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摘要】 多媒體豐富的表現形式能夠把抽象的高中數學概念直觀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理論知識。在多媒體技術和高中數學的結合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有針對性的適度應用多媒體,掌握多媒體教學節奏,實現多媒體教學方式對課堂效果的有效作用。
【關鍵詞】 多媒體 高中數學 深度整合
多媒體技術與高中課程整合的本質就是將多媒體充分融合到教學中,把圖畫、視頻、聲音等多媒體綜合利用的手段當做學生知識學習的工具、邏輯思維形成的工具,而不僅僅是一種課堂內容的演示。多媒體與高中數學課堂的深度整合,需要根據高中數學的特點,注意必要性,把握針對性,強化有效性,從而使多媒體真正能夠有利于課堂教學。
一、多媒體教學與高中數學結合的必要性
高中數學課的特點決定其需要多媒體課件。數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對于一些數學概念和數學公式,都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這種理論的高要求,使得高中數學被普遍反映較難。數學是一門抽象思維的學科,其邏輯性較強,所學知識都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如果前面的知識學習不到位,后面的知識就很難理解[1]。
比如在解析幾何的學習中,圓、橢圓、拋物線經常會出現在同一道數學題中,如果對其中一種的相關知識不了解,就會覺得學習起來無從下手。高中數學是一門理論性強、邏輯性強的學科,這一特點使其在學生的學習中存在著認識不清、理解不明的問題,通過投影儀的使用能夠在屏幕上生動形象的展示出數學的本質和內涵,能夠方便學生的學習和理解。
高中教學缺乏直觀的教具需要多媒體教學進行彌補。在數學的教學中,并沒有可供學生直觀觀察的教具,也沒有辦法給學生生動形象的演示。由于數學的特性,使得多媒體技術和高中數學的結合有著巨大的必要性。多媒體教學中ppt等教學軟件的使用,能夠用生動形象的方式,表達出數學中的種種理論和概念。
比如圓的相切、相離、相交,通過多媒體動畫的形式,就能夠直觀生動的展示出來,從而彌補數學沒有直觀教具的不足。且多媒體課件能夠保存,方便學習,也能夠使學生在課后進行知識的鞏固。
二、多媒體技術和高中數學的深度整合
注意必要性。在多媒體技術和高中數學的結合中,一定要注意必要性。這就是說多媒體課件一定要在必要的時候才使用,并不是說漫無目的的濫用。在學生難以通過想象理解的地方,通過多媒體課件能夠直觀的展示出來,方便學生的理解。
比如在立體幾何中,需要學生進行想象,這時候通過多媒體Flash動畫或者圖像的方式,就能夠把題目進行立體的呈現,從而使學生能夠方便的理解。且在具體的講授過程中,教師能夠通過紅外線筆將學生需要聚焦的焦點地方指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在具體的教學中,電子顯示屏、投影儀、電子白板等工具的利用也能夠給教學增加很多的特色。比如在上文提到的圓的位置關系的教學中,通過多媒體圖像、動畫的手段,教師可以很簡單的表現出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就能幫助學生理解相交、相切、相離的有關概念。這個時候運用多媒體就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對于一些情況下,比如考試試卷的講解,對于一些題目,運用多媒體,并不會對教學產生幫助作用,反而會讓學生覺得很累,這個時候就不適合使用多媒體。
把握針對性。多媒體的使用一定是針對學生不好理解的知識難點或者是在一些確實能夠對教學產生幫助和促進作用的知識點上,而不是不加判斷的全部使用。數學中有著很多的重點難點疑點,在這些時候,使用多媒體則更有針對性,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高中數學中,排列組合是很讓學生頭疼的一個問題,教師在講解的時候也很難講解清楚,什么是全排列,什么是全部組合。
這時候借助Flash動畫的手段,通過在電子屏幕上投射出圖像,教師就能夠詳細的向學生介紹排列的意義和組合的可能情況,讓學生看起來一目了然,掌握起來也更為快捷。再比如,在立體幾何的學習中,立方體的特征通過平面圖畫很難展示出來,如果加上多媒體動畫的形式,有關立體幾何的知識就會變得簡單直觀,學生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處理立體幾何相關的問題的時候,也能將這種具體的直觀的印象運用于實際。
