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娟
摘 要:自新課程改革以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教學方式之一。以小學數學課堂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內容展開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自主合作探究;師生關系;實踐活動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注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同時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識,讓學生得以充分發揮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以下就是筆者對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分析。
一、通過建立和諧師生關系推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進行
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確定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如此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故而,教師首先就需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不但要傳授學生相應的知識,同時還需要關心、愛護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學生才能喜愛教師,才能發揮自己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從而能夠自主合作探究。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不會畏首畏尾,從而能夠在課堂上主動與同學進行合作探究。比如,在10以內的加、減法的教學中,學生與教師有著良好的關系,課堂氣氛輕松活躍,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由分組,以此進行合作學習。
二、通過加強實踐活動推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進行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故而,在小學數學推動自主和探究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多動手、動腦解決問題來進行教學。如此一來,不但加強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與學習能力。比如,在進行“三角形的特性”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針對自己手中的三角板對三角形的特性進行分析。然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總結的三角形特性用紙張制作一個三角形。如此,不但加強了學生對三角形的學習效果,加深了學生對三角形特性的認知情況,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讓學生在運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合作探究能力。
以上就是筆者對小學數學課堂中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所有分析,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在數學教學中的進行,不但能夠推進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讓學生能夠以數學思維來思考問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祝微.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自主、探究與合作[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02).