼和合作關系的和諧程度,在活動中可以讓同部門的和不同部門之間的員工一起完成一項任務,幾個小組之間進行比拼,并用一些獎勵作為激發員工動力的前提。在不斷的活動中相信員工之間的協作能力就會不斷提升。當前很多企業員工的應招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高效精英,但是這些精英的實踐能力一般較弱,通常需要在前輩的指引下也需要很多年才能夠有所提升,所以企業內部員工的整體素質是不足以維持整個企業的前行的,這就需要企業內部定期舉行員工學習和培訓,需要經常進行實踐操作和應急事情的處理的鍛煉,以免在出現突發事件時候手忙腳亂。
3.制定完備的預防方案
建立和規范企業財務風險報表分析制度,搞好月份流動性分析、季度資產質量和企業負債率分析以及年度、審計報告制度,完善風險監測技術,建立敏感的風險預警系統。充分發揮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以及資產評估事務所等社會中介機構在財務風險監管中的積極作用,減少決策失誤。企業在進行籌資決策時,要進行系統而科學的論證,做到慎之又慎,充分估計未來各種不確定因素對企業獲利水平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重視資金成本管理和分析;企業負債規模要適度,儲備庫存要合理,決不能為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而使企業過度負債。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企業的穩態發展,只有對于企業的財務風險問題得以充分的預防以及充足的準備才能夠為企業的順利進行做好奠基。通過企業之間聯營、多元化經營及對外投資多項化等方式分散財務風險;轉移風險法。建立有效的風險防范處理機制,加強企業財務風險控制,防范財務危機,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加強籌資、投資、資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風險控制,加強資產管理,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趙勛輝;淺談企業財務風險評價體系的構建[J];中國外資;2013年03期.
[2]孫蘭英;關于強化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J];中國外資;2013年05期.
[3]劉新宇;基于全面風險管理的中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