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曉霞 張中 蔣聿瑛



[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及影響因素。 方法 選擇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20例為調查對象,采用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對患者進行調查,并分析影響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相關因素。 結果 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評分(120.4±21.7)分,遠低于滿分208分,說明慢性前列腺患者總體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較差。其中營養維度得分最高為(26.9±5.7)分,其次為健康責任(24.8±6.9)分,體力活動得分最低為(14.3±5.2)分。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患者文化程度高、患病時間長、獨居、性生活滿意、人均收入高者其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評分較高(P<0.01)。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患者文化程度越高、性生活滿意程度高、經濟狀況好者其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越好(P<0.01)。 結論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總體較差,患者的文化程度、性生活滿意度以及經濟狀況是影響患者采取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
[關鍵詞] 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慢性前列腺炎;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69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16-007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influence factors of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 (CP).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cases with CP were selected, who were researched by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scales, and related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were analyzed as well. Results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score of patients was (120.4±21.7), which was much lower than full score (208 scores), and were showed that, total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of patients with CP was bad, and whose nutritional dimension score was the highest (26.9±5.7), health responsibility came second (24.8±6.9), and the physical activities score was the lowest (14.3±5.2). The single-factor analysis result were showed that,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scores of patients with high educational level, long-term disease duration, living alone, satisfactory of sexual life and high per-capita income were high (P<0.01), while multi-factor analysis result showed that, educational level, satisfactory of sexual life,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disease duration came into regression equation,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al level, high satisfactory of sexual life and better financial situation, made the better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Conclusion The overall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of patients with CP are bad, and the educational level, satisfactory of sexual life and financial situa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to influence patients to tak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Key words]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Chronic prostatitis; Influence factors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見疾病,部分與病原體感染有關,部分患者并未分離病原體,可能與炎癥、免疫、神經內分泌等有關,患者主要表現為尿道刺激癥狀以及慢性盆腔疼痛感,部分患者還會合并精神心理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2]。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是指人們選擇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對疾病的恢復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3]。本研究選擇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調查其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并分析影響因素,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20例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小學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能夠正確理解量表中的內容;排除標準:伴有精神障礙、精神病病史以及其他嚴重的軀體疾病,嚴重心肺、腦、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共有120例患者納入調查,年齡21~76歲,平均(35.2±11.6)歲;未婚31例,已婚87例,離婚2例;文化程度:小學6例,初中32例,高中38例,大學及以上44例。患病時間:21例<1年,37例1~2年,62例>2年。
1.2 調查方法
采用自制的一般情況量表對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職業、婚姻、生育情況、經濟狀況、性生活滿意度、患病時間、治療情況、吸煙飲酒情況、癥狀等進行調查。采用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評定量表Ⅱ[4]對患者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情況進行調查,該量表包括6個維度(健康責任、營養、人際關系、壓力應對、體力活動和自我實現)共52個條目,其中健康責任包括9個條目,營養包括9個條目,人際關系包括9個條目,壓力應對包括8個條目,體力活動包括8個條目,自我實現包括9個條目。每個條目按照常規、經常、有時和從不分別計為4分、3分、2分和1分,得分總范圍在52~208分之間。按照得分數值進行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分級評定,其中52~90分為差,91~129分為一般,130~168分為良好,169~208分為優。共發放調查問卷120份,當場回收,對于不合格的問卷當場指導,提高問卷有效率,共回收問卷120份,有效問卷120份。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或者F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調查結果
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評分(120.4±21.7)分,遠低于滿分208分,說明慢性前列腺患者總體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較差。其中營養得分最高為(26.9±5.7)分,其次為健康責任(24.8±6.9)分,體力活動得分最低為(14.3±5.2)分。見表1。
2.2 影響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患者文化程度高、患病時間長、性生活滿意、人均收入高者其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評分較高(P<0.01)。見表2。
2.3 影響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多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顯示有意義的項目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患者文化程度高、性生活滿意程度高、經濟狀況好者其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越好(P<0.01)。見表3。
3討論
