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紅波 楊林麗
摘要:目的對鹽酸林可霉素注射液治療雛鵝小鵝瘟效果進行觀察。方法對我鄉某農戶于2015年5月從外地購進雛鵝(患有小鵝瘟)1405只采取鹽酸林可霉素注射液進行治療,觀察治療效果。結果至2015年6月中旬,1405只患有小鵝瘟的雛鵝除132只死亡外,其余痊愈,對其病情繼續觀察1個月,未發現病情復發。結論鹽酸林可霉素注射液對雛鵝小鵝瘟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可有效控制病情蔓延,值得推廣。
關鍵詞:鹽酸林可霉素;小鵝瘟;治療
小鵝瘟是一種由鵝細小病毒引起高接觸性、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多見于30日齡以內的雛鵝。雛鵝出現小鵝瘟后會表現出精神萎靡、離群獨處、鼻孔出現漿液性鼻液,同時存在拉稀、神經紊亂等癥狀。若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會逐漸蔓延,直接影響到雛鵝生存,導致雛鵝死亡,會給養鵝業生產帶來極大危害。鑒于此,本研究對2015年5月我鄉某農戶收養的1600只雛鵝(患有小鵝瘟)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對患鵝采取了鹽酸林可霉素注射液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鄉某農戶于2015年5月12日于江蘇購進雛鵝1600只,育雛前后雛鵝死亡11只,5月30日開始出現精神萎靡、離群、活動較少、拉稀的雛鵝。全群投喂恩若沙星治療,ld后全群的采食量明顯降低,大量雛鵝的排灰白色或灰黃色的水樣稀糞,常為米漿樣渾濁且帶有氣泡或有纖維狀碎片,肛門周圍絨毛被沾污,羽毛蓬松,步履蹣跚,鼻孔存在白色黏液,部分出現頸脖彎轉。雛鵝死前倒地呈劃水狀掙扎。病情逐漸蔓延迅速,投喂抗生素治療無效。6月2日來我處作剖檢時,死亡184只。剖檢可見腸道的血管擴張,十二指腸的黏液增多,黏膜呈現橘黃色,小腸中后段膨大增粗,腸壁變薄,里面有容易剝離的凝固性栓子。肝臟腫大,呈棕黃色,膽囊明顯膨大,充滿藍綠色膽汁,心肌顏色變淡,腎臟腫脹。法氏囊質地堅硬,內部有纖維素性滲出物。有神經癥狀的鵝剖檢時,可見腦膜下血管充血。采集血清做血凝實驗。
1.2 方法
經過臨床、剖檢及實驗室檢驗確定雛鵝病癥為小鵝瘟,對全群(1405只)采取鹽酸林可霉素注射液[獸藥字(2012)180162615,商品名:鵝瘟聯抗(加強型)]進行治療。肌肉注射,末經免疫的雛鵝可用小鵝瘟高免血清進行預防和治療,預防時,每只雛鵝皮下注射血清0.3mL,治療時,15日齡以下每只注射0.5mL,15日齡以上每只注射0.8mL,1次/d,重者連用2次。2d后病情得到明顯緩解,死亡數量明顯減少。用藥時間為7d,觀察患鵝病情控制情況。
2 結果
用藥初期,患鵝病情出現明顯改善,表現為活動頻率提升,食欲增強,逐漸食用飼料,飲水量增大。鼻孔白色黏液量降低,排便逐漸趨于正常,患鵝不再出現死亡。患鵝病情穩定后,縮小劑量,持續用藥。自用藥開始7d后,除132只患鵝死亡外,其余患鵝痊愈。持續觀察病情1個月,并未出現復發情況。
3 討論
通常情況下,小鵝瘟全年均可發生,冬末春初季節發病率較高,多見于3~20日齡雛鵝。該病癥發病迅猛,呈爆發態流行,傳播速度快,傳染性較強,死亡率較高。患鵝存在繼發性感染或混合感染時,其死亡率明顯高于單一性感染。小鵝瘟潛伏時間為3-5d,患鵝消化系統及神經系統功能會出現異常,隨著病情的深入會轉變為全身性癥狀。
目前小鵝瘟治療多以疫苗治療為主,但也存在效果不佳的情況。治療時應當把握患鵝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控制病情,并改善雛鵝生長環境及飲食,從而獲取更好的治療效果。從本研究結果來看,采取鹽酸林可霉素注射液治療雛鵝小鵝瘟得到了較好效果,治療初期可有效控制相關癥狀及病情蔓延,當患鵝病情穩定后,繼續用藥可進一步促進療效,使病癥得到痊愈。事后觀察,并未出現病情反復發作,可見鹽酸林可霉素可對小鵝瘟具有根治性作用。
鹽酸林可霉素可對細胞蛋白質合成產生明顯抑制作用,從而控制病源菌繁殖,對感染性癥狀具有較好的療效。一般情況下,小鵝瘟主要會采取高免血清進行治療,但治愈率并不理想,相關文獻表明此方法治療小鵝瘟,治愈率為45%-60%。而本研究中l405只患鵝,經鹽酸林可霉素注射液治療后,除64只死亡,均得到治愈,治愈率高達91%。此外,在用藥期間還要加強消毒工作,對場地、料槽等進行有效消毒,病死鵝可進行深埋處理,預防病情進一步擴散。
綜合來看,鹽酸林可霉素注射液用作禽類病毒性疾病如小鵝瘟,的確能得到較好的療效,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