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花
摘 要:創建高效課堂需要教師抓好“前后”,即抓好課前和課后,也就是要求一線教師精心備課和及時輔導。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積極嘗試,做出成效。
關鍵詞:小學;高效課堂;精心準備;及時輔導
以前,我一直以為,高效課堂既然要求教師少說,學生多做,那教師就相當于“翻身得解放”。實踐起來,才發現教師只是輕松了自己課堂上少說的那幾分鐘,而備課和輔導的功夫下得更深。高效課堂不是教師坐視不管,靜候鈴音,不是學生不知所措,瞎轉亂干。高效課堂更需要有一個系統的設計形成于書面,就是教師的教學設計和學生的導學案。倘若教師沒有精心備課,沒有研究某一課型的模式,確立新授課、講評課、復習課的基本環節,搞好基本的時間分配,沒有研究某一課例的三維目標、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課堂提問、課后練習以及相關的拓展與延伸、梳理與探究、寫作與交流等方面的知識,沒有研究學生學情,就還會落入低效的怪圈中。例如,課上常見一些學生無所事事,游離于閱讀與交流的內容之外,課堂一盤散沙,一節課下來學無所獲。這與教師不提任何時間要求和學習標準有關。有的教師即使提了,也只是針對學生的比較寬泛的要求,學生不明白自己應該達到怎樣的學習目標。這樣,就使無效的形式主義活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的提高。高效課堂的創建也給我們的輔導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比如,因為有小組合作、有精講精練的要求,教師在課上就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需要教師在課下多培養小組長、尖子生,靠他們“傳幫帶”,教給其他的學生,一舉兩得,實現雙贏。課堂上的一些檢測和練習也要在課下及時批閱,甚至面批面改。我想,這樣的教師一定很累,但很充實,他讓每個學生都嘗到了師生交流的快樂,也讓每個學生都實實在在學到了知識,必將提高課堂效率。
創建高效課堂的本質就是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切實實施素質教育。這對我們這樣的農村學校來說是挑戰與機遇并存的。雖然我們沒有優質的學生來源,沒有完備的教學媒介,但我們還是要乘著“創建高效課堂”的這股東風竭力創造一個“青石板上創高產”的教育奇跡。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高效課堂創建的關鍵還在于課堂上的實踐,尤其是作為課堂教學引導者的一線教師,必須轉變我們的思想意識,付出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化消極被動為積極主動,少一些觀望等待,多一些探索研究,少一些盲目效仿,多一些反思總結,努力尋求出一個行之有效的符合實際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我相信,我們在參與高效課堂創建的活動中,一定會有山重水復的疑惑,但只要我們有著鍥鏤金石而不舍的堅定執著,有著食飲土泉而自如的踏實鉆研,就一定會有柳暗花明的驚喜。
參考文獻:
蘇鴻.高效課堂:備課、上課、說課、聽課、評課[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