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玲
英文動畫片以其形象,直觀,生動有趣備受廣大小學生的喜歡。然而,將動畫片作為有效的英語教學輔助手段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卻甚少。適當?shù)倪x取經(jīng)典的英文動畫片,并將其科學,合理的運用于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英語語言風格,學習西方文化知識,提高英語學習興趣。
一、英文動畫片的積極作用
1.豐富課堂教學
一直以來,小學英語教學都是以課本教學為主,授課內(nèi)容較為單一。將英文動畫片引進課堂,不僅在內(nèi)容上豐富了課堂教學,在形式上也使課堂教學的方式更加多樣化。
2.激發(fā)學習興趣
英文動畫片畫面優(yōu)美,語言簡單,幽默,情節(jié)生動有趣,對小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有了興趣,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提高。有時候教師喋喋不休的一節(jié)課,不一定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但一部好的電影卻能使學生久久不能忘懷,有的甚至能讓他們銘記一生。
3.熟悉語言環(huán)境
動畫片里清晰的語音,標準的語調(diào)可以幫助學生熟悉英語國家的語言表達方式。此外,完整、自然并且貼近生活的語言對話易于學生模仿、應用,有效改變學生的口語習慣,使學生的英語不再處于僅僅是背誦英語或者啞巴英語的狀態(tài)。
4.增長文化知識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東西方在文化上有很大差異,透過動畫片,教師潛移默化的滲透文化知識,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入的了解西方文化及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學生知識面。
二、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英文動畫片
1.聽說訓練
在觀看動畫片前,給學生設置學習任務,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聽力及口語能力。考慮到小學生的英文水平,筆者一般會設置難度較低的題目。比如,在觀看《獅子王》前,筆者給學生分發(fā)一份關(guān)于影片內(nèi)容的填空材料,學生在觀影后完成填空材料并復述影片內(nèi)容,這樣既鍛煉了他們的聽力又鍛煉了口語。
2.看動畫,學配音
學生在觀片時十分投入,經(jīng)常把自己完全融入角色之中,甚至還會按捺不住地模仿喜歡的角色的臺詞。因為“眼”動,“心”動,“口”更想動了。這時,筆者會選上一段2~3分鐘的片斷讓學生來模仿。但是配音并非一件易事,要求發(fā)音準確,語調(diào)、語速恰當,同時情感表達要傳神。這就需要學生的反復訓練、模仿,精雕細琢,從一個單詞到一個詞組再到整個句子。雖然配音充滿了挑戰(zhàn),可當學生們看到自己的配音成果,他們都會為自己的成功感到驕傲,對英語學習充滿信心。
3.活用片中生活用語
動畫片能夠把生活中的場景加以再現(xiàn),包括對話的背景,對話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氣等都是完整的。這種完整的語言環(huán)境貼近生活,有著更強的感染力,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筆者會在學生觀看動畫片時進行一個比賽比一比誰學到的句子多。讓筆者記憶深刻的是在觀看完《神偷奶爸》后返回教室,有一個學生就用了片中Gru帶3個小朋友回到家時說的那句:OK. Here we are! 雖然只是一句簡單的英語句子,卻用的自然巧妙。
4.了解西方文化
在觀看《功夫熊貓》前,筆者布置學生查閱資料了解中西方對“熊”,“龍”的不同觀點。小學生們各顯神通,或多或少都對這兩種動物有了了解。而后,課堂上筆者再與學生們一起分享。西方人認為熊是兇猛危險的動物,而中國人則認為熊愚笨、無能。“你真熊”,“熊市”等等都體現(xiàn)了這個意思。而在西方文化中沒有這種聯(lián)想。《功夫熊貓》中出現(xiàn)的另一種動物“龍”在中國文化里代表神圣,高貴、吉祥,而西方的龍卻是一種兇殘的怪物,是恐怖、邪惡的代表。
總之,英文動畫片是學習英語的一把利器,但它畢竟只是英語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筆者認為只適合穿插在正常的教學活動中,次數(shù)不宜過多,否則會影響正常教學。適時適量地利用英文動畫片進行英語教學,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驗學習英語的快樂。
(作者單位:福建省南安市柳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