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振香
摘 要:語文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由于這門學科的工具性特點,對于這門學科的教學不僅關乎學生現階段的成績,更關乎學生現階段其他學科學習以及未來更高階段的學習。作為教師應該致力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為現階段以及更高階段的語文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興趣激發
語文是一門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體的學科,其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作為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應該深感自身責任之重大,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為主要教學目標,為學生各學科的學習打好基礎。而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對于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毫無疑問最好的辦法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學生真正發自內心地學習語文,其語文能力才能夠真正地被培養起來。
一、突出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長久以來,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很多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完全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主觀能動性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使得學生的積極性逐漸地喪失,這也就導致了學生成績提高和能力培養的困難。因此,對于興趣的激發還是要從學科課堂主體地位的突出著手,培養學生的課堂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做好主觀意識上的鋪墊。
二、合理安排課堂內容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成績和能力,將課堂安排得過于豐富多彩,也過于緊湊,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并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學生的主體意識進一步喪失,積極性更是不斷地降低,因此教師在課堂內容的安排上應該力求精度上的提高而不是數量上的提高,要給學生以適當的時間和空間讓其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整個過程不論是對于教師還是學生而言都意義極為深刻。通過這種課堂參與式的交流,學生參與語文學習就會發現語文之美,喚起其更深層的學習欲望,而對于教師而言,通過這樣的交流可以更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學習信息,有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總之,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興趣的激發以高度的重視,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不高,因此只有在興趣催使下的語文學習才能真正地被稱為能力培養的開端,教師要積極地利用興趣的巨大作用,為學生語文成績和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馬子蓮.談激發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J].教育革新,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