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秋艷
【摘 ? ?要】在小學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的學習感覺各不相同。有的學生認為小學數學太簡單,但也有的學生覺得小學數學很難。其實,小學數學是所有數學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將數學基礎打牢,在以后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就會容易得多。因此,本文我主要就如何將小學數學的基礎打牢做一定程度的說明。
【關鍵詞】小學數學 ?基礎 ?方法 ?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2.027
在我看來,作為小學數學老師,我的職責就是引導學生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起熱愛數學的熱情,將學生們的數學基礎打牢。就目前而言,很多學生們在小學學習階段就存在著偏科現象,有的學生對數學充滿了負面情緒。這是一種極其不好的現象。小學數學是所有數學知識學習的多基礎,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若是在小學階段就沒有將數學基礎打牢,那么在以后的更高水平的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會更加的舉步維艱。學生們需要形成正確的數學觀念,讓數學學習不再成為小學生們學習生活中的負擔。
就我個人而言,小學階段接觸到的數學知識都是基礎知識,考查的也都只是學生們在課堂上的“表現”而已。學生們應該在課堂上認真聽老師的知識講解,然后根據老師所提供的思路自己去獨立思考,以此來提高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除此之外,必要的練習也是很重要的。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過程中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偏多,考查的內容比較簡單,主要是著重對學生們的“舉一反三”的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對課本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夠熟練的靈活應用才是真正的掌握。
除此之外,還需要具備必要的計算能力,如果在計算過程中能夠以最快或者最簡便的方式計算出來,就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掉難題。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的目的就是讓小學生們能夠對數學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培養起小學生們學習興趣,為以后的繼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小學階段打好數學學習的基礎迫在眉睫。在剛剛開始接觸數學的時候,學生們就應該培養起學習數學的興趣,不要怕困難,認真對待數學題目,讓自己的思維沉浸在數學的氛圍當中。
這樣,長此以往,數學就會成為了小學生們能信手拈來的一門知識,也能夠以最快的速度來應對數學難題。那么要想打好小學數學基礎應該怎么做呢?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就會對如何打好小學數學基礎做一個系統的說明。
一、培養學習興趣,增加學習熱情
俗話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們培養起了足夠的學習興趣,在學習小學數學的相關理論知識時就會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他們強烈的學習熱情也因此會被點燃。那么,問題的關鍵就來了,究竟怎么樣才會成功的吸引小學生們的眼球,讓他們能夠愛上學數學呢?
這個就需要老師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多多費心了。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一個令人感興趣的課堂教學方式,學生們學起數學來就不會感到枯燥和無味。在當代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們從小學學習階段開始就已經受到了相關的影響,形成了嚴重的學習依賴癥。
一味的依賴老師提供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料,甚至使課堂已經完全變成了“老師們的舞臺”,學生們成了觀眾,老師一人完成了從備課預習到復習做題的所有任務。而在這一整個的過程中學生們的任務就僅僅是“認真聽老師講課”,“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務”。學生們這個課堂的“主角”已經是漸漸的退出了課堂這個“大舞臺”。
因此,要想學生們重新燃起學習的興趣就需要引導學生們重新回到課堂這個大舞臺,讓他們重新成為主動學習的主人,而不是一味的依賴老師的給予。
學生們的依賴心理太重,因此,可以為他們提供一個開放式的課堂教學環境。讓他們的思維不受傳統教育觀念的禁錮。新世紀的小學生們需要的是開放式思維,這樣才能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點燃,才能夠將學習潛能激發。孩子們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習起來自然就輕松容易多了。當然,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不能夠太嚴肅,畢竟孩子們都是剛剛步入課堂不久的小朋友,對于學習如果能夠懷揣著最童真、最原始的求學態度。作為老師,我需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們能夠有一個良好、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能夠陶醉在自我學習的過程中。
現在的很多小學生們基本上都喪失了最原始的求學本能,學生們普遍都不會進行主動的學習。主要的原因就是學生們長期處于一種緊張壓抑的學習氛圍當中。學生們迫于時代的壓力、父母的壓力、甚至是學校老師的壓力而進行學習。這些壓力從小就被定格在當代學生們的身,各種周末補習班,已經完全毀滅了當代小學生們的最原始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多站在他們的角度來思考,繼而進行相關的教學工作。
二、采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
興趣對于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學習的結果往往取決于學習的方法,學生們需要掌握正確的科目學習方法,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效的學習。這時候可能有人就會說了,在小學學習階段有必要這樣嗎?我想說的是,正是因為是在小學學習階段,我們才更應該抓緊時間,讓學生們在學習之初就養成科學學習的習慣,其中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小學階段,學生們就會開始陸陸續續的接觸一些難度較大的知識。
雖然在一般情況下都是基礎題偏多,但是也需要學生們利用好這些機會,通過掌握一些稍微簡單一點的思考題來進一步思考一些更高難度的題目。以此來逐步打開自己的視野,讓自己的思維更開闊,也可以因此而提高自己的思維方式,有助于自己的數學解題模式的形成,為以后的繼續深入的數學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雖然小學階段的知識看似比較簡單,但是實際上,小學階段所學到的知識是跨度最大的。它橫貫了從簡單到復雜的過渡的完成,由此可見學好小學數學的重要性。而在進入到中學中繼續學習的數學知識只是在原來接軌知識的基礎之上有所提高難度,這就要求小學的學習不僅是知識的過渡更是心態的過渡。只有小學階段在數學方面形成了良好的數學素養的學生在進入到中學學習之后才會感到明顯的優勢。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們需要做的就是找到適合自己使用的學習方法,并在學習得到過程中不斷的完善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學生應該緊緊抓住6年的小學學習時光,正是因為有了這段時間的學習,才讓學生們有了更好更完美的方式來迎接自己豐富多彩的未來。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同學們,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尋找自身所存在的不足,通過一定的努力,我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在小學數學學習階段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自身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