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摘 ? ?要】政治學是一個專門以政治為研究對象的社會學科。高中階段的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已經接近成人水平,所以政治的學習也逐漸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政治素養。
【關鍵詞】高中政治 ?教學論文 ?形象 ?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077
政治是一個專門以政治為研究對象的社會學科,它專門研究政治行為的理論和考察權力的獲得與行使。高中階段的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已經接近成人水平,所以政治的學習也逐漸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通過政治的學習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判斷能力,教會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和方法論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對于國際政治事件能夠清楚的認識。
由于政治學的獨特屬性,政治的語言比較客觀嚴謹,但是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略顯枯燥,所以很多學生對政治都不感興趣,政治課也是被學生們公認為最枯燥的學科之一。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活動中興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興趣是點燃學生求知欲的火把,是學生積極思考的動力,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以教師一定要通過各種方法激發學生對政治的學習的興趣。
一、轉變刻板的形象
教學活動中有兩個重要的角色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學活動,這兩個角色就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居于主導地位,掌握著教學計劃的制定,教學進度的調整等問題。所以在我國的傳統教學中也十分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再加上我國普遍采用的是班級授課制,學生們通常都是端正的坐在講臺下聽教師的講解。所以教師的一舉一動以及其精神面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我國傳統教育認為學生們普遍冥頑不靈不喜聽老師的教導,所以教師要在學生面前立威,雖然現代教學中教師們不再隨身帶著“教導”學生用的戒尺,也不會對學生進行體罰。但是教師們還會為了讓學生們怕自己而故意板起面孔、不茍言笑,以嚴肅的表情震懾學生,讓學生完成教師的指示。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因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能夠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知識,并且使學生能夠對知識融會貫通靈活地運用。教師的責任不是利用威嚴把知識強加給學生,而是利用教師的引導讓學生主動學習知識。況且,政治知識本身就比較枯燥,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容易開小差、走神,如果教師面部表情過于嚴肅會使課堂氣氛更加枯燥乏味,即使學生坐的筆直,聽得認真,對于聽到的知識也不會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師要改變刻板的形象,以親切的面貌示人,用教師良好的精神面貌感染學生,用熱情點燃學生,煥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用生動幽默的語言進行講解
政治的語言莊重而嚴謹,這要求學生能正確的掌握政治語言,在答題的時候能夠正確的運用嚴謹的政治術語答題。但是在講課的過程中為了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以及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師可以使用一些幽默風趣的語言,舉一些生動形象的例子。比如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踐和認識的關系、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關系、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質變和量變的關系等等,學生剛開始學習的時候難以理解。所以教師可以用一些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事情進行導入。比如“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量變是質變的必然結果。”學生在理解起來的時候可能會比較困難,所以教師就可以利用一些實際問題給學生進行講解。比如用“笨人吃餅”和“愚人食鹽”的故事就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楚地掌握質量互變的關系。
除此之外,在政治中有很多前后知識點的銜接之處,教師都可以穿插一些比較詼諧的語言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因為高中階段課程安排的比較緊密,學生進行長時間的學習大腦會比較疲勞,而幽默的語言和輕松的氛圍可以緩解大腦的疲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調動學生參與課堂討論
我們知道,在哲學中時時有矛盾,事事有矛盾。所以在生活中教師要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對待班級授課制也是一樣,班級授課制有著能夠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開展、能夠大面積培養人才、有利于系統傳授知識和能夠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優點。但是也有著過于強調書本知識的學習,容易產生理論與實際脫節,不利于因材施教的缺點。所以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就要盡量彌補這些缺點。
在講課的時候以教材為基礎,靈活穿插實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和問題進行講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設置一些問題,傾聽學生的看法,以此來了解學生對政治知識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哲學知識,教師更要多讓學生進行分析的練習。身為教師我們十分清楚,很多學生在聽教師講解的時候好像聽懂了,但是在自己運用的時候又不會了,所以教師就一定要確保學生是真正理解和掌握了這些知識。并且能夠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講解一些哲學原理,然后啟發學生思考。
政治學科有著社會科學的特點,也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特點,所以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準確的記憶,尤其是像一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民族政策以及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我國的外交政策等等,都需要正確的記憶。所以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提高記憶能力。
(一)進行短時記憶的訓練
教育心理學家通過大量的實驗發現,記憶能力的好壞并不是先天決定的,而是可以通過后天的訓練來改變,所以教師在政治課堂上可以給學生規定一個時間讓學生對于規定的政治知識進行記憶,時間到了教師以后進行隨機提問。這也是在我國的傳統教育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記憶方式,它已經被廣泛的實踐證明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提高學生記憶能力的方式。
(二)及時對學過的知識加以回憶
因為人的記憶是有規律的,所以對于已經掌握的知識也要及時的進行回顧。比如說教師可以在每次新課開始前拿出幾分鐘來對于上一節課所學的知識隨機提問。一方面這樣可以督促學生在課下及時對政治知識進行背誦,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回憶起上節課所學的知識,為本節課所學知識打好基礎。
在實際教學中其實還有很多有效的學習方法值得教師去探討,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道路上忠實的伙伴,還肩負著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職責。所以教育工作者要及時反思和總結,多利用空閑時間去聽其他教師的課,汲取一些經驗,以自己班級學生的實際為基礎,靈活地變換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在平時中注重自己的儀表和言行舉止,因為政治起著很重要的德育作用,所以政治教師也應該以身作則,用什么樣的標準要求學生就要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成為學生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