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偉
【摘要】體育訓練是大學生課余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科學有效的課余體育訓練,對于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對大學生課余體育訓練的現有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進與發展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 ?課余體育訓練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1-0211-01
隨著我國高等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和辦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學生課余體育訓練逐漸得到重視,因此,我國大學生課余體育訓練不論是在規模上、物質上還是在運動水平上,均快速發展。但大學生課余體育訓練是一項復雜性極強的活動,需要高等院校領導、教師、學生的共同配合,同時也需要場地、設備、人力等多方面資源的支持,只有積極反思現有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改進策略,才能確保其能夠適應大學生的發展需求。
1.大學生課余體育訓練現狀分析
1.1 對課余體育訓練的認識水平不均衡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對大學生課余體育訓練的認知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校已經充分認識到大學生體育訓練對于實現其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價值,在課余體育訓練方面不斷加大投入、積極創新,取得了不少突破。但更多的高等院校仍然未對大學生課余體育訓練形成全面的認識,對國家頒布的一些指導性文件盲目跟風,一味開展低水平的課余體育訓練活動,看似擴大了大學生課余體育訓練的規模,但往往收效甚微,并未在激發大學生體育鍛煉興趣和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方面發揮顯著的作用。此外,一些高等院校還存在“重文化課,輕體育鍛煉”的思想,造成部分學校產生了課余體育訓練活動受文化課擠壓的尷尬情況。
1.2 課余體育訓練教練隊伍薄弱
教練在課余體育訓練活動中擔任著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的重要角色,教練隊伍素質的高低和人數的多少,對大學生課余體育訓練活動的開展規模和成效有著重要的影響。而目前我國大學生課余體育訓練教練隊伍整體較為薄弱,首先,部分教練自身知識基礎不扎實,采取的訓練方法較為單一,訓練內容一成不變,很難真正調動大學生參與課余體育訓練的熱情;其次,多數高校課余體育訓練教練人手不足,很多學校并未設專職課余教練,而是由體育教師兼任大學生課余體育訓練的指導工作,由于體育課占用了教師多數精力,他們可用于課余訓練編排的精力相對有限。
2.大學生課余體育訓練發展策略
為解決以上問題,并進一步提升大學生課余體育訓練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應采取以下改進措施:
2.1提升對課余體育訓練的認知水平
課余體育訓練是大學生在校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高等院校應對其進行全面、準確的解讀,并就課余體育訓練事業的發展樹立正確的思路。首先,應充分重視課余體育訓練,將其視為大學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給予充分的配合與支持;其次,應摒棄“重文化課,輕體育鍛煉”的思想,既要重視文化教育,也要著重于對大學生身體素質與體育精神的錘煉,做到體育運動與文化學習兩不誤,真正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個人修養、綜合素質的協調發展。
2.2 強化教練隊伍建設
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練隊伍,是提升大學生課余體育訓練科學性、有效性的重要途徑。對此,高等院校首先應積極引進高素質、創新型的體育專業人才,不斷為課余體育訓練教練隊伍注入新鮮血液,帶動整個教練隊伍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其次,要盡可能地為教練隊伍創造接受專業培訓、教育的機會,通過定期開展專業知識、技能考核,開展教練座談會,聘請專家做專業課題講座,鼓勵教練繼續學習深造等途徑,促進教練教學能力、專業知識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使其為大學生課余體育訓練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科學的引導。
2.3 加大投入,積極創新
完善的體育訓練設施、設備是促進高等院校課余體育訓練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激發大學生參與課余體育訓練活動積極性的必要條件。因此,高等院校應結合實際情況,加大對課余體育訓練活動的資金投入,積極拓展體育訓練場地和引進體育訓練設備。同時,為激發大學生參與課余體育訓練活動的興趣,還應積極創新課余體育訓練形式,如結合本校師資、場地或設備優勢發展特色競技項目,吸引更多的學生放下電腦與手機,參與到課余體育訓練活動中去。
3.總結
總而言之,大學生課余體育訓練直接關系著大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也關系著我國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積極創新與改進大學生體育訓練的思路、方法,為大學生課余體育訓練投入更多的資金、設備與人力資源有著很強的必要性。對此高等院校應結合實際條件,經常性地對大學生課余體育訓練情況進行反思,并采取針對性的改進策略。
參考文獻:
[1]王銘楊.探究高校課余體育訓練可持續發展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4(13):195-196.
[2]田波.體育運動訓練基本原則及對高校體育教學的啟示[J].當代體育科技.2014(24):39.
[3]許智勇.淺析當代高校體育教育與訓練工作[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