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艷
【摘要】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在不斷發展,但是,大多數學校仍然使用的是應試教育,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考試,課堂上就是老師問,學生答,要么就是老師直接給答案,讓學生背。這樣的教育方式培養的就只是一群會考試而不會學習的學生。所以,我們一定要改正這種教育方式,在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關鍵詞】小學課堂教育 以學生為中心 主動性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026-01
過去以來,我國課堂上總是以老師為中心的,老師就是學生的天,老師在課堂上說什么就是什么,學生只要聽就行了。但是,這樣的課堂,老師會覺得學生太死,學生就會覺得老師太煩,總盼望著下課。這樣的課堂不是老師們希望的,也不是學生們希望的,所以,我們就要改掉這種教育方式,而要培養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本文就對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展開說明。
一、“以老師為中心”的課堂
(一)教學理念不能轉變
“以老師為中心”的課堂上,學生往往是被動的,好像老師才是課堂的主體,而學生只是課堂上的客體。老師總是先入為主的理念,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把自己的觀念強加到學生的思想觀念上,嚴重制約了學生思維的發展。老師總是按照答案來解釋各種問題和現象,或者是按照自己的見解來解釋,而忽略了學生自己的想法。老師覺得讓學生知道答案并記住就行了,只要學生能夠考試通過并考試成績好就行了,這樣的教學觀念使學生們很被動,調動不起學生們的積極性。
(二)師生互動不到位
大多數課堂上師生互動只停留在形式上,課堂上就是老師問,學生答,而且提問只是一些“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這些沒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而學生們就是:“是”,“對”,“好”這些,課堂上老師就是一味地灌,學生只是一味地聽就行了,然后記住。而老師讓學生在獨立思考時,總是提示過來,提示過去,不利于學生們的獨立思考,甚至還會打斷學生們的獨立思考。師生在課堂上不能進行充分的互動,對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利。
(三)教法單一
教師們不管教學內容,也不管教學對象,也不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也不管學生們的興趣愛好,與不創造良好的學習情境,一節課就采取一種方法,甚至每節課都采取同一種教法,學生們不免就覺得上課很枯燥,有的學生就會昏昏欲睡,有的學生就會討厭這種上課方式,討厭這個老師,然后就會討厭上這門學科。
二、“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
(一)課堂上氣氛熱烈
在課堂上,學生成為主導者,老師僅僅是作為引導者與解惑者,老師要在每節課確立一個中心問題,鼓勵學生們先自己獨立思考,提出自己對于一個問題的觀點,然后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讓他們盡情討論,互相交換各自的觀點,然后上臺展示,這樣不但鍛煉了學生上臺發言的膽量,而且加強了學生們之間的交流,加深了友情,更重要的是學生們的主動性加強了,學生們真正成為了課堂上的主體,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增多,師生關系融洽,課堂上的氛圍也比較好。
(二)學生們的主動性增強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只者不如樂知者”。由此可看主動性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學生們就會很主動地去討論問題,提出新問題,好奇心會增強,興趣就會增強。學生就會愛上學習。他們會很主動地去預習課本,找到自己的問題,然后在課上與同學們進行討論,課下也會積極的復習,找到新問題,然后通過討論,解決新問題,討論不出的就會主動地去找老師解決;以前見到老師就會怕,現在也能主動去找老師交談了。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從小學時就開始訓練,會讓同學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會使他們受益終生。
(三)培養學生學習的責任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三十二條受教育者履行的義務中明確指出:“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睂嵸|上是要求學生對于學習要有責任感。學生對于學習的責任感越強,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就越高,學習的效果也就越好。我國學者余文森指出:主動性是自主學習的基本品質,它表現為“我要學”,是基于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學生學習的內在需要,表現為學習興趣和學習責任。如果學習的責任從教師身上轉移到學生身上,那么,很多奇跡就會出現。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責任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從小開始培養。因此,小學的課堂教育方式一定要改變,培養學生對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他們意識到學習是為自己而學,不是為老師而學,也不是為家長而學,要讓學生自己主動學習,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三、小結
本文從兩個方面論述了“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分別從“以老師為中心”的課堂和“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進行對比,從而發現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上,學生們積極發言,探討問題,主動問老師,學生們的主動性大大提高,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氛圍大好。而在“以老師為中心”的課堂上,學生們完全聽不進去,大多數學生昏昏欲睡,課堂效率很低,老師和學生固然很辛苦,但并沒有起到很大的效果。因此在課堂上,學生一定要成為主體,并且,這種教育方式要引入教學方式中,尤其從小學課堂上開始培養,提高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
參考文獻:
[1]劉美華.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云南教育》2002年第13期
[2]張銳梅.小學數學“自主學習”教學方式有效性的研究《中國科技博覽》200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