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燕
摘 要:近年來,國內大多數高校開始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因為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可以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涵,并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和預見性。因此,基于這種認識,本文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進行了分析,對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對策進行了研究,以便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提供參考。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運用
當今社會中,一些大學生自殺事件的頻頻發生反映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未得到較好的發展。而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雖然具有不同的理論,但是教育的目的卻都是對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所以,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不少高校開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以便使高校素質教育工作得到有效開展。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1.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涵
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對學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意識進行培養,使學生能滿足社會對個人的政治思想要求。但是,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于注重使學生滿足社會要求,卻沒有體現出對學生個體內心的關心。而心理健康教育則可以對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的內容進行彌補,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心理條件,使學生先具有較好的心理狀態,然后對自身的理想和信念進行認識;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學會如何與人相處,繼而幫助學生逐漸融入社會,并對社會有著正確的認知;最后,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在社會上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徑,可以更好為社會做出貢獻。
2.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科學性
心理健康教育展開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運用,則可以在遵循人的心理規律的基礎上進行學生思想素質和政治素質的培養,以便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科學性。在馬克思關于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理論中,馬克思指出了人的自主性應該得到充分的發展。所以,想要全面促進大學生的發展,就要尊重學生的個體經驗和直覺。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運用,則可以通過使學生產生心理感悟來引起學生的心理共鳴,以便引導學生自覺產生適應社會要求的價值觀。[1]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
3.強化思想政治教育預見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對受教育者的思想行為傾向進行預測,并完成相應的超前教育。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重灌輸輕疏導的特點,所以很容易忽視學生的特殊情況,繼而導致了本身的預見性不高。而從根本上來講,受教者的思想行為與自身心理狀況有著直接的關系,其行為更是直接反映著受教者的心理活動。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者可以通過分析受教者的心理狀態進行其思想行為的預測,而思想政治教育者則能夠根據這一預測展開有針對性的活動。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并預測學生的思想困惑,繼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預見性得以增強。這樣一來,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針對性地展開,并且獲得應有的效果。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1.建立新的教育模式
為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建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因為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是相對獨立的系統,在理論基礎上存在著較大的差別。而想要使二者得到有機結合,就需要轉變教育者的教育觀念,以便形成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三種教育模式。就目前來看,這樣的教育模式主要有兩種,即“四位一體”模式和網絡教育模式。“四位一體”模式是將學校、社會、家庭和大眾媒體融合為一體,以便形成統一的系統,繼而全方位地展開教育。[2]
而這一模式不同于過去的單一教育模式,體現了全員教育理念。而網絡教育模式則是以網絡為載體,通過網絡技術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和心理測試,以便了解學生思想情況,從而開設有針對性的網絡課堂。
2.培養心理健康教育人才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還需要有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大多數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沒有經過心理健康知識的系統培訓,以至于高校普遍缺乏專業性較強和素質較好心理健康教育人才。所以培養心理健康教育人才,是高校當前需要完成的緊迫任務。一方面,高校需要建立準入制度,嚴格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專業資格考察,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心理學專業素養;[3]另一方面,高校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職業培訓體系,并定期進行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使教育者具有較好的業務能力。此外,高校要聘請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水平。
3.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就目前來看,一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針對少數存在心理疾病的大學生。而在這種情況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疾病預防功能和發展心理教育功能無法得到體現,使心理健康教育無法得到較好的推廣和應用。因此,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整合,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種功能,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投資
想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還需要增加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投資。就目前來看,各高校并沒有為心理健康教育機構提供足夠的支持,以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流于形式。沒有充分運用對心理健康教育多樣化的教育方法,則導致了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一樣過于注重對思想和知識的灌輸。所以,高校需要增加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投資,以便更好地發揮心理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學校要建立大學生心理素質訓練基地,并與其他機構合作展開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的素質拓展提供平臺。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就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同時大學生的心理教育內容也將得到深化,繼而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學校要定期外聘專家開展心理教育活動,使心理教育從單一咨詢變成全體開放的自我發展形式。
5.建立心理危機預防干預機制
為了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下建立心理危機預防干預機制。而這一機制的建立,不僅需要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進行分析,還要進行學生心理危機的有效干預。具體來講,就是建立師生全員參與的健康教育互通機制,并從大學生心理健康中心、院系學工辦、班級和學生等多個層次進行縱向干預機制,防止重大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而心理危機橫向干預需要得到各個院系和學生工作部門的積極配合,并由各班級負責落實,而全體師生也需要參與。因此,還需要建立以主動、互動為特色的健康教育橫向互通機制。
從高校的教育情況來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得到平衡發展,依然存在認識和實踐問題。所以,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運用,以便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教育的水平。從本文的研究來看,想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建立新的教育模式,并培養心理健康教育人才。而在此基礎上,則要通過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增加心理教育投資和健康心理危機預防機制來進行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陳紹俊,譚海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J].中國成人教育,2012(22):8—10.
[2]劉錦濤,王曉麗.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模式[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10):41—43.
[3]元 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途徑的研究[J].成功(教育),2013(03):126—127.
(作者單位:江蘇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