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民
摘 要:拼音教學是學習漢字,學習普通話的基礎,是幫助學生進行閱讀與寫作的工具。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拼音教學是第一道難關,是兒童學習遇到的一個極大的挑戰。拼音教學對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與語言學習能力的影響比較大。本文就我國小學階段拼音教學的現狀展開探討,以便更好地促進小學拼音教學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小學;拼音教學;現狀;對策
1.小學拼音教學的現狀
(1)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的內容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教學方法缺乏創新性與新穎性。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小學拼音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得到了改善,教學內容逐漸地創新,教學方法逐漸地變革。但是拼音教學依然沒有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依然采取“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缺乏有機聯系,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學習欲望不高。
(2)小學拼音教學中,教學的反饋不夠及時,在教學后不能夠及時地跟進練習。這直接導致學生進行拼音實踐的能力較差,學生的拼音水平難以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情況與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及時地跟進配套訓練。但是,在當今的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大多數的教師無法及時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強化,教師在布置作業與習題的時候一般都是抄寫,沒有其他的形式,這種練習缺乏實效性。
(3)在當今的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除了受到自己本身的條件與努力程度影響之外,還受教師素質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具有重要的地位與作用。教師不單單是知識的傳授者與傳播者,還是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引領者。因此,教師的素質與教學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學生的發展,但是,在實際的拼音教學中,許多的教師教學水平仍然有待提升。
2.提高小學拼音教學相關措施
(1)根據兒童的特點進行漢語拼音教學。在小學拼音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拼音教學,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小學生一般都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教師在組織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將游戲等活動帶入到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小學生具有想象力豐富的特點,教師可以采取故事法進行課堂教學,不但可以進行知識的傳授,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故事法有利于將抽象的內容轉為形象的故事,學生方便記憶、理解與學習。
(2)創新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在傳統的小學拼音教學中,主要的教學方法就是死記硬背,學生在學習中會產生厭學情緒。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重,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兒童的特點,將兒歌等方式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拼音能力。第一,采取順口溜的方式進行學習與記憶。在教學中,教師要深刻地研究知識、理解知識,然后精編成順口溜,引導學生好好地記憶。例如:右下半圓b、b、b,左下半圓d、d、d,梁和門洞m、m、m,一個拐棍t、t、t。這些順口溜易于理解,通俗易懂,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第二,還可以利用知識建構相關的語境進行教學。例如,在學習“b、p、m、f”這四個字母的時候,可以進行這樣的兒歌創作:我們一起爬山坡,山坡上有一座大佛,有個喇叭在廣播,大佛能看不能摸。這種語境兒歌一般要具有音樂美與節奏美,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拼音教學與實際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加強拼音教學的有效性。
(3)善于編故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小學生具有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即注意力難以長時間地高度集中, 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故事法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學生在上課時,一旦聽到故事,他們就會產生高度的興趣。故事具有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等作用,學生在認真聽故事的過程中,慢慢地提高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zh、ch、sh、r”時,教師可以將他們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一天,一輪紅日剛剛冉冉(r)升起,一只(zh)小兔子就跑出來要和其他小兔子進行賽跑,正當它們進行的不亦樂乎的時候,天空突然下起雨,地上變得濕濕(sh)的,小兔子們紛紛拿出葉子說快擋住。這種故事教學法需要被廣泛地應用,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在當前的小學拼音教學中,漢語拼音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小學語文教學需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與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探索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小學拼音教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趙 欣.小學漢語拼音測試題庫及評價量表的編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2]吳 葵.漢語拼音在對內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7.
(作者單位:吉林省遼源市龍山區壽山鎮誠信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