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平
【摘 ? ?要】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主陣地,對于學科質量和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都有著重要的影響與作用。有鑒于此,針對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不足的現狀,采取一定的策略進一步提升其有效性就顯得非常迫切。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2.053
縱觀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和不足,亟需有效的加以解決。這些問題主要反映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注意力不夠集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有待進一步的調動起來;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顯得過于單一、落后。這些都給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和作用,既嚴重制約了當前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又給學生的學習信心和學習成績的提高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個性特點,采取一定的有效策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恢復期學習的自信心,優化自身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努力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確保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得到持續的保障。本文試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顯著提升,結合我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心得體會,談談個人的一些基本看法和建議。
一、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
每個人都樂于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果能夠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就會顯得更加積極主動,也能夠更加容易的投入其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也不例外,也需要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如果能夠讓小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便能讓學生更為主動積極的融入到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興趣的支撐下進行的數學課堂學習就更能有效的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從而達到內在的統一。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對于教師的教學活動還是對于學生的學習活動都是非常有益的,對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顯著提升也同樣是能夠發揮積極功效的。
為此,教師在日常的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在注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的同時必須首先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教師應當采取多種途徑,積極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小學數學雖然都是一些簡單的數學知識,但對于小學生而言卻是極其重要的基礎知識。當前的小學數學課本編寫非常科學、合理,教材中有很多知識點都輔以必要的圖形和文字,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圖文并茂的生動內容,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也可以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問一些富有懸念問題,啟迪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用懸疑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通過開展相關的課堂討論活動,讓學生都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讓學生在討論中既可以加深對數學知識的消化和思考;又可以讓學生在思考中體會到成就感并進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一旦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被有效性的激發出來,就能確保學生一如既往的保持高度、專注全身心的投入到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也就獲得了一定的保障。
二、積極創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積極提升還需要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作為保障。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環境作為輔助和支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也同樣如此。如果課堂教學氛圍良好,學生便能以一種輕松愉快的心態投入其中,便能更好的挖掘自身的潛力,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課堂氛圍不好,顯得過于單調和凝重,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進行的課堂學習必然是感到非常壓抑的,其學習的積極性必然受挫,學習的效果也必然不佳,這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肯定是極為不利的。
為此,要想切實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要注重積極創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下進行學習。鑒于此,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有失偏頗;尤其是對待那些學習成績不夠良好,學習態度不夠端正的學生,教師應當積極的引導,盡早的使他們走上正確的軌道。此外,教師還要懂得如何有效的考慮并照顧到學生的實際心理情感需要,真正有效的關心和愛護學生,讓學生能夠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還要注重和學生的有效溝通。教學過程本身就需要教師和學生的積極互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對于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必須及時地了解并指導學生有效地克服。
只有這樣,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才能更加融洽和諧,真正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也才能得以有效的創建,這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積極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三、教師應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教學素質和修養
任何學科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都離不開教師的作用。教師是教學活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對學生知識傳遞的有效性有著最為直接的影響和和作用。因此,要想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必須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教學素質和修養。只有教師自身的教學素質和修養得到不斷的提升和完善,教師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好的發揮自己作為知識傳播者的作用,也才能更為有效的向學生傳輸知識,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應當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熟悉教材的每一個基本知識點,并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自己的教學思路,這樣才能確保將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有效的傳遞給學生。此外,教師還要注意提升自己的教學語言水準,教學語言是一切教學活動得以開展的載體,教師的教學語言水準也直接關系到知識的有效傳遞。
教師應當具有強大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將知識以各種各樣生動有趣的方式傳遞給學生。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必須照顧到小學生這個年齡段實際的言語接受能力,要用小學生所喜聞樂見的語言表達方式去傳授知識。
最后教師還必須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著強烈的暗示作用,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與作用。教師應當在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端正自己的教學態度,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力爭為學生做好表率作用,發揮教師為人師表所能給學生帶來的積極榜樣作用。這些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都能帶來一定的積極作用。
概言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進一步提升,既是數學這門學科教學質量提升的內在要求,也是鞏固和加強學生數學知識的基礎,提升學生數學成績的現實需要。教師在日常的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應當致力于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積極構建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素質修養。只有這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得到顯著的提升和持久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