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敏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推進,高等學校開始往教育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師資隊伍進行國際化的建設是高校國際化的關鍵。在本文中,筆者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以及對我國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的調研,對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的重要性以及現狀與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并對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的建設有效途徑進行進一步的探究與探討。
關鍵詞:高校 師資隊伍 國際化建設 現狀 有效途徑
現階段,在全球化的趨勢之下,伴隨著經濟與科技的發展與進步,知識與信息通過互聯網迅速的在全球進行傳播,在高校領域,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國際交流合作逐漸的增多,高層次的人才在全國范圍中得到普遍的流動。就高校院校而言,推動建設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是高校教育國際化的關鍵,不僅僅能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也是國家的文化軟實力與創新能力,而且通過教育師資的國際交流可以增加我國高校的國際影響力。
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對我國高校實現國際化是我國教育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對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是為了滿足人才全球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知識經濟的時代,擁有高素質人才的國家,才可以在國際舞臺上掌握主動權。所以,對于我國高校的發展,應該充分利用知識信息全球化的優勢,進行全球化目標人才的培育,促進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
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的建設施實現高等院校進行國際化教育發展的基礎,其能夠為高校提供強有力的服務功能。對高校學生進行國際化教育不但適應了全球化趨勢下培育國際化人才的要求,同時也反映了我國經濟的建設以及社會的全面發展。伴隨著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的進程, 高校師資力量國際化的創新意識與思維對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的現狀與問題
目前,由于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缺乏經驗,各項機制不成熟,在進行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進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根據筆者的總結與調查,其問題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
2.1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程度與高校國際化的要求不適應
在科技與教育全球化發展的今天,為了提高教育的質量與國際化水平,高等院校教師出國學習的規模逐漸增大,其國際交流合作的機會也逐漸增多。然而,現階段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程度仍然不能夠滿足高等院校與國家發展的要求。目前,我國高校對教師提供的薪資待遇在發達國際沒有競爭力,難以吸引國外的高層次人才到高校進行教學。目前,我國高校的外籍教師欠缺,能夠進行全英文教學的教師在高校師資中的比例較低,與發達國家的高校國際化教育相比,具有顯著的差異。
2.2對高校師資隊伍出國效益缺乏有效的評估機制
一直以來,高校對教師的出國留學比較注重選派,忽視了對教師的考核工作。甚至一部分的教師認為被委派出國學習只是形式。甚至是一種福利,并沒有在國外進行實質性研修工作的學習。進而導致高校資金與人力的浪費。因此,高校應該建立健全出國效益評估機制,雖然對于出國的效益評價具有一定的難度,但還是應該進行規律性的評估。
2.3高校人才流失的現象
現階段,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對人才的培養,對國際人才是需求更是如饑似渴。我國為了防止公派留學人才的流失,相關規定表明,對于公派出國的留學人員必須簽訂相關的協議,對于回國的服務期限進行規定,并使其繳納相應的保證金。與此同時,我國也應該制定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吸引我國出國的留學人才回國,并對國內的發展條件不斷的完善。
3、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針對上文中提到的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的現狀與問題,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人員應該在對其進行詳細了解的基礎上,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對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途徑進行改革與創新,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進而提高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下文中,筆者根據自身的實踐經驗總結并對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發達國家的調研,從對高校師資進行科學規劃,合理派遣學習、加強國內外師資的結合并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加強對管理與服務的結合以及建立健全高校獎勵與考核機制四個方面對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提出幾條合理化的建議,以供所需者進行參考:
3.1對高校師資隊伍建設進行科學規劃,合理派遣學習
近年來,我國的留學制度與回國工作政策不斷的進行改革與完善,高校老師出國留學或者回國工作的機會越來越多。我國高校在師資隊伍國際化實際建設中是否能把真正需要派遣到海外進行深造的老師送去留學,尤其是教學一線的老師,需用加大調研,合理規劃,不能把資源集中在少數人手里。同時,一些需要具有國際視野的學科在引進人才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其是否具有海外學術背景。必要的時候,各地區政府要組團到海外進行宣傳,吸引到高層次人才回國任教。因此,我國應該加強對教師與人才的培養,增強對師資隊伍的建設與人才的引進,并根據高校的具體情況,對教師隊伍的培養與人才的引進進行科學的規劃。
3.2加強教師海外研修的的規范化管理
高校教師到海外一流院校進修學習,對開闊教師的國際視野、提高學術、教學水平以及國際化的交往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應該重視教師海外研修的管理,加強高校在海外進行培訓、研修的師資隊伍管理,對高層次師資隊伍的發展進程進行全面地規劃和深入地掌握,進而保障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的質量,。
3.3積極引進外教與海外華人在高校進行教學
在進行高校的教育師資國際化的建設中,高校應該積極的引進外交與海外華人進行教學。高校可以通過制定一系列福利政策以及提高薪資待遇的方式,吸引外交以及海外化人在高校開展全英化的教學課程,提高高校全英教學的教育水平與質量。筆者所在的大學,目前正在研究開設全英文的課程,專門給外國人學習。由于廣州有不少外國人,其中文程度較低,希望在中國讀國際課程。因此,課程和師資的國際化,對促進高校的國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4建立健全高校獎勵與考核機制
鼓勵高校教師去海外進行更高層次的科研學習,在對出國訪學、研修的考核評估機制進行完善的基礎之上,高校應該加強對高校獎勵與考核機制的完善,對于優秀的留學人員回國為高等教育做出重大貢獻者應該給予一定的獎勵, 提高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質量。
結論
綜上所述,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國想要提高自身的國際影響力與高素質人才培養質量,必須大力推進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加強我國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的建設,不斷的提升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進而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程,在進行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中,相關建設人員不僅僅要做好對高校師資進行科學規劃,合理派遣學習、加強中外師資的結合并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加強對管理與服務的結合以及建立健全高校獎勵與考核機制等工作,而且要科學的引進人才,吸引高層次人才學成回國,進而促進我國高校師資隊伍國際化的建設。
參考文獻:
[1]洪志堅.我國高等學校國際化師資隊伍現狀及其創新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04).
[2]孫德芬.國際化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機制構建[J].教育評論,2012(03).
[3]李杏,侯克強,陳萬華.人力資本跨國流動與中國經濟增長——基于外商直接投資視角的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