這種有針對性的運用多媒體能夠起到突破難點,掌握重點,化解疑點的目的,有利于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實現,也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
強化有效性。多媒體的應用是為了提升課堂效果,因此在多媒體的應用中始終應該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服務于教學。多媒體的課件不需要多么華麗,多么花哨。只需要能夠清楚有效的說明課堂中的問題。在多媒體與高中數學課堂的結合中,一定要注意有效性。如果學生的反饋,使用多媒體與不使用多媒體并無太大區別,那么就要對多媒體PPT課件做出調整,確保多媒體的應用能夠起到提升課堂效果的實際作用。
比如有的教師在講解等差數列時,通過多媒體將等差數列的題目和答案一股腦的在電子屏幕上展示出來,這種展示其實和學生在參考書中看到例題和答案并沒有太大的區別,而只是從紙上搬到屏幕上,這種多媒體使用的方式就是無效的。在處理這種問題的時候,更應該的是運用PPT課件,通過帶有動畫和圖像的課件展示出等差數列的特性,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將等差數列的特征、計算公式等形象的表現出來,從而方便學生的理解和運用。
三、多媒體技術和高中數學深度整合中應注意的問題
多媒體是教學的手段,而非教學的全部。高中數學課堂的目的是教會學生數學知識,多媒體的使用只是一種教學的手段,并不是一種表演或者是一種秀,因此教師在使用多媒體的時候,一定不能偏離多媒體的本質,一定要將其和教學效果的提升相結合,不能為了追求教學中的酷炫效果而使用多媒體,更不能迎合現狀,追趕潮流而使用多媒體。 比如在講授勾股定理的時候,教師用電子白板的手段展示的是勾股定理的概念、特點以及在何種情況下使用勾股定理。但是對于勾股定理在題目中的具體運用,就要在具體的題目中,通過學生的練習來掌握。
多媒體教學中要掌握教學節奏。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能夠節約板書所需要的時間,擴充課堂的教學量,加快課堂的教學節奏。但是在高中數學課堂里,教師一定要對教學節奏進行良好的控制,避免因為多媒體使用而造成的講解過快,內容過多,學生理解困難,消化吸收不了的狀況,而要根據學生的反饋適當的對講解的速度,傳授的內容進行調整,確保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是循序漸進的提高教學效率,而不是對學生進行大規模灌輸的揠苗助長[2]。目前在很多老師利用多媒體的時候,由于過度的注重多媒體這種形式,所以將多媒體的有關功能充分的發揮,就使得給學生灌輸和傳播的知識過多。很多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常感覺跟不上老師的進度,對于相關的內容也只是走馬觀花,一知半解。這種情況也不利于多媒體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的實現。
四、結論
在多媒體教學中,要注意必要性,根據課堂內容,確保多媒體的運用符合課堂需要。要把握針對性,對于課堂中的重點難點疑點,針對性的利用多媒體的方式,從而提高多媒體的利用效率。要強化有效性,多媒體的利用是服務于課堂效果,因此一定要有利于課堂效果的提升。在多媒體的利用中,還應該注意多媒體是教學的手段,而非教學的全部,不能過分強調多媒體,而偏離了課堂教學主題。在多媒體教學中要掌握教學節奏,不能因為利用多媒體而給學生傳授過多的內容,或者是進行過快的講解,要真正讓多媒體的效果發揮,而不是浮于形式。
參 考 文 獻
[1] 劉巍.多媒體技術條件下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探究[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4(23)
[2] 閆亞楠.高中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J]. 教育教學論壇.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