慢性前列腺炎包括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和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兩部分。其中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主要為病原體感染,以逆行感染為主,病原體主要為葡萄球菌屬,常有反復的尿路感染發作病史或前列腺按摩液中持續有致病菌存在。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是多種復雜的原因和誘因引起的炎癥、免疫、神經內分泌參與的錯綜的病理變化,導致以尿道刺激癥狀和慢性盆腔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而且常合并精神心理癥狀的疾病,臨床表現多樣[5,6]。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病因學十分復雜,其主要病因可能是病原體感染、炎癥和異常的盆底神經肌肉活動和免疫異常等共同作用結果[7,8]。慢性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非細菌前列腺炎患者療效欠佳,有研究顯示,在服藥治療期間,患者采取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有利于患者的康復[9,10]。在本次調查中,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評分(120.4±21.7)分,遠低于滿分208分,其中營養得分最高為(26.9±5.7)分,其次為健康責任(24.8±6.9)分,體力活動得分最低為(14.3±5.2)分,提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整體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較差,說明患者對營養、健康責任、人際關系、自我實現、壓力應對、體力活動等重視程度均較低。其中營養得分相對較高,其次為健康責任,這可能與本組納入研究的患者整體文化程度較高有關,患者更容易主動接觸并接受健康促進行為,例如飲食清淡、積極參與保健教育活動、主動了解與健康相關的知識等。患者在人際關系以及體力活動等方面的得分低,說明總體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人際交往活動以及平時活動相對較少。研究顯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甚至會出現偏執等精神問題,這些心理問題可興奮交感神經系統,導致患者出現會陰部、下腹部不適或者排尿不適以及性功能下降等,加重前列腺癥狀。因此在臨床工作中應根據患者情況,鼓勵患者選擇適合的運動及鍛煉方式,增強體質,增加人際交往活動,擴大相關信息面,獲得與疾病防治以及康復有關的信息。患者之間的交往除了能夠交流心得,還可以獲得心理支持,改善不良情緒,樹立積極生活態度,有利于疾病的康復以及生活質量的提高[11,12]。
健康促進的概念最早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目前相關定義尚不統一。有學者認為健康促進并不是針對健康問題或者某種疾病的特定預防,而是一種擴展健康潛能的趨向行為,著重于維持或者健康、幸福滿足以及自我實現,表示個人積極主動建立新的正向的健康行為模式。健康促進能夠最大限度地幫助個人發揮健康潛能,并為更健康采取相關的行動。關于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影響因素有學者分為認知知覺因素以及修正因素。修正因素指影響認知-知覺的因素,從而對健康促進行為產生間接的影響,包括行為因素、生物學特征、人口學特征等。認知-知覺因素是維持或者采取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動機,包括個人自覺健康促進行為的利益、自我效能、健康定義、健康重要性、自覺健康狀態、自覺健康控制等。健康是個體對健康含義或者內涵的認知,不同的個人對健康概念的理解存在差異。明確個體對健康概念的理解,可以掌握個體行為選擇,從而幫助其達到個體一致的、更現實的、可接受的健康追求。自覺健康狀況是個人對自我健康狀況的評價,直接影響個人采取的健康促進行為[13,14]。研究顯示,自覺健康狀況是影響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學特征也是影響健康促進行為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文化程度、經濟收入、性別、年齡、配偶等。
在本次研究中,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經濟收入、家庭狀況以及患病時間等均是影響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獨立因素。患者文化程度越高,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評分也越高。受教育程度高者更主動接受健康相關知識,并且了解相關知識的渠道也越多。對健康責任等相關概念的理解也更全面,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更加重視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次研究中,81例患者對性生活不滿意,占67.5%,提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超過半數對性生活不滿意,而僅有10%的患者對性生活滿意,這也是影響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之一。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伴發勃起功能障礙,與患者的心理因素具有直接的關系。患者長期睪丸脹痛、會陰部不適等,容易導致焦慮、緊張等情緒,出現早泄或者不滿意的勃起情況,影響患者的性生活狀態,甚至影響患者人際交往等生活方式。人均收入高的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越高。經濟狀況好,患者在經濟方面的壓力就相對較小,對疾病治療以及預后的信心越高,對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依從性也會越高。人均收入低的患者,長期致病,經濟壓力較大,對其生理以及心理造成雙重的影響,從而影響患者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15,16]。家庭收入高的患者本身生活條件也會更好,接觸健康生活等相關知識的途徑也會更多,經濟條件好,患者對健康的要求也會更高,這些也會使患者更加主動地了解與健康促進相關的知識。在本次研究中,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病程越長的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反而越好,這可能是隨著疾病時間的延長,患者從醫務工作者以及相關病友獲得更多的關于疾病的相關信息,也會更主動去了解相關內容,采取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研究顯示,患者的癥狀也是影響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之一。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排尿異常,會陰部以及下腹部不適,患者容易出現乏力、疲倦、失眠等,干擾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學習,并且疾病遷延不愈會導致患者健康促進。
總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總體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較差,患者的文化程度、經濟狀況、性生活滿意度是影響患者采取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在臨床工作中,應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等給予相應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樹立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觀念,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疾病的康復。
[參考文獻]
[1] 趙增強. IKAP健康教育模式對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1):305.
[2] 何東林,林川,謝輝.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生活質量調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男科學雜志,2012,26(1):32-36.
[3] 趙潔.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4,20(5):12-14.
[4] Litwin MS,Mac Naughton-Collins M,Fowlenler FJ Jr,et al.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 (NIH-CPSI):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ew outcome measure[J]. J Urol,1999,162(2):369-375.
[5] 田彥萍. 循證護理在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生活質量中的應用[J]. 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7):138-139.
[6] 米華,陳凱,莫曾南,等. 中國慢性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學特征[J]. 中華男科學雜志,2012,7(18):579-582.
[7] 李茂章,陳慶生,廖錦先,等. 慢性前列腺炎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衛生產業,2012,9(23):106.
[8] 鄧云山. 健康教育干預對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性科學,2012,21(6):27-29.
[9] 張盼,趙霞,趙雅寧,等. 農村居民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公共衛生,2014,30(8):988-990.
[10] 李琳,高祖梅. 荊州地區高血壓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水平的現狀調查[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9): 36-38.
[11] 黃玲,楊敏,趙會芳,等. 長沙市老年人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及相關分析[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09,22(11):1403-1405.
[12] 吳祝鳳,林細吟,卜秀青,等. 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現狀調查[J]. 護理研究,2013,27(6):1577-1579.
[13] 劉夢麗,徐靜,劉潤姝. 知情教育對乳腺癌患者健康促進的影響[J]. 山西醫藥雜志,2013,42(1):112-114.
[14] 黃小敏,陳淑芳,卜秋麗,等.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5):98-101.
[15] 呂天虎. 綜合治療措施對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9):31-32.
[16] 趙飛琴. 健康教育對婦科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和自覺健康行為自我效能的影響研究[J]. 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2):774-776.
(收稿日期:201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