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顏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我國的教育體制也由應試教育逐步轉向素質教育,中小學生的音樂教育也日益受到學校和社會的關注和重視,但發展狀況卻讓人喜憂皆感頗深。
【關鍵詞】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
《音體美報》曾報道:100%的學生喜歡音樂,而80%的學生不喜歡上音樂課。這一沉重的調查數據應當使每一位音樂教育工作者感到震驚與汗顏。 音樂,是藝術教育的重要學科之一,音樂教師只有利用教學技巧才能真正地做到激發與培養音樂課堂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一、豐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我認為音樂課堂應該具有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興趣。
(一)在互動中學習
新課標中強調:課堂上學生永遠是教育教學的主體和實踐者;師生互動是教學活動的有效方式,而通過實踐活動感悟音樂是我們的最終目的。音樂課的設計應堅持師生互動的原則,做到在“動”中答疑、探究,在“動”中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實踐表明,課堂上除常見的一些探究性活動外,節奏訓練、樂器進課堂、自制打擊樂器等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生活在聲音的世界里,就連剛出生的嬰兒都會被各種各樣的聲音吸引。聲音和節奏無處不在,比如“滴答滴答”的鐘表聲,在《大鐘和小鐘》這節課中,教師就可以通過讓學生感受“滴答、滴答”的聲音,就是xx xx的節奏型;汽車鳴笛聲,就是X-的節奏型等。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聲勢練習,比如擊掌、跺腳、捻指等,通過身體肢體語言發出的聲音,參與實踐活動。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感知歌曲的強弱規律,又使學生得到了節奏鍛煉學生學習興趣也就高漲起來。
(二)通過“表現”帶動學生積極性
表現是我們新課程音樂教學倡導的又一重要理念。如今,幾乎每個學生都在課余時間參加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比如鋼琴、舞蹈、二胡等等,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留出五分鐘的時間,為有這些特長的同學提供展示的機會,激發他們的榮譽感和成就感。他們的表演能力不僅得到了鍛煉,同時,對其他同學也起到了激勵作用。當然,老師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將自己的“看家本領”融于學生之中,比如在教唱《放馬山歌》時,可以把鋼琴版的《放馬曲》演奏給學生聽,或展示自己的其他特長,從而實現真正的“師生互動”。
二、利用歌曲特點,營造課堂氛圍
音樂是用音符代替語言,用旋律表達情感,具有模糊性和抽象性。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理解音樂、感悟音樂的能力。比如在欣賞《龜兔賽跑》這部作品時,要充分的創設出森林里正在發生精彩比賽的情境,用富有表現力的音樂感染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雖然小朋友們都已熟知《龜兔賽跑》的故事,但用音樂來表現時,老師仍然要從速度、音色、音高、音樂情緒等方面進行引導。表現“兔子”的樂器是音色嘹亮的單簧管,而表現“烏龜”的樂器則是聲音低沉的大管,通過這兩種樂器音色以及演奏速度的對比,學生們就能在聆聽時輕而易舉的分辨出這兩個角色了。與此同時,還可以讓同學們加上肢體語言,來理解音樂所表達的內容,相信教室里的音樂氛圍給學生留下的影響一定是不言而喻的。
三、展示教師魅力,喚起學生學習興趣
要想成為學生喜愛的音樂老師,必須要有豐富的音樂專業知識和扎實的專業基本功。首先要將教材吃透,理解音樂作品所表達的內涵,備好每一節課,將教學環節設計到位。其次,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有些老師基本功不扎實,彈琴彈不好,唱歌唱不好,舞蹈動作不會創編,那上起課來就很吃力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可想而知了。
(一)巧用多媒體教學
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音像結合的特點,生動直觀地表現歌曲所描繪的活動場面。如學習《保衛黃河》時,老師應當營造濃厚的課堂氛圍,通過講解當時的歷史環境,介紹歌曲創作背景,讓學生仿佛回到了那個充滿硝煙的戰場。這時再讓學生聆聽歌曲,感受氣勢磅礴的旋律所描繪的抗日健兒的英雄形象,一定會激發學生們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課堂上要動之以情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想打動其他人,首先要打動自己,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理解透教材,融入自己的情感。在課堂上,通過富有情感的語言以及范唱傳遞給學生。當情感在課堂上到位了,必能感染學生,觸及他們的心靈,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熱愛音樂。比如,在教唱《我家在中國》這首歌曲時,教師首先用完美的聲音和表情,投入情感的去演唱,通過兩段歌詞的對比,表達出對祖國一步步走向繁榮富強的自豪感。否則,只單單的憑借歌詞文字,很難讓學生融入情感,增強演唱欲望。(三)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創造民主溫馨的教學氛圍,真正的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當上課鈴聲響起,教師面帶微笑,精神飽滿的走進課堂,把愉悅的心情帶給學生,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學習狀態。
四、創設精彩結尾,提高學生吸引力
一節課的結尾,看似是一節課的結束與總結,其實不然。從內容和形式上的設計,都應當是一節課的小高潮。精彩的結尾,會給整節課有一個完美的總結,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一)在歌聲中結束課堂
演唱本節課所學的歌曲,不僅鞏固所學成果,還能讓學生在盡興的演唱中獲得成就感,進而增強學生對音樂課的期待感。
(二)自由討論中結束課堂
課堂小結時,可以拋給學生有關本節課的拓展問題,讓學生對問題展開討論,引導他們課下仍有興趣搜集有關知識材料,使學生們牢牢記住所學音樂知識。
(三)在懸念中結束課堂
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單田芳在表演時結尾時常有這樣一句話:“欲聽實情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如果音樂課的結尾也來一個這樣的設計,想要得到更好的音樂體驗,或者了解更多的音樂知識,請期待下節課的到來吧,想必會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總之, 想要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 教師首先要熱愛音樂這門學科,并不斷地研究、探索如何上好這門課的方法與手段, 使之成為自己的興趣中心,從而有效地去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進一步去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王莉. 初中音樂教學的幾點經驗[J].教育教學研究,2009,32(上卷).
[2]余蘭.論教學中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J].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