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莉
摘 要:長期以來醫學院校主要以培養臨床專業的學生為主,隨著對科研創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加,以醫學為背景的生物技術科研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劇增。本文以湖北醫藥學院培養生物技術專業的本科生為例,對醫學院校如何培養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生科研能力進行了初步探索。
關鍵詞:生物技術專業;科研;創新能力;實踐
培養大學生的科研能力是高等學校的基本任務和職能,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高級人才的重要舉措??茖W研究是基于解決問題的創新活動,讓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和提高學生解決基本問題的能力、挫折承受力、創新意識和組織策劃能力、協調溝通能力。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有助于大學生深入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培養創新思維,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完善校園文化的建設。醫學院校的生物技術專業要求畢業生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為進一步培養基礎及臨床應用研究型科研人才奠定基礎,對推動醫學事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結合湖北醫藥學院(以下簡稱“我?!保┥锛夹g專業的辦學經驗,采用多種形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研究的能力,對如何培養和提高醫學院校生物技術專業大學生科研能力進行初步研究與探索。
1.深化教學實踐改革
醫學院校的生物技術專業的基礎理論課設置主要考慮到醫學背景,因此要求學生必須了解基本的醫學方面知識,并掌握生物技術方面的技能。生物技術專業是實踐性和綜合性很強的專業,強化專業理論學習可使學生具有一定的科研理論知識。在理論教學方面,盡量將理論知識講得淺顯易懂,結合最新的研究進展,每章節內容結束后提出綜合性的思考題,讓學生課后進行知識整合,有利于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提高,同時提高教師自身的科研能力,只有教師的科研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教師把科研引入到課堂中,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更新自己知識的能力。教師應進一步優化實驗項目,重新整合實驗教學內容,調整不同類型實驗課的比例,實驗課方面除了開設基本的實驗操作課程外還增設了設計性實驗,通過分組討論和查資料使學生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協作,可根據實驗目的設計實驗步驟,協同完成實驗操作。這種方式培養了學生獨立的實踐創新能力,鍛煉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生物技術專業本科學生的培養年限一般都是4年,并且大部分學校3.5年時間主要是用于課程的學習,最后0.5年才進入實驗室完成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1]我校生物工程專業采取“3+1”模式,即所有課程在3年內學完,大四一年全部用于畢業實習。同時建立師生雙向選擇機制,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教師的課題,并在大二的暑假就進入實驗室學習實驗操作,讓學生盡早對科研工作有一個具體的認識和了解,并加深對生物技術專業的切身理解。
2.培養學生查閱文獻和閱讀文獻的能力
科學知識的更新速度迅速,如何讓學生學會及時跟蹤專業的最新發展動態,了解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是高校教學的重要任務。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查文獻和閱讀文獻的能力,我們改變教學方式,比如介紹基本的文獻查閱途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查找最新文獻、分組學習討論英文文獻等方式。改革課程的考核,采用靈活的考查方式,比如課堂提問、寫綜述等方式。通過這些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檢索文獻、閱讀文獻,并對文獻進行歸納和整理,并讓每個學生對自己閱讀文獻中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討論,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閱讀分析英文文獻有利于培養提高學生的英文閱讀及寫作能力。通過對文獻深入地學習講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增加了學生的自信心。通過培養學生查閱文獻和閱讀文獻的能力,為增強學生的科研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培養學生科研選題和實驗設計的能力
在科研選題方面要注重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蒲羞x題是鍛煉學生自主創新及獨立思考科學問題的絕佳機會,是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訓練基本的科研能力,培養初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通過對學生文獻查找和閱讀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對科研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剛開始學生可能對科研選題的方向不明確,不知道如何從已發表的文獻中找到突破口選擇有意義的研究方向,如何合理設計一個完整的實驗方案。初級階段教師可多給予指導,幫助學生確定一個科研的具體方向,比如可將自己的科研大課題分解為幾個小題目,每個學生選擇做一個題目,讓學生自己根據已掌握的實驗技能及有關文獻初步擬定具體的實驗方案,并讓學生自己講解實驗方案的設計流程,其他同學可對實驗方案設計的合理性、可行性等方面進行討論,通過分析討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研思路,可以激發學生的科研熱情。時間一長,教師不再安排明確具體的實驗內容,而是給出研究性實驗的框架和最終目標,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尋求突破口,自己獨立設計課題,這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有很大的好處。另外,積極動員學生多聽一些專業相關的講座和報告,提高研究興趣,了解學術前沿,并從中學習課題選擇設計的思路。
4.培養學生動手實驗能力,注重畢業論文的寫作
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是培養學生綜合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就業的起步訓練,培養學生的工作適應能力。[3]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學校的動物實驗中心、研究所以及附屬醫院的研究機構均擁有較好的科研平臺,為培養具有較強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提供硬件保障,可成為學生良好的實驗基地。學生從大二開始進入實驗室,開始學習獨立完成實驗操作,掌握常用的實驗技能。本科畢業論文是學生畢業前的最后一個培養環節,也是一次重要的提高學生科研能力的機會。畢業論文質量的好壞,直接反映出學生科研能力的優劣。實驗結束后,指導教師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要求學生在寫作上能夠清晰概括和總結自己工作,并善于采用圖表等手段來反映研究成果,具備較強的結果歸納分析能力。配備專門的專業指導教師指導學生的畢業論文修改和準備論文答辯,邀請本專業的專家對畢業論文進行評閱,并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學生按照專家的意見修改后方可加畢業論文的答辯。經過學院和實習單位的密切溝通、共同協作、層層把關,學生畢業論文的質量明顯提高。
總之,本科期間通過科研實踐培養,能夠充分結合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加強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為學生進一步深造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們正處在科技創新的新時代,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對他們今后的工作將產生重大的影響,讓學生盡早了解科研工作怎樣去做有利于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參與科研,培養了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等,以后一旦走上工作崗位馬上就能適應與專業相關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性質。
參考文獻:
[1]侯典云,胥華偉,施 江,等.生物技術專業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方式初探[J].科技創新導報,2014(17).
[2]黃 健,廖錦鋒,秦麗鳳,等.淺談醫藥生物技術專業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J].教改創新,2012(28).
[3]趙寶華,劉 偉,齊志廣,等.生物技術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3(16).
(作者單位:十堰市太和醫院;胚胎干細胞研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