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青春
綜合實踐課程的開展在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學生正處于思想品德、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初期階段,教師應該認識到德育與綜合實踐教育的緊密聯系,明確課程開展的方向,通過汲取生活養分、發揮師范價值、開展自主探究等多個措施,促進德育在綜合實踐中的全面融合。
一、汲取生活養分,盡顯德育魅力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強調的是“實踐”,其本身就是基于生活領域的課程,即打破課堂圍墻的拘束,將課程與學生的生活、學習緊密聯系在一起。同時,以生活為資源進行課程教學還有利于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多的空間。因此,在開展課程的過程中,教師需積極從生活中汲取養分,不能死板、僵硬地說教材、講教材、做教材,應該加強對德育、教育、生活三者關系的有效疏通,提高對學生家庭生活、校園生活、大小事宜的利用水平,通過開展調查家鄉歷史、探尋名人趣事、開展社區活動等多種活動方式,逐步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服務精神、社會意識、愛國意識,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人文素養。
以《狼山自助游》的教學設計為例,貼近自然,有助于學生發現自然的魅力,從而產生一種熱愛大好河山的愛國意識與主動保護環境的環保意識,并在活動中提高其自理能力與互助能力。狼山是本地較為有名的自然資源,在設計綜合實踐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小組一起去游玩狼山,自己去安排行程、路線、經費、時間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制定詳細的《旅行計劃書》,并且鼓勵學生在游玩后說出自己的想法與感受。這次貼近自然、貼近生活的自助旅游促使德育、生活以及綜合實踐課程得以完美的結合,為學生開展生活化的時間活動提供了有利的場所。
二、發揮師范價值,推行逐步感染
在小學綜合實踐的教學中,為了實現德育的目標,教師應該注重自身的行為,為學生樹立好扮演,從而發揮“師范”的正能量,給學生提供潛移默化的感染。教師的一言一行與儀表態度是一本動態化的書,有著陶冶學生情操的積極作用。教師應該以此作為教學的切入點,為實踐教學做好全面的準備,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程之中。另外,教師還需要采取靈活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將環境的構建作為有效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感受到綜合實踐課程開展的愉悅性。最后,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為活動的開展與教學的進行指明方向,為學生排疑解惑,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促使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對其行為態度進行有效的規范。
以《怎樣和他人聯系》的教學為例,本次課程的開展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欣賞、學會表達為目標。雖然課程的開展為一時的,但是良好品質的影響卻發揮了長期的作用,教師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就培養自己的語言溝通能力,注意交流的態度,為這次教學埋下良好的伏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我和你》這首歌引入知識點,讓學生認識到“聯系”的重要性。而在模擬實踐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從已設置好的具體情況來開展預演、練習活動,還可以進行自身的示范,讓學生評價自己的態度、行為與語言,從而進行換位思考,避免在以后的交流溝通中出現失誤。
三、開展自主探究,培養創造精神
創造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是綜合實踐課程開展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融入德育的關鍵。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愛好、能力與需求,推動學生的個性發展。相對而言,小學生的思維較為活躍、個人想法較為獨特,教師應該把握這一特征,在綜合實踐中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時間,充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
以《我的新發現》這一課程的開展為例,本次課程開展的目標是讓學生自主去觀察、對比身邊的事物,自主分析、交流這些新事物的優點、特征,并且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新發現,全面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的習慣、不怕吃苦的探索精神與敢于發現的創造意識。雖然是開展自主學習的活動,但是教師依然需要做好引導,通過展示課件、建立QQ群來加強對課程開展的監督,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對比、分析、總結的方法。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為什么要制作這樣的產品?”“這些產品有什么缺點?”“如果是你,會對產品做出哪些改進?”等問題讓學生對分析進行匯總。教師對學生的這次活動進行了鼓勵性的評價,肯定了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價值,讓學生認識到突破創新的重要性,實現綜合實踐教育與品德教育的目的。
總而言之,教師應該發揮自身的積極影響,通過充實綜合實踐教學中可利用的資源,為這門課程的開展打下良好的根基,將其與德育有機結合在一起,真正實現學生在思維、能力與品德上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小紀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