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水祥
摘 要:近幾年,我國對教育發展不斷重視,藝術教育也空前發展。以江蘇為例,在高考報考總人數逐年下降的前提下,藝術類專業的報考人數沒有絲毫減少甚至出現上升趨勢,藝術教育作為全民教育中的一個分支,其發展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
關鍵詞:主動性;藝術教育;課堂構建;多樣性
高職院校的藝術生通過高考被錄取的綜合成績普遍都不高,因而在高職院校營造具有一定的藝術活力的學習氛圍很有必要。尤其對于綜合素質較弱的高職院校尤為重要,對激發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意義重大。
藝術院校在發展的同時要轉變觀念,學生是一切之根本,在教育過程中要根據藝術教育自身的專業要求和特征,以靈活多變的形式,采用創新型的教學方法,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從根源上促進學生的整體藝術素養的提升。
一、高職藝術教育的現狀
據調查,大部分高職類藝術院校是相互整合合并升級而來的,發展的過程也是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過程。而高職院校的藝術考生中大部分是在中學期間對文化課程不感興趣,同時又缺乏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的學生,這也決定了高職藝術教育所覆蓋的受眾范圍。
中學長期以來備受傳統教育觀念的限制和區域升學率的影響,從開始就忽視對學生藝術素質的培養,使用一貫的“鸚鵡學舌”教育方法,不會對學生知識吸收的差異性進行彌補性教育。因而在這種環境下,所謂的“差生”對學習缺乏信心就不足為奇了,甚至產生厭學情緒。久而久之,總得不到協調改善,最終就會影響到藝術教育的整體發展和學生正常健康心理的發展。
二、藝術教育主動性的解讀
藝術教育的主動性是指學生在藝術環境中學習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接受信息和藝術灌輸的過程,而是一種由雙方共同參與的過程,學生對藝術學習有明確的動機和濃厚的興趣,并且對自己的動手和表達能力充滿信心,有信心主動參與到這種藝術氛圍中來。這對教師對教學的組織和掌控能力要求很高,要能夠在有效組織教學的同時,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課堂吸引力和提升學習效率為目的,在確保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把教師與學生、教與學放在對等的地位和雙向交互的狀態上來。
三、高職院校藝術教育主動性構建
1.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
藝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這與它的受眾和專業特性密不可分。沒有藝術天賦的學生,硬生生地給他們灌輸理論知識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而,教師應主動地根據不同組別進行劃分,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被引導參與到學習中。學生也覺得自己并非是什么都聽不懂,也是可以從中有所收獲的,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更積極地投入到深層次的學習當中。
隨著社會發展,學生的主體作用進一步強化,學生個性需求的滿足也要求進一步重視,創造性人才培養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教師需要不斷積累知識、更新知識、提升自我,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產生一種仰慕感,以人的發展為目的,以知識傳授為載體,突出學生主體作用,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是藝術教學的關鍵
藝術課堂氛圍是師生雙方在教與學之中共同創造的心理情境和環境情境。良好的課堂氛圍能有利于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會產生更多的良性互動,學生也愿意更多地表達自己。如何營造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
(1)教師語言藝術的表達。課堂并非老師的一言堂,老師的話不一定多,但要能給學生一定的啟發和引導,讓學生能夠清楚地明白和理解。老師可以充分展示自己教學的語言藝術,言辭中透露著思辨與智慧,話語中體現著幽默風趣,語調中包含著抑揚頓挫。在掌控課堂時應努力營造一種寬松、愉快的氛圍,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可以輕松地展現自我,學生就會把對老師的情感遷移到對藝術的熱愛。
(2)嘗試失敗,因材施教,增強學生學好藝術的信心。與其他學科比較,藝術的實踐性更為突出。實踐就會有成功與失敗,如果我們能夠嘗試失敗的教學方法,例如,事先不給學生過多指導和限制,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嘗試的失敗中自我進步,當學生在實踐中出現錯誤,出現抵觸情緒不想堅持時,老師不應該責怪批評學生,而應將其作為一個教育的契機,及時主動地加以鼓勵和適當引導,協助學生完成藝術創作,使學生在失敗中學到許多東西。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還可以大膽鼓勵他們嘗試更新穎、獨特的藝術實踐方式, 以培養這部分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在幼兒園“剪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小朋友很容易把剪紙和紙貼畫混淆,所以上交作業中有剪紙,也有紙貼畫,出現這種情況,老師應通過展示一些個性鮮明的實例,幫助小朋友區分這兩種紙的不同,而不能完全否定其作品,要幫助他們樹立自信。隨著時代的進步,藝術教學設計的目標也已不再局限于區分門類上,而是能夠利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進行變化和組合,創造出無數個新造型、新形象、新形式。
教學情景的氛圍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調節主觀能動性起到很關鍵的作用。良好的課堂氛圍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激發與藝術思維的培養是其他因素所不可比擬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除了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操作技能之外,還要注意藝術氛圍的營造,為學生能夠愉快地學習創造條件。
(3)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如今大部分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都能以具體的圖像、聲音、動畫等方式,將抽象呆板的事物具體化、形象化,復雜的事物簡單化,使原本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大學里,學生對異性的信息的捕獲要更積極,藝術系的師生中型男靚女很多,老師如果讓學生總在繪畫那些石膏的幾何體,時間長了學生也會覺得膩,如果以老師或學生本人為素描對象,那表現的效果就截然不同。
3.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和勇氣,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
興趣愛好是學習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打開學生心扉,把學生內心深處的學習動機激發出來,讓學生有種聽下去的意愿,這是優化藝術課堂的便捷之道。教師要能在課堂上未入主題之前,運用自己的綜合魅力投學生所好,能夠從不同的審美角度對不同的作品進行分析,并能夠根據不同類別的學生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使用變化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高職院校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新階段,他們中相當部分因高考難免心理較脆弱,戒備心強。而事實表明這些學生如果一直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和肯定,很容易就會產生自我否定的消極情緒和意志,很難調動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而當前社會卻總在用專業的眼光和要求來看待高職藝術教育,因而使其發展偏離了素質教育的軌道。重視提高,忽視普及;重視比賽,忽視教學;重視藝術比賽的名次,忽視活動本身的育人要求;重視專業知識和技能,忽視審美能力和藝術素質的培養等,這些都偏離了藝術教育的方向,不利于高職人才的培養。高職藝術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專業評估體系以及教學大綱和教材編寫等方面應進一步合理化、科學化,形成素質教育和專業藝術教育互補并重的專業教育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田澤興.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7(03):185—187.
[2]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陳 舒.文化與外語教學的關系[J].國外外語教學,1997(02).
(作者單位:南